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成中:以“破冰之策”护航民企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 2025-03-11 16:18:38
“容易解决的问题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一些‘老大难问题’,肯定是比较复杂、棘手的。”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说。
在2025年全国两会的现场,这位连续18年带着建议赴京的民营企业家代表,面对《浙商》杂志记者专访时坦言:“民营企业需要的不是特殊关照,而是一个能放手创新的公平舞台。”
试点攻坚:为民营经济“顽疾”开制度药方
今年,胡成中带着多份直击民营经济痛点的新建议赴京。
针对多年来民营企业关注比较集中,特别是总书记在这次民营企业家座谈会上“点名”提到的一些制约民营经济进一步健康发展的“老大难问题”,胡成中建议采取“试点-推广”的机制,针对融资难融资贵、异地执法协调等民营企业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在全国范围内选择若干个民营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各自承担一个进行攻坚突破,看能否取得一个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再向全国推广。
这一建议的提出,源于他对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的深刻观察。胡成中向《浙商》记者表示,尽管《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已涵盖诸多改革方向,但如何落地,如何保证实际效果,往往比立法本身更考验智慧。
在遏制“远洋捕捞”式趋利性执法问题上,胡成中开出的制度药方更具革新性:建立涉案资金“跨级直缴”机制,将县级罚没收入统一收归上级财政;推行异地执法“双核准”制度,要求办案单位必须取得来源地与目的地上级主管部门共同审批。
减碳增绿:给低压电器装上“碳中和心脏”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电力基础设施的大发展,低压电器的市场需求持续扩大,本土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了产品性能的提升和更新换代,一些高端、智能化的产品逐渐涌现,为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电气化是能源结构调整、社会绿色发展以及各种未来产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而低压电器则是实现电气化不可或缺的一环。”胡成中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低压电器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并在2026年有望超过1100亿元。
据了解,德力西开始有意识地推进绿色制造是在2018年左右。“主要是看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中国大力推动碳排放降低的大趋势,虽然电气行业不是高耗能产业,国家也没有强制要求,但我们作为龙头企业应该积极响应,有所作为。”胡成中表示,今年德力西的目标,是把光伏自发电占比提高到50%以上,能源效率提升15%,绿色原料占比达到90%,供应商减碳15%,单位产品运输的碳排放减少15%。
开放之道:在共生中锻造全球竞争力
德力西与施耐德的合资模式曾被称“与狼共舞”,从与施耐德的合资探索,到产品覆盖80国市场,德力西的全球化之路印证着胡成中的开放观。
“真正的国际化不是替代,而是共生。”
胡成中表示,德力西跟施耐德的合资谈判过程很艰苦,但合同签署之后双方多年来的合作一直比较融洽,其作为合资公司的董事长还从未动用过否决权,大家都是商量着来,怎么对公司有利怎么来。
“事实证明,之前人们担心的,施耐德会把德力西‘吃掉’,或者施耐德和德力西联手会打压中国其他同行企业发展等等担心,都是杞人忧天。实际情况是施耐德、德力西、中国电气产业都发展得很好,国家坚定不移地推进扩大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就是希望看到这样的共赢局面嘛。同样道理,我们走出国门之后,在当地国家来看我们也是外商,也会担心我们抢占他们的市场、打压他们的品牌。有了和施耐德的合资合作经验,我们就比较有底气,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选择合作方式。单纯提供产品,由当地代理商、经销商销售也可以;与当地合资建厂,我们输出管理和技术,使用当地品牌也可以。企业要有互利共赢的思维,不能一味地追求把产品卖出去、把钱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