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力培育新生代企业家 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
发布时间: 2024-09-23 14:50:02
精准施力培育新生代企业家 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
新昌县委统战部
民营经济是浙江活力之所在,亦是新昌“工业立县”底气之所在。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新春第一会”强调的全面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有关要求,切实帮助和引导新生代接好政治传承之班、事业传承之棒,新昌县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坚持实施“青蓝接力工程”,组建跨越者联盟,启动“领跑”行动,探索企业传承新方式,帮助新生代企业家把好方向盘、提升基本功。目前,全县16家上市企业已有5家顺利完成企业传承交接,9家重点培养交接。三花、万丰、新和成3家企业入围2023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
“政治引领+情感联结”双管齐下
当前,众多民营企业已步入新老交替、代际传承的关键时刻。据统计,新昌上市企业中二代近九成有海外留学经历。“我从小就去了美国学习生活,2022年才回国,在了解省情县情和政策法规方面,我只能给自己打60分,这让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不少困难。”美力科技“企二代”章简说。以“沉浸式”教育引发思想共鸣。组建“天姥新火”青年企业家宣讲团,以“企业家讲、讲给企业家听”的方式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用实话白话和鲜活事例将理论讲明白、把政策说透彻。打造“天姥英才”青春巴士,组织新生代企业家研修班,开展井冈山红色之旅、南湖初心之旅等活动,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坚定信念。以“全景式”体验唤醒家国情怀。开展“走安山古道・助乡村振兴”、同心助力沙溪“桃经济”、乡里乡亲服务集市等活动,近距离了解家乡。参与企业家精神探源课题研究,畅谈父辈创业故事,引导体察父辈创业艰辛,感悟传承。以“常态化”联络系牢情感纽带。将新生代企业家联系走访纳入县领导“五联五包”重要内容,定期走访联系,邀请新生代企业家参加“亲清天姥・政企恳谈”,帮助其了解县情,传达惠企政策,及时回应诉求。目前已走访座谈158人次,累计解决问题诉求59个。
“导师引路+一线实训”双向并进
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是保持企业竞争力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县领导走访企业过程中,国邦医药董事长邱家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提升接班人能力,让他们少走弯路、顺利接班,是我当下最为关注也是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党委和政府帮我们一起想想办法。”推动联盟互促。统战部、工商联、经信局、团县委等部门联合行动,组建跨越者联盟,吸纳新生代企业家加盟,组织“向新而行・共昌未来”企业家沙龙和企业家、科学家“面对面”等活动,围绕“上市之路”“AI机器人”等主题开展头脑风暴,在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实施导师引育。启动“LEAP”领跑行动,探索政治、事业“双导师”制度,组建由县委书记领衔、常委带班的政治导师团和由全国人大代表、三花智控董事长张亚波等具有影响力的“企二代”组成的事业导师团,全过程跟踪指导,全方位引育培养。开展实岗练兵。拓展新生代企业家实践平台,开展企业间交叉历练、企业内轮岗锻炼,增长阅历、提升能力,京新药业“企二代”吕佳琦到新和成财务部实岗上班1年;新和成“企二代”胡少羿5年间经历采购、销售、研发、管理等多岗位锻炼;捷昌驱动“企二代”胡韬到科研技术攻关一线锻炼,从产品研发、产品经理做到总裁助理,2项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获国家发明专利。
“价值诠释+政治激励”双轮驱动
商之达者,兼济天下。“希望新生代企业家们传承好低调内敛、热爱家乡的新昌企业家精神,做有格局有担当有情怀的民营企业家。”新昌县委书记黄旭荣在“跨越者联盟”领跑行动启动仪式上为新生代企业家上“开学第一课”。开辟助富路径。创设兴村富民基金,募集1.4亿元投入低效林改造、小水电整合等产业项目,增强薄弱村“造血”功能,第一批分红800万元已分配到位。组织开展“千村结千企、消灭薄弱村”、结对共建“共富工坊”等帮扶行动,让上千名农村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增收1.2万元。拓宽发声渠道。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参与政治生活,组织调研东门如城开发、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区建设等中心工作,列席政策制定协商会,开辟建言直通车,围绕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献计献策、反映民意。搭建成长舞台。引导新生代企业家积极做大“蛋糕”,布局抢占新赛道,在企业发展中实现自身成长。阳光建设“企二代”吴启行依托建筑企业优势,投资2.6亿元建设阳光福利中心,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丰岛“企二代”徐冠明从细分领域着手,自主创办食品新零售公司,1-6月销售额达1.2亿。目前,新生代企业家担任全国人大代表1人、省政协委员2人、全国工商联执委1人、省总商会副会长1人、省工商联常委1人,县工商联执委占比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