18年算好“碳账本”?杭州这家企业陪伴中国企业迈向碳中和

发布时间: 2025-04-11 09:50:43    来源: 浙商杂志 浏览次数:

最是一年春光好,茶叶飘香正当时。正值西湖龙井茶采摘季,连片成行的茶园满山翠绿,在这里一个绿色发展的故事正悄然展开。

一公斤西湖龙井茶的碳排放数值是多少?答案是:20.446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杭州超腾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腾能源”)用碳足迹绘下西湖龙井(转塘街道)从茶园管理、茶叶生产,到分销运输、包装、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

“销量好了,来玩的人也多了。”这枚“碳标签”不仅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也将茶园的绿色留下,把茶园变成“打卡地”。

乘风而起:与“碳”携手同行

“非常迷人。”回忆起初入行时的景象,超腾能源董事长王敏娜眼中依旧有光。

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是在这一年,王敏娜第一次注意到了“碳”。

“把企业的碳减排量算下来,就能拿到国际市场上卖钱?” 带着这份好奇和兴趣,王敏娜开始研究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 清洁发展机制)项目。

2006年,26岁的王敏娜参加了一场创业比赛,她参赛的项目正与CDM有关。在比赛中,她把想法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商业计划。同年,超腾能源应运而生,王敏娜也正式踏上了“碳”索者的征程。

搭团队、跑客户、钻技术,公司刚成立的一两年里,王敏娜忙得不可开交。面对着他人的质疑,她选择先让自己成为“专家”。

“我每天晚上都会花三个小时研究风电可研报告、垃圾焚烧报告,几乎所有的报告我都看了个遍。”电力专业出身的王敏娜对这一行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和敏锐度,在她看来,这些报告既有趣又有意义。

可以说,超腾能源的初创期天时地利人和。那时,超腾能源的办公室仅有20多平米,团队成员也只有十人左右,却引来了世界知名客户的关注,多家世界500强企业都前来购买碳减排产品。

在公司创办的第一个十年里,公司在联合国成功注册36个CDM项目,走在市场的第一梯队。

破浪而行:“碳”索无限可能

“我们坚信中国的碳市场会继续发展。”2013年,王敏娜赴波兰华沙参加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听取深圳、上海关于试点碳市场发展情况后,她更坚定了“中国碳市场必将发展”的信念。

随后,超腾能源立马转舵,开始全力推进国内碳市场的发展。2015年,超腾能源挂牌新三板,成为一家公众公司,其业绩也一路提升。

“一万家企业要做碳排查,一万家企业要懂碳市场。”同年,王敏娜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角”系列边会,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她聊起行业的发展前景。站在现在来看,当时的观点仍具有前瞻性。

超前的战略布局一直延续在公司的发展中。近年来,零碳园区的概念很“热”,其实超腾能源早就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市场,并建立了指标体系和建设指南。“对我们来说,这已经是轻车熟路了。”王敏娜自信地说。

最近,超腾能源与新加坡林业公司签约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南太平洋林业碳汇项目。该项目是基于国际核证碳标准开发的碳汇项目,通过森林保护、再造林和可持续森林管理等活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碳汇。这意味着,超腾能源将发展的触角再次向世界延伸。

向绿而兴:"碳"寻绿色未来

“评估这些碳排放,技术很关键,经验也很重要。”王敏娜的底气来自于超腾能源强有力的科技创新能力。18年的经验,让超腾能源足以走在市场前列,一支高学历、经验丰富的团队更为公司发展提供“源动力”。

一屏掌控全区碳全貌,一键查看企业碳画像。2024年,超腾能源自主研发“超腾能碳平台”,并在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正式上线应用。碳账户、能碳结构分析、碳达峰预测,通过碳平台可实时监测和动态核算碳排放数据。该平台还建立了区域、行业和企业三级能碳管理指标体系,助力企业优化碳管理。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眼下,超腾能源已经形成从政府、企业,到碳市场、碳工具的碳中和全域服务体系,为200余个地方政府、近4000家次大中型企业提供碳服务,成为“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上榜“2024杭州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榜单”,捧回多项荣誉。

“对超腾来说,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为长远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怀着长期主义,超腾能源在碳普惠领域进行了探索。公司开发的嘉兴市公共自行车碳普惠方法学成功备案,推动绿色低碳社会发展。同时,超腾能源还在不断探索向下延伸的路径,寻找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编制航空交通领域碳达峰方案项目、助力全国“十四冬”实现零碳冬运会、助力杭州第19届亚运会碳中和……正如超腾能源的愿景:“陪伴中国企业迈向碳中和。”这是一条漫长且艰巨的道路,但王敏娜将带着超腾能源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