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核科技:做物理世界的“模拟器”
发布时间: 2025-02-28 11:01:22
“杭州六小龙”中,首个启动IPO的公司出现了。
近日,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群核”)的控股公司Manycore Tech Inc.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
原本在“杭州六小龙”里“最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却第一个启动了IPO,许多人好奇:群核科技,凭什么?
用DeepSeek搜索,会得到以下答案:一家以人工智能技术和专用图形处理单元(GPU)集群为底座的空间智能企业,专门构建的GPU基础设施、先进的人工智能(AI)应用程序以及合成虚拟数据生成,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竞争力。
要勾勒清楚这家扎根杭州14年的科技企业的轮廓,或许应该听听它自己的说法——5年前,群核发布了“从家居到全空间,从设计到全链路,从工具到全生态,从中国到全世界”的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是第一位的,民营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不断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抛开“杭州六小龙”的标签,群核的底气何在?
01
模拟物理世界
群核科技联合创始人、董事长黄晓煌的办公室里,摆着一张“常驻公司奖”,落款时间是2012年。当时,黄晓煌与同窗好友陈航、朱皓创立群核不过一年,与其说是“常驻”,或许用“常住”更为贴切。 “最早为了办公方便,常常会住在公司。”黄晓煌说。一家初创企业的业务量,至于饱和到要住在公司吗?“就是感兴趣,专注研究要把GPU做到云端去。” 创始团队没想到,此后不久,让群核一炮而红的产品“酷家乐”,会和“住”息息相关。 14年前,高性能计算还是小众话题。以渲染一张图为例,平均速度在1-2个小时,且成本高达上千元。创始团队通过低成本方式合成一个端云协同的高性能GPU集群,“解锁”了GPU算力,将渲染速度从“小时级”大幅提升至“秒级”。
黄晓煌工作中
“有了技术,谁来埋单?”黄晓煌说,公司尝试过许多行业,发现家装设计行业反响最好。“出图周期从一周压缩至几秒,产品推出后吸引来一大批设计师,服务器天天爆满。”
除了先进的渲染引擎促进设计提效,另一个促使产品爆发的关键词是“物理正确”。
从2011年至今,群核先后更新过四代渲染引擎,渲染出的图片能实现“所见即所得”的体验。
也正因为物理正确的特性,“酷家乐”的设计数据可以快速转换为生产数据,在建筑、电商、连锁商业、文博展览等千行百业场景中实现落地。目前,平台拥有超过3.62亿3D模型,合作客户超4.55万家,服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果把群核看作一座庞大的冰山,“酷家乐”就是浮出水面的部分。但事实上,真正能让冰山长期漂浮的力量来自于水面之下——当大量的数据来源于物理世界,又被应用在物理世界中,群核悄悄沉淀出一个如今看来最为核心的宝贵资产:基于空间智能的可交互三维数据和空间认知理解能力。
“如果一定要给我们下一个定义,那么我想群核做的就是一个‘物理世界模拟器’。”黄晓煌如是说。
02 虚拟训练是最佳解法
在解释什么是“物理世界模拟器”之前,黄晓煌给我们展示了一段视频。屏幕中,一个家居机器人正在布满家具的房间内移动,尝试着拿起桌上物件,放置到指定地点。这是一次运用群核空间智能数据平台开展的具身智能仿真环境训练。
机器人在虚拟环境中训练
“数字世界走向物理世界的最大变化就是AI,现在对AI的需求,不仅要学会人的语言,还要学会适应人的活动空间环境。”黄晓煌说,要教会AI认知空间环境,可互动的三维数据是训练中最关键的因素。
将物理世界映射到数字世界,正是群核的强项。基于数年来在空间设计、渲染仿真和对接生产过程中沉淀的海量物理真实数据,群核已拥有全球领先的室内场景认知深度学习数据集。“真实空间找数据,采集成本高,存在一定法律风险,并且特殊数据获取困难,质量也参差不齐。”黄晓煌解释道。
比如清洁机器人在打扫时,常常会遇到宠物粪便、果壳碎屑等障碍物,能不能把边边角角扫干净,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为了采集这些数据,厂家往往要组建团队,耗时数月,整个过程繁琐、烧钱不说,数据质量还不一定达标。
“虚拟训练是这个问题最好的解法。”黄晓煌说。2020年开始,群核开展了群核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业务,使AIGC、具身智能、AR/VR等企业开发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训练AI生成内容(AIGC)模型。平台丰富的室内3D场景中,生成的模型都是具备动态交互性的:门能打开,抽屉能拉开,物品能够被拾起……合成数据一遍遍“投喂”着机器人,使其在数以万计次训练中,通过模拟各种不同环境和任务,逐渐实现与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今年1月,群核科技主导的“多样化合规化多模态数据鲁棒合成扩增技术”项目成功入选了浙江省科技厅2025年度“尖兵领雁+X”科学计划第一批项目名单,核心技术便是应用于室内空间场景下的实时渲染、工业生产制造以及虚拟物理世界训练等诸多场景。
具身智能时代,这场在虚拟世界里被验证有效的“最佳解法”,还将有新的突破。
03
有人才能支撑起无人
在一家科技企业,“人”是核心话题。
“六小龙百万高薪摇人。”2月18日,群核推出“星核人才计划”,将招募30位全球高精尖校园人才,共同探索前沿空间智能技术。入选的校招生,最高将拿到百万级薪酬待遇。
开年以来,群核招聘经理玄长“收简历收到手软”——今年新春开工后一周时间,公司仅在BOSS直聘上就收到上万份简历,应聘者不乏来自国内外顶尖高校空间智能、AI领域的学生。
