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五年风雨同舟 光辉历程永不磨灭
——聚焦浙江省统一战线经典展示活动的台前幕后
发布时间: 2024-10-17 14:38:20
七十五年风雨同舟 光辉历程永不磨灭
——聚焦浙江省统一战线经典展示活动的台前幕后
田晓晋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75周年,8月30日晚,由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浙江省民宗委、各民主党派省委会、浙江省工商联、浙江省知联会、浙江海联会共同主办,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协办的“之江同心谱新篇、团结奋进新征程”——浙江省统一战线经典展示活动在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演播厅隆重举行。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文序,各民主党派省委会主委和全省统一战线暑期读书会参会人员共200余人参加现场活动。
据了解,经典展示活动从今年4月份开始筹备、策划,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省知联会、浙江海联会历数75年光辉历程中的关键人物与事件,精心选送了14个文艺作品,集体亮相于经典展示晚会现场。晚会由一曲高亢、热烈的独唱《祖国,慈祥的母亲》开篇。演唱者是民革党员、国家一级演员、歌唱家肖玛,他在现场反复深情吟唱“亲爱的祖国,慈祥的母亲……”
回望:风雨七十五载
75年前的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隆重开幕。来自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45个单位的662名代表济济一堂、共商国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正式确立。
回望这75年,历史的风雨不断,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始终紧跟中共步伐,实现民族独立,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民进省委会选送的歌舞《引领》,除了讴歌这段历程,还表达了民进人始终牢记马叙伦先生“只有跟着共产党走,才是在正道上行”的政治嘱托,和不忘初心携手前行,共筑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坚定信念。《引领》由民族音乐和现代音乐结合,风格庄重不失深情,一曲终了,博得掌声一片。
《引领》歌词创作于2021年。当时全国各地正众志成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目睹中共党员和民主党派成员不顾自身安危逆行奔赴疫情“重灾区”,民进宁波市江北区基层委员会会员徐波被深深触动,写下了《引领》的歌词。随后由音乐老师张俊作曲、已故江北区原音协主席陆川老师编曲,一曲动人之歌就此诞生。
新版《引领》歌词改动了八个字:第一句由“百年前南湖升起一抹朝阳,百年前巨轮从这里起航”改为“黎明前南湖升起一抹朝阳,浪涌前巨轮从这里起航”;副歌中“百年的风雨彰显了信仰,百年的奋斗铸就辉煌”改为“激荡的风雨彰显了信仰,同心的奋斗铸就辉煌”。看似简单的修改实则进行了仔细地推敲,改后的歌词不仅跟音乐伴奏的韵律相匹配,演唱起来朗朗上口,还无比贴近国庆和统战的主题。
农工党省委会选送的歌舞《荣辱与共》,从歌词上看,亦是回顾中国共产党与包括农工党在内的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合作历史,憧憬未来的携手同心、砥砺前行。据了解,《荣辱与共》是为本台晚会原创的歌舞节目。4月,农工党省委会向全省广发“英雄帖”,台州市农工党党员、音乐硕士罗有明和台州市音乐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席李友焱一起创作的歌曲《荣辱与共》与台州黄岩上报的一支舞蹈脱颖而出。于是据此策划了歌舞节目《荣辱与共》。
克服了排练的重重困难之后,表演当天,一位舞者突发高烧无法上场,舞蹈编导,农工党党员、台州科技职业学院舞蹈老师翁闵只好自己顶上。虽然相比舞蹈团00后90后的小姑娘们,翁老师身材略显丰腴,但她依然完美交卷,不负所托。
致公党省委会选送的情景讲述《为祖国歌唱》,是全场唯一一个朗诵节目,讲述了两个重要的历史故事:人民政协历史上第一件提案《请以大会名义急电联合国否认国民党反动政府代表案》和第一件民主党派提案《由中央人民政府研究和实行护侨政策案》产生的背景、内容和重大意义,既展现多党合作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也突出了致公党的侨海特色。
