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业辗转多年后,柴璐还是选择回归父亲一手创办的杭州春江阀门有限公司,开启一场“接力”修炼,续写父亲的制造业梦想。 “我父亲是我前进的动力,小时候不理解他为什么吃了那么多的苦却从来不抱怨,直到自己开始接手企业,才真正理解了他的心情。”这是柴璐在春江阀门磨炼8年后最深刻的感受。经历了从最早参与一个项目到成为公司“领头雁”的蜕变,她认为,做企业就要有创新思维,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活力和创造力。 对话柴璐 Q:记者 A:柴璐(杭州春江阀门有限公司总经理) Q1 能否与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接班故事?进入公司后,您推动春江阀门作出了哪些战略调整? A1 2011年,我在美国拿到金融学硕士学位,回国后入职上海某证券公司的固定收益部。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去专业对口的大公司积攒社会经验。工作了几年后,或许是因为自己从小在厂区长大,耳濡目染父母辛苦的创业历程,再加上我是独生女,有一份责任在身,于是我与父亲达成共识:他想让我接班,我也愿意回来。 2016年,我算是正式加入公司,参与当时铜阀事业部的管理改进项目。那段时间,我每天跑车间和仓库,调研生产流程和操作规范,熟悉了公司部分运营情况。2017年,我担任公司总经理助理,希望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公司,并为之后进入管理层奠定基础。2019年,我成为公司总经理。 自我进入公司以来,基于对阀门制造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我对公司的发展规划作出了几方面的调整:一是技术创新、数智结合;二是销售模式转换,做全国大市场;三是加强售后服务。比如2017年,在当时的管理层普遍认为传统的离散型加工模式是最优解时,我在公司推进精益生产,启用了一批青年员工,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开辟了一条精益生产线。经过几个月持续的数据测试和优化,终于证明了精益流水线的生产效率要高于传统模式。 Q2 在您的带领下,近年来春江阀门在技术创新方面做了哪些探索?取得了哪些标志性成果? A2 做好企业需要不断激发新的创造力,尤其我们身处传统制造行业,必须注重科技创新,才能让“传统产业不传统”。这几年,春江阀门坚持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开展技术创新,一方面不断发挥技术优势,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不断挖掘科技人才潜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春江阀门加速从传统领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我们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搭建起春江阀门智能化云平台,赋予传统产品智能化的特性,比如在该平台上可以进行阀门状态监控、远程控制等,并将这些成果应用到城市雨污分离系统、高铁站阀门智能化改造等场景。我们引入先进的环保理念和技术,对生产制造环节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配置。去年,春江阀门获评浙江省第一批绿色产品(服务)认证“领跑者”。 在人才培养上,我们公司内部有一句话:“人才来自五湖四海,产品销往五湖四海”。近几年,我们通过不断引进优秀人才、行业专家,扩大人才队伍建设,同时加大研发资金投入,进一步发挥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博士创新工作站的作用。 另外,春江阀门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浙江省春江智能阀企业研究院,我们也格外重视各项产品研发,并积极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起草工作。在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们现已拥有授权专利135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 Q3 面向未来,您认为春江阀门还将迎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A3 我们所处的行业与民生息息相关,生产的阀门产品涉及市政建筑给排水、消防暖通、污水处理、农村饮用水改造、化工业和水利工程等众多民生领域。在当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来突破行业内可能出现的技术壁垒。 为了应对随之而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我们将坚持夯实公司原有产业结构,稳扎稳打公司固有资源,并紧跟物联网大数据的时代需求,开发智能化阀门产品,满足新工业化时代对阀门产品的性能需求。同时,我们将紧跟国家对水利行业的战略规划,依托公司省级企业研究院的研发能力,拓展长距离调水所用大口径阀门、安全阀门的研发生产,并在高温高压特种阀门领域寻求新突破。 春江阀门参加专业展会 Q4 作为新一代杭商,您如何理解“传承”以及如何看待自己肩上的使命? A4 我理解的传承,一是企业品牌文化的传承。春江历经几十年的沉淀,已经是家喻户晓的阀门品牌,我需要做的就是让品牌积累下来的良好口碑与形象源源不断地传承下去。二是企业历史传承。春江阀门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在发展历程中也经历过风雨,有过成功案例,有过失误教训,这都是很好的经验。三是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其中包括企业的价值观、文化和管理理念,是这些东西让春江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下,保持内在的一致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