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民建会员、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残联副理事长、杭州厚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詹金平参加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案例颁奖仪式。他参与策划和推动的“开展跨地域就业协作增加残疾人就业收入——浙江省杭州市助力中西部地区女性残疾人就业增收案例”荣获该征集活动最佳减贫案例。 詹金平在八个月大时由于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双腿落下了残疾。幸运的是,在家人的鼓励和关爱下,他养成了乐天且不服输的性格。近年来,詹金平身残志坚、自强创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以自身事迹鼓舞更多残疾人,通过建言献策反映残疾人呼声,先后获得浙江省自强模范、杭州市“自强创业之星”、拱墅区优秀政协委员等光荣称号,并于2023年被选为杭州第4届亚洲残疾人运动会火炬手。 “值钱比赚钱更重要。我希望坚守初心,实现更大自我价值、社会价值,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一直以来,詹金平非常感恩创业中各级政府和爱心人士的关心帮助,积极投身公益、反哺社会。 “残疾人就业面临生理因素造成的不便、文化水平低、适合的岗位少等困境,我们要破局,就需要创新。”詹金平介绍,刚刚获奖的有关跨地域就业协作的减贫案例,就是一个可推广价值的创新模式——“东部创业+西部就业”模式。“东部地区残疾人跑订单、做销售,西部地区残疾人居家做产品,从而实现东西部残疾人共同就业增收。”他说。 自2019年起,詹金平就开始参与探索该模式,在深入剖析困难地区残疾人特别是女性残疾人就业困境后,他发挥自身从事互联网行业、具有数字经济平台等优势,打造东西部协作助力残疾人居家云就业项目、手链编织项目等,开发出企业客服、数据标注、文字处理等适合居家办公的岗位,以及手工编织等代加工服务需求,让残疾人不出家门就能工作。“至今,我们团队在中西部地区建立了多个残疾人就业基地,已帮扶1000多名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累计培训10万多人次。”詹金平说。 为了保证残疾人的就业技能跟上岗位需求,詹金平常常为残疾人作培训,每次培训,他都做足了准备,最繁忙时他连续讲十天,一天讲8小时。詹金平的言传身教让大家看到了希望,敢于去找到自己的价值,越来越多的学员从没摸过电脑到用键盘打出文章,从学习一会儿就要休息到不断增加工作时间。湖北恩施州巴东县有一位因意外导致高位截瘫的学员,目前月收入已达到了将近5000元。 “我上课,会增加他们的认同感,让他们知道,通过学习和努力,一定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詹金平说,“让我印象很深的是,我休息的时候走进教室,整个教室只能听到打字的声音,没有一个同学不努力。” 为了满足更多残疾人的就业需求,詹金平带领团队拓宽就业渠道,推出以“非遗+手工编织”为特色的国潮手串等文创产品,培训残疾人提升手工制作技能。 “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收到工资,给自己和爸妈买了礼物,还收到了詹老师给予我的鼓励,老爸老妈都为我感到自豪。”这是巴东就业群里的一段话。“一个个留言的背后是一个个自强自立的故事,帮助他们就业,可能就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每次这样的留言都令詹金平感到振奋和欣慰。他表示,帮助残疾人的事业,会继续一直做下去。(杭建轩 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