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余家富:融入乡村建设 与乡村振兴“撞个满怀”

发布时间: 2024-09-20 15:42:34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新乡贤余家富:

融入乡村建设 与乡村振兴“撞个满怀”

常山县委统战部

余家富,常山县新昌乡对坞村人,浙江呆村里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常山县村上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常山县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理事,常山县民宿行业协会会长。

走出乡村曾经是一代人逐梦的起点,而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在乡村奋斗,余家富就是其中之一。携妻子回乡“众筹”改造古宅,开起当地第一家乡村民宿;打造民宿产业集群,助力乡村旅游发展;成立“呆村里”团队,整合资源建设共富综合体项目……他的返乡“造梦记”成为青年融入乡村建设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日,在2024年常山县委农村工作会议暨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部署会上,余家富荣获常山县2023年度乡村振兴两进两回突出贡献个人称号。他坦言:“青年回农村干事创业,核心是‘心’要回”。

返乡创业 让乡村活起来

“乡愁”,是不少青年人返乡创业的缘由。“很多人说我们回到这个村,是拯救了一个村,但实际上是‘乡愁’牵动着我们,让我们回到了这里,并留了下来。”回想当年返乡的决定,余家富依然有些感慨。

常山县新昌乡对坞村是一座500多年的古村落,古樟树、古民居见证了这个村的历史沧桑。“我心中实在是不舍,如果村子里保存最好的古宅也被卖掉,这里以后就会慢慢变成一个空心村。”2016年,为保护一栋200多年的清代古宅,余家富不顾家人的反对,放弃杭州待遇优厚的工作,拿出所有的积蓄,“抢”下这栋老房子,并决定把它改造成精品民宿。就这样,他带着妻子回乡开启了乡村振兴的筑梦之旅。

回到对坞村的日子里,余家富没闲着。为解决开民宿的钱,他尝试“民宿众筹”,撰写方案策划书,短短1个月时间,就拿到了超过53万元的众筹资金。从设计到修建再到装修,余家富也都亲力亲为,全程参与。整整一年时间,以古法酿酒为主题的徽式古风精品民宿“村上酒舍”终于建成。在经营“村上酒舍”的同时,余家富还帮村民销售“常山三宝”等农特产品,并先后投入800余万元,改造了村里4栋闲置民房,带动村民就业近30人,人均增收3万元。

如今,“村上酒舍”已成为集吃、住、手工、农产品销售为一体的乡村生活体验型民宿。对坞村因为村上酒舍而热闹起来,蝶变成旅游“打卡地”。“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回到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不是因为一时冲动,而是源于心底对乡村的喜欢,用自身所学所长,助力乡村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余家富说。

倾力而为 让乡村美起来

对于乡村而言,民宿犹如“源头活水”,带旺村庄,带富村民。有了“村上酒舍”的成功经验,余家富更加坚定了发展民宿产业的信心,致力走出一条“民宿兴村”的新路。依托东案乡梅树底景区、三衢石林景区,余家富改造闲置村舍,创办了2家村上酒舍分店望梅山房和三衢诗集。一座座特色民宿,在为乡村振兴“靓颜增色”的同时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发展。

“民宿不仅只是民宿,可以联动当地农产品、农业观光、美食体验等其他业态发展,促进乡村资源的开发利用,助推常山旅游从‘一日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青年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的特质在余家富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在推进民宿产业发展中,他注重在体验内容上做文章。

2022年,在三衢诗集所在的辉埠镇路里坑村,余家富把目光投向了一个原生态的溶洞。他将村里的溶洞承包后,打造成岩洞自然餐厅,为游客提供回归大自然的体验,寻回生活本真。用层层石块堆砌而成的吧台、用木制酒箱改造的茶几、用露营推车做的餐桌等等,餐厅布设结合了当下最流行的休闲露营风,吸引了周边年轻人争相打卡,被网友们推荐为浙江“出片率up”拍照打卡地。餐厅自开张至今,已吸引了5万多名游客光顾,最高峰一天营业额达2万多元,成为扮美乡村的一道别致风景。

集思广益 让乡村亮起来

当“青年”与“乡村振兴”相遇,可以绕道走,也可以“撞个满怀”。不满足于现状的余家富,一直在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思考如何从乡村建设转向乡村运营,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农村。就这样,“呆村里”团队应运而生。

2023年,余家富创办呆村里乡村产业运营公司,成立以青年人为主体的“呆村里”团队,通过变废为宝,将辉埠镇路里坑村闲置资源整合,打造“三衢道中农文旅共富综合体项目”,一系列新业态“串点成线”激活了整村农文旅产业振兴。比如,乡村艺术馆、羊棚咖啡馆、“大熊饱店”,这些都是由养猪场、旧羊棚和旧办公楼改造而成。除此之外,还有森林晓学、蓝龙虾基地、路里坑营地等10余个子项目,成为乡村旅游新亮点,被人津津乐道。去年国庆期间,三衢道中农文旅共富综合体项目承接了1万余名游客。作为青年统战工作阵地的乡村艺术馆,自开馆以来,吸引、组织统战青年开展学习交流、联谊交友等活动20余次。

有人带回发展思路,有人带回资金技术。最近,余家富对乡村新业态打造又有了新想法。他计划将路里坑村的石灰石烧制立窑、石灰石破碎方窑打造成乡村面包工坊,游客可以体验制作窑炉面包。“乡村振兴需要更多青年同行者,我们用行动证明了乡村是有价值、有发展潜力的。”余家富说,目前“呆村里”团队已有20多位年轻人加入,大家怀揣着对乡村的热爱,积极参与到乡村发展中来,集思广益助力乡村建设,努力实现“一步一景入画来、整村成景筑共富”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