民营经济是我省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工商联选送的节目《同心飞翔》以歌伴舞+视频展示的形式,试图呈现我省民营企业在改革春风中,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由小到大、不断蓬勃发展的历程。为了表现民营企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节目组织方及晚会总导演、相关领导花了很大的精力在背景视频画面的选择上。最后形成了明暗两条主线。明线分现在、过去、未来三个阶段,展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暗线遵照清晨到夜晚的时间线,表现奋斗者的一天。现在——开场便是清晨射出的第一缕阳光,以及人群迎着阳光开始出工的场景;回忆——民营经济发展历程,分人物和事件两类视频,人物主要出场的是浙商群体,事件从改革开放初期到如今的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等先进制造业画面,隐含了浙江经济社会的递进发展;最后回归主题,以祖国大好河山、都市璀璨夜景等视频展现“中国梦”宏大场景,同时以都市夜生活为奋斗者的一天画上句号。
共富:深入基层乡间
2021年5月20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7月19日,《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正式发布。共富的号角已吹响,广袤的浙江大地上,统一战线持续发挥智力密集、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等优势,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使命、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光辉未来凝聚人心、汇聚力量。
这次经典展示活动中,主题为共同富裕的节目就有5个,其中4个依托于真实原型改编。
温州鼓词《带货姑娘》是省知联会、瑞安市委统战部选送的节目,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节目故事设定在山哈村,因为地处偏远、信息闭塞,村里虽然有绿豆粉、蜂蜜、土鸡蛋等优质土特产,但收购价长期压得很低,村民收入普遍不高。故事原型瑞安市无党派人士雷蕾放弃百万年薪的丰厚待遇,毅然回到位于偏远山区的家乡担任村干部。她创新“电商+农业龙头企业+低收入农户”直播带货模式,以一辆车、一个司机、一名主播组建团队,深入村居田头,为小规模经营的分散农民(农户)提供便捷的直播服务,至今已累计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120万斤,帮助超过350户村民共富增收。节目在原型基础上进行了适当艺术改编,情节一波三折,语言诙谐生动,唱腔婉转清亮,生动展示了无党派人士有担当、有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奉献精神。《带货姑娘》还改变了传统温州鼓词一人一琴的形式,加以时尚编排,采用群体表演唱的方式,既有对白又有说唱,兼具创意性、艺术性、趣味性、观赏性。
一个人,感动两座城!浙江省“爱乡楷模”、上虞籍旅港浙商张杰早先自己睡地板、住亭子间,却用卖湖蟹、粽子、茶叶蛋赚取的钱捐助资产1500万元,为家乡建造了22幢张杰教学楼。今年2月18日凌晨,95岁的张杰先生因为心脏病突发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为了表达感恩,弘扬其“爱国爱乡、赤诚奉献”的精神,以此感召广大浙江籍海内外同胞团结一心、砥砺奋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省域先行贡献力量,浙江海联会和绍兴市上虞区委统战部联合选送了绍兴群口莲花落《张杰先生四句话》。四位地方戏演员用朴实的语言、软糯的乡音和深情的曲调,缓缓道出张杰先生毕生艰苦创业、教育报国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家乡人民告慰张杰先生,励志追随先生向善前行的拳拳深情。演出人员和组织方数月来兢兢业业地排练,反复打磨唱词、细抠表情动作,最终奉献了精彩的演出,台下观众被深深感动,现场掌声雷动。
省民宗委选送的歌舞情景剧《石榴花开》有一个20多人的团队,表演者有18人。节目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深入开展“十百千万”培育工程,支持民族地区开展“千村未来,万村共富,全域和美”的美丽乡村行动为内容,以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为主体,以石榴红家园的真实故事为原型,以点带面,改编而成,展现出各民族同胞在之江大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幸福场景。
由于参演人数多,剧情相对复杂,这个节目在最后关头经受了严峻考验。《石榴花开》原有8分钟,后来缩减到5分半钟。几乎所有演员的台词都有变动,走位也必须重新熟悉。于是导演连夜重新排戏,演员排练到演出当天凌晨1点,幕后人员工作到凌晨2点多,当天又一连排练了7遍以确保演出顺利。
台盟省委会选送的情景剧《台湾姑娘在余杭》是一个本色出演自己的节目。台湾青年、台盟台联青委会委员余纪萱用软糯的台湾普通话“讲述”了自己任职余杭交投集团,通过盘活余杭南山村空置民房,建设民宿项目,带动余杭当地特色农产品品质升级、村民就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共富故事。据介绍,组织这个节目主要面临两个难题:其一,题材挖掘难,缺乏舞台剧所需要的冲突点。后经过多次电话联系,引导当事人回忆工作过程的难点和痛点,终于找到了余杭好味道礼盒是网购还是采集当地特色农产品精加工制作、民宿地处偏僻如何引流客源两个冲突点,围绕这两个场景展开创作,人物饱满了,情节也立体了。其二,选角也是个大难题。台盟盟员中没有专业演员或编导,机关人员又满负荷工作,经费也不宽裕,最后组织者灵光一现,不如让余纪萱自己和机关干部、盟员台胞本色出演。经过教与学的反复打磨,演员都很入戏,特别是余纪萱的软萌台湾话,大大增加了节目的真实度和感染力。
