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相约筑梦侨乡 打造新生代“寻根之旅 ”

发布时间: 2024-09-19 14:43:03    来源: 宣传处 浏览次数:

“希望能多交些新朋友,多学几句青田方言。”“想好好体验篆刻、剪纸等中国传统文化。”“明年如果还有夏令营,我还会回来参加。”……


跨越山海,寻根溯源。今年7月,2024 年“中国寻根之旅”“情系家乡”华侨新生代华文教育夏令营在侨乡青田圆满闭营。来自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等40余个国家的500余名青田籍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相聚一堂,游览青田名胜、学习人文历史、领略家乡风采,体验一场增进乡土情感的文化之旅。


学篆刻、读拼音

在一堂堂课程中感受中华文化


一到夏天,青田就变得格外热闹,许多华侨把子女送回国参加暑期华文教育夏令营。据了解,今年开营消息一出,530个名额仅一天时间就报满,其中60多名去年参加过的同学再次相约青田、共聚夏令营。


拼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也是关键的第一步。开营当天,学员们逐一上台自我介绍之后,便开始了拼音课程的学习。通过拼音游戏、记忆口诀、互动练习和拼音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华侨新生代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收获颇丰。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篆刻,虽然过程有些艰难,但真的非常有趣。看着自己一笔一划刻出的图案,再用红墨印在纸上,那种成就感无以言表。”来自奥地利的营员应可馨兴奋地说。在篆刻课堂上,中国肖像印研究会理事王封为营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篆刻艺术课,并现场演示了一枚印章从选材到成品的完整制作过程。营员们手握篆刻刀,转动印床,在篆刻中提升对青田石文化的认同。


此次夏令营集文化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以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为主要教学内容,传统非遗、印章篆刻、中国书法、中国武术、中华剪纸、诗词吟诵等为辅助教学内容,共设43类课程。丰富多彩的文化课程,沉浸式的体验,在营员的心田播撒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


游家乡、解乡愁

在一次次走访中贴近青田生活


一片青山,处处“宝藏”,青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丰富,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浙南小城。活动期间,学员们到访青田“田鱼乡”方山,参观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货币馆、石雕博物馆、青田方志馆等,沉浸式品味侨乡人文风情。


“这张纸币我在西班牙都没见过……”在龙现村的侨乡货币馆,意大利里拉、葡萄牙埃斯库多、西班牙比塞塔等数十个国家不同年代的货币让营员们惊叹不已,纷纷低头辨认寻找自己所在国家的货币。


走进乡愁馆,营员们通过一幅幅老照片、一个个老物件窥见到祖辈生活的点点滴滴。“今天我看到以前人们用的工具,比如这个烧饭用的,我在奶奶家见过,很多展品都特别眼熟,我就感觉跟青田更亲更近了。”营员徐露西出生在西班牙,这是她记忆中第三次或第四次回到中国,随着接触家乡的机会越来越多,她对家乡的感情也越发浓烈。


在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志愿者老师通过宣传片和形象生动的解说,帮助华侨新生代们深入了解这一古老稻作文化。大家一路走一路看,透过一件件展品和一段段故事,感受家乡先辈的农耕智慧和风土人情。


自2007年以来,青田已持续开展“中国寻根之旅”“情系家乡”夏令营,累计已有1万多名海外华侨华人新生代通过这一平台,实现了“回家”“寻根”的梦想。通过夏令营,华侨新生代们观家乡之变、悟中国之强,纷纷表示,要把青田的故事带到国外,讲给世界。


心连心、手牵手

在一次次寻根溯源中增强身份认同


作为著名的华侨之乡,青田有着38.1万海外华侨华人,其中“侨二代”“侨三代”占比达80%,华侨资源已成为青田的独特优势和持续动能。为深入涵养新侨资源,近年来,青田县委统战部系统实施新侨培育培根工程,设立华文教育专项基金,建成全国第一所以华侨华人子女为主的华侨实验高级中学,编印《我们一起来说青田话》《家乡青田》华文教材。


去年,青田创新开展“中国寻根之旅”“情系家乡”夏令营和新侨伙伴家乡行三营联办,首次将营员年龄扩展至7-30岁,活动反响热烈。“孩子在参加夏令营前有些抗拒,没想到开营后‘乐不思蜀’,和我聊了很多学到的新内容。”定居西班牙马德里的徐佳敏,家有一名青春期的“华二代”。“孩子出生、成长在西班牙,中文说得不太好,对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也有些困惑。通过夏令营,我欣喜地感受到孩子的心态有了转变,不仅对华人身份有了新思考,对青田这片土地也产生了更深的情感。希望孩子回西班牙后能向他的同学介绍青田,展现真实立体的家乡。”徐佳敏说。


青田县委统战部负责人表示,华侨是青田的最大特色和资源,青田始终重视新侨培育培根工程,坚持线上线下融合、海内海外联动,通过举办千名新侨家乡行、华人华侨龙舟赛等系列有意义、有意思的活动,帮助新生代更好了解青田文化,增强身份认同,积极为青田代言。


传承文化之魂,共筑时代之梦。下一步,青田将持续深化新侨培育培根工程,办优办强夏令营,让更多人踏上“寻根之旅”,走在“回家路上”,借青年之笔、青春之墨书写新时代华人华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