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华侨投资“侨投保” 做精涉侨服务“一件事”

发布时间: 2024-09-23 15:04:35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打造华侨投资“侨投保” 做精涉侨服务“一件事”

青田县委统战部

创新背景

青田县是全国著名侨乡,38.1万华侨华人遍布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华侨是青田县最大的特色和资源。近年来,全球经济与战略重心东移,国际战略格局“东升西降”更趋明朗,华侨纷纷回国创业投资发展,但因对国内国情、政策、环境不熟悉,回乡投资创业存在不会投、不敢投等现象。青田县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做好华侨要素回流,为他们回乡创业创造良好条件”的殷切嘱托,创新推出华侨投资“侨投保”服务品牌,构建“华侨快落户、侨资快回流、项目快落地、品牌快出海、投资有保障”的“四快一保”服务体系,“涉侨回乡投资落户便利化改革”获评全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第一批“最佳实践案例”。

主要做法

(一)破解投资兴业堵点,助力华侨“快落户”。

由于历史原因和政策限制,不少老华侨因户籍信息缺失,难以恢复户口,青田县依照《浙江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关于进一步简化华侨在本省落户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多次调研,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进一步简化华侨在本省落户工作的通知》。政策落地关键在执行,一般情况简化办,实现系统内部流转,变以往只能在原户籍地派出所办理为全县通办,时限由52个工作日减为10个,实际完成落户平均时间压缩到5个工作日,申请材料精简80%,累计为1900余名华侨投资者提供“县域通办”。复杂情况协同办,针对原始户籍资料缺失等复杂情形,通过调取首次出入境办理记录核实调查、护照原始申请档案及出生公证类等原始材料,核实真实性,实现由“华侨多次跑”转为“数据跑”,累计解决200余名华侨户籍资料缺失问题。特殊问题突破办,通过“一窗受理、窗口初审、分类审核、会商解决”的流程,分类推动特殊疑难情况突破办理。自新政策实施以来,先后为211名疑难情形的无身份华侨投资者办理了落户手续。

(二)集成要素服务改革,推动侨资“快回流”。

聚焦结汇额度低、国内抵押物少等问题,找准华侨“需求点”,成功争取个人侨汇结汇便利化国家级改革试点,利用数智侨务平台,开发上线“侨汇结汇一件事”应用2.0版,个人年结汇5万美元的瓶颈得以有效突破。破解融资渠道窄问题,拓宽华侨企业本外币跨境融资新路径,推出全省首个外汇贷款,2023年已累计发放3600万美元。定制保税仓仓储质押、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订单质押贷款等多样化的贷款产品,累计提供信贷资金1亿元;同时,创新尝试引入国际资本,发挥国际资本市场低成本资金在促投资、稳增长方面的积极作用,成功发行全省首笔境外债1.8亿美元。

(三)搭建“增值”服务平台,实现项目“快落地”。

专门设置一站式审批服务专区,集成自然资源、建设、水利、生态环境、综合执法等10个部门98个服务事项,上线投资项目综合管理系统,构建“一窗统办、联合审批、评价反馈”全流程闭环审批模式。依托投资项目平台开展并联审批,配套出台投资项目中介服务管理意见,有效减少企业递交报批材料60%以上,办结时间由30个工作日平均压缩至8个工作日。推出项目审批保姆式服务,目前已为65个投资项目提供定制化个性服务,总投资达150亿元。同时,依托省级金融教育示范基地“侨胞之家”平台,植入“双招双引”政策解读、惠企政策直达、国际税收服务、法律咨询解答等增值服务,打造汇集要素保障、服务保姆、金融保险的“三保”服务阵地,延伸政务服务覆盖面,让暖侨服务越洋出海。

(四)发挥华侨网络优势,推动品牌“快出海”。

针对当前供应链产业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全面开展侨情调查,积极探索“国资+民企+海外仓”全球经贸共享模式,依托青田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平台,延伸壮大“地瓜经济”,成立县级海外仓贸易促进会,设立100个农产品海外专柜,建成6个公共海外仓,助力“小龙坎”“波司登”等中国品牌在国外快速布局。将原产地“e打印”服务延伸到乡镇,大大缩减企业签证时间。开设多条农特产品绿色通道,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实现香椿种植基地获出口备案,并开通杨梅高铁运输和机场运输通道,实现杨梅24小时内到达海外目的地。

(五)构建“保险+”服务体系,助力投资“有保障”。

为打消华侨投资的风险顾虑,专门设立保险专项风险基金500万,并扩大保险覆盖面,为山茶油、皇菊等产业量身定制低温气象指数险,保额达到6000万。同时,建立保险护侨联盟机制,通过联席会议、信息共享等方式,解决侨民融资、创业、财产等各类保险需求,为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提供联保扶持。投资1800万元,成立全省唯一的线下省级投资人教育基地,累计开展讲座24场次,5000余人参加;开发上线“青田反诈卫士”微信小程序,累计发送近万条预警信息,成功劝阻涉侨商、侨企、侨资的电信网络诈骗行为9607起;组建海外投保代办队伍,跨海投保1000余人次,保额达到3亿元。

主要成效

(一)打造“世界超市”,推动进口商品“引进来”。

深入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利用青田华侨在进口贸易方面的深厚经验和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侨乡商品城,建成四个专业市场和1个世界红酒中心,总营业面积达9万平方米,吸引入驻侨资企业271家,汇聚70余个国家商品10万余种,累计销售额突破170亿元,积极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成功举办四届华侨进口商品博览会暨青田进口葡萄酒交易会、两届国际咖啡博览会,获评省重点进口交易平台、省十大小微企业集聚发展优秀平台、省级特色商业街,真正构建“买全球、卖全国”格局,全面打响“青田洋货”品牌,青田也因此成功列入全省首批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联动区。

(二)建成“采购中心”,带动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依托海外华侨渠道优势,建设华侨(中国)农产品采购中心,建立异地农产品在青田集中检验一站式出关模式,建成国内产品集中采购、线上平台数据可溯源、国外联盟联合销售的大型贸易集合体,实现国外商品进口和国内农产品出口“一进一出”同频共振,目前共入驻农产品1000余种,有效助推稻鱼米、杨梅、油茶等特色农产品发展,青田县打造优质农产品“全国买、全球卖”集散中心案例入选“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全省首批最佳实践案例,形成以华侨资源优势助推共同富裕的青田模式。

(三)搭建“互动平台”,实现回乡兴业“火起来”。

“侨投保”服务品牌是青田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集成,为华侨提供了一个友好、高效、便利的投资环境,大大加速了侨商的落户进程,一批有实力、有家乡情结的侨商纷纷回国返乡“二次创业”,如徐冠洪、张玲晓等归侨打造的“侨舍和工坊”已成为带动山区发展的“共富大平台”。近10年,共有10万华侨回国投资,投资规模超2000亿元,实现了华侨兴业、资本、总部、人才、安居“五大回归”,成功实现“华侨带着侨乡致富”“侨乡带着华侨共富”双向驱动,有效促进了青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此项获“2023年度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成果”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