黄晓煌在朋友圈转发了这条“寻人启事”。他写到:群核创立之初,上城区政府给了我们150万元的无偿资金扶持,去做尝试。如今,我希望能拿出更具竞争力的待遇,吸引更多优秀年轻人一起加入群核。
当光环都聚焦在“杭州六小龙”的成就上时,很少有人知道,2011年,群核是获得了上城区“百人计划”创业扶持资金,才顺利落户上城。这个与“人才”息息相关的起点,让黄晓煌和其他两位联创人一直高度重视优秀人才引进。
“我们这种产品最关键的就是人,靠一流的人才把东西给做出来。”2015年至今,群核相继成立了KooLab实验室、前沿技术研究院和AIGC实验室,公司目前建立了超过600名专家组成的研发团队。
黄晓煌与团队“头脑风暴”
前沿技术研究院,是群核的一支“先锋小队”。每一个加入的成员都由黄晓煌本人面试。“做一些有战略规划的研究,才会有质的建树。”比如成员墨池手上正在攻坚的“超级入口”项目,希望将多模态大模型与空间设计结合,未来只要在聊天框里传一张图片,AI能自动生成3D方案,而且后台会自动判别使用者的意图,实现更多工具场景的专业设计。
“世界级TOP科技公司。”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黄晓煌给群核设置了一个未来目标。这个目标会实现吗?现在没有答案。
不过,他抛出了另一种视角:“我从来不去说某一个事情是失败的,而只是暂时没有获得成功,也许过几年,它就成了。”
“人工智能+”的风已至,群核已乘风而起。
专家观点: 群核科技“破圈”背后的三重密码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 吴晓露 随着计算能力提升和大数据兴起,AI技术实现了从“不能用、不好用”到“可以用”的技术突破,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可能;而如何让AI技术更好更快地与产业融合发展,进而引领新一轮产业变革将是各个国家和地区能否成功占领这个新经济赛道的关键。 以群核科技等为代表的“杭州六小龙”成功实现了从“技术跟随”到“细分领域技术突破”再到“场景应用”的跨越,不仅意味着这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蜕变,成功走上了“人工智能+”产业的新经济发展赛道,杭州也成为新年初成功抢占AI潮头的“最靓的仔”。当然,群核科技的崛起、杭州的破圈并非偶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深厚强大的企业家储备: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熊彼特认为,企业家是实现创新的关键主体,是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通过引入新生产方法、产品、市场、原材料或组织形式,打破现有市场格局和重组生产要素来提升企业生产率和竞争力,进而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变迁。群核科技的精准市场定位、持续创新冲动和深厚技术积累令其在特定AI应用细分领域实现了“单点打透”和快速增长。杭州是民营经济大市,在轻资产高科技领域拥有强劲实力,这些企业家凭借创新精神和市场敏锐度,聚焦技术、商业等多方创新,拓展新经济无限可能。 前瞻完善的产业布局:AI技术落地的重要支撑 自2003年,“数字浙江”概念提出后,杭州聚焦天堂硅谷、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前沿领域的产业发展路径从未偏离,明确的产业布局和量体定制的政策扶持、资金补贴等既为新兴企业开拓了广阔市场空间,也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上下游贯通、产业间协同、多业态融合的良好产业生态和丰富应用场景,让以群核科技为代表的科技企业既有明确的前进方向与坚实的产业依托,又有容易实现的技术落地和商业化应用。。 包容开放的城市氛围:创业者成长的温馨港湾 杭州一直致力于打造宜居宜业的创新活力之城。一方面,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拥有众多科研院校与创新平台,聚集大量人才。群核科技的创始人黄晓煌和陈航就是浙大学子,萌生创业灵感后,依托母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逐步发展成为行业隐形冠军。遍布全市的各类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不仅为初创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办公场地与创业辅导,更因不同行业创新者大量汇聚,跨界频繁交流而催生出大量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多渠道、量体定制的政策、资金助力亦科技企业逐梦前行,例如,有为群核科技等创新型企业研发和创新提供长期资金支持的风险投资扶持资金和产业基金,亦有帮助科技企业实现科技与资本无缝对接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等。另一方面,杭州全力打造全国最优营商环境。通过实施强化法治服务、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度、优化外资企业准入环境、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及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等一系列改革,不仅大大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更通过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企业赋能增效,助其安心扎根、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