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的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2023级新能源汽车班班主任徐剑军,跨越2000多公里,在48小时内坐车乘电驴,“特种兵式”走访了四川凉山越西县的12户学生家庭,用温暖的家访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再次千里家访,延伸“铸牢”教育场景 宁波班主任的到来让不少家长非常感动。“孩子能在宁波读书,遇到这么好的老师,是我们全家的福气。”学生海来体富的妈妈激动地说。 根据东西部协作及对口支援安排,2023年,宁波市职教中心开设面向四川凉山越西县的新能源汽修班,班上29名学生均来自越西县。本次家访主要向家长介绍学校课程规划、学生在校表现及未来职业发展建议,并倾听家长对孩子的期待,这也是他第二次远赴凉山家访。2023年8月,徐剑军就曾远赴越西,“当时走访了4户学生家庭,那次家访让我深刻体会到孩子们求学的不易,也更加坚定了帮助他们成长的决心。” 公益探亲之旅,甬凉“双向奔赴”的爱 增进两地家校双方的交流了解,既要“飞过去”也要“请过来”。去年国庆前夕,徐剑军还“秘密”联系了学生康凯的家人,策划了一场探亲之旅,他自费安排了康凯的奶奶和哥哥的来回机票和在宁波期间的食宿,组织各族学生一起在宁波观看升国旗仪式,将“五个认同”“五个共同”“四个与共”根植于各族群众心中。 “2023年那次家访的时候,康凯的奶奶对孙子很不舍,我就想着之后有机会一定要邀请老人家到宁波,亲眼看看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地方。”徐剑军说,这不仅是奶奶的心愿,也是他自己的心愿。航班到达时间、入住酒店、校园参观……为了让大老远过来的康凯家人在宁波逛得舒心,徐剑军特地详细制定了一张行程表,将一切安排得井井有条。得知康奶奶腰椎间盘突出,东胜街道大河社区还与辖区第九〇六医院的专家医生取得联系,为康奶奶进行义诊。结束后,社区网格员还送给奶奶一把多功能拄拐和一份重阳节礼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氛围在甬凉协作中越来越浓厚。“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也是第一次走出越西县。这里什么都好,巴适得很!康凯有这么好的老师、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家里人都放心!”康奶奶赞不绝口。 校地联建共建,各族青少年共学共乐 积极响应国家民委“三项计划”,加强校地联动,发挥街道社区资源优势,帮助各族青少年更好融入“第二故乡”。在鄞州区委统战部(民宗局)指导下,东胜街道大河社区、史家社区携手宁波市职教中心学校,组织2023级和2024级新能源汽修班各族学生走进辖区内小米汽车宁波销售总部开展“能源科技鄞未来 同心筑梦石榴红”社会实践活动,在共话新质生产力中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精心培育民族团结的“金种子”。 当潘佳晴同学坐在最新款汽车上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见到现实的电车了,这个车子很酷!我会好好学习,争取能得到一份好工作,在宁波一直发展下去。”她兴奋地说。学生们有序参观了小米汽车展厅、交付中心、维修车间等区域,在随身携带的草稿本上画下一张张电车外形临摹图,也将从事新能源科技的梦想种在了心里。“通过这次活动,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学生木洛罗平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