今年是景宁畲族自治县建县40周年。40载栉风沐雨,从脱贫攻坚到实现小康再到探路共同富裕,景宁县干部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跟党走踏实干,经历了景美人宁的美丽嬗变。近日,畲乡人民迎来一件大喜事,习近平总书记给景宁县各族干部群众回信了,信中向景宁建县40周年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景宁发展提出殷切希望。为牢记嘱托,表达感恩之心,景宁县委统战部送来景宁文旅集团新创作的歌舞《幸福畲乡》。这阙歌舞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无伴奏畲族原生态山歌再加情景表演——女声山歌嘹亮激昂,畲族群众采茶叶织彩带犁田火热劳作;第二部分为欢快的彩带木拍舞,彩带上绣满刺绣,意喻吉祥幸福、好运连连,当有尊贵的客人来时就会被献上。整阙歌舞风格热烈古朴,是首次在舞台上亮相。
人物:相知感人肺腑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在与中国共产党并肩作战的75年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涌现不少高洁人物,因其胸怀国之大者,故而与中国共产党惺惺相惜,甚至不惜在白色恐怖年代,与中共党员以性命互相托付。其心之诚,其情之真,感人肺腑。
民盟省委会选送的话剧片段《沈钧儒——舌战法庭》铿锵有力、激荡人心。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沈钧儒参与发起成立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1936年,国民党政府悍然逮捕了包括沈钧儒在内的抗日救国“七君子”。1937年6月,江苏高等法院开庭审判七君子,沈钧儒作为第一被告出庭受审。沈老和审判长针锋相对,面对其三轮“进攻”,据理怒争,使审判长面对真理不得不败下阵来。为了准确还原历史上这场著名的“舌战”,主创团队高度重视,认真学习了《沈钧儒》《沈钧儒年谱》等书籍,查阅了大量史实资料,组织召开剧本论证会议等。最终确定剧中沈老台词坚持尊重史实原则,不随意增改。但在庭审之后,剧中增加了沈老以独白方式诵读沈老自己的诗歌《我不要这种胜利》,以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情将整场剧推向高潮。
节目是民盟嘉兴市委会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纪念沈钧儒先生诞辰150周年而正在创作的话剧《沈钧儒》其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原本精彩的“舌战”内容,经导演、演员们的专业呈现,取得了极具震撼力和感染力的舞台效果,深深感动了现场观众。
他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前辈,他与蒋介石结义又断袍,散尽赀财广结天下志士,为统一战线事业和浙江发展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就是著名民主人士、民建浙江省委会首任主委包达三先生。由民建省委会选送的原创情景剧《永不磨灭》为我们呈现在“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年代发生在包达三身上的三则小故事:包达三冒险掩护化名为“伍豪”的青年周恩来;国民党勒索包达三银圆10万元;许诺给以汪伪上海市政府实业部长职务但被断然拒绝。三个故事原本发生在不同时间,民建创作者作了艺术加工,使之在同一场景里得以“重现”。
《永不磨灭》节目在今年包达三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中首演,香港籍包达三后人观看了演出,非常感动。节目从音乐选取到服装化妆道具设计,以及剧本撰写、表演,全都由民建宁波市委会青年委的年轻会员担纲。这次参加经典展示活动,民建省委会主委陈小平很重视,几次关心节目进展,并指出了要尊重历史史实进行剧本创作,幕与幕的衔接要自然合理,还亲自动手修改了包达三等主要角色的部分台词,使之更生动,更符合情境。
九三学社省委会选送的台州乱弹现代戏《追星者》催人泪下,讲述了从台州黄岩走出来的九三学社社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一生为国“追星”的故事。此处选取了1996年,80岁的陈芳允在老伴沈淑敏重病之际,守在病床边,深感一生无悔报国,只是亏欠老伴良多,双方款款互诉衷肠,回顾两人不同“追星”历程的片段。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台州乱弹为小剧种,本次出演的是民间剧团,剧团和剧种能存活下来实属不易。该剧种唱腔十分丰富,以乱弹为主,兼具昆曲、高腔、徽调、词调、滩簧等,是全国少有的多声腔乱弹剧种之一。专业女声婉转依恋,在多种唱腔间丝滑衔接,舞台语言以中原音韵结合台州官话,柔软又触及灵魂。节目给了观众一次令人沉醉的艺术享受,也让更多人记住了台州乱弹,记住了陈芳允。
晚会以大合唱《我的祖国》压轴。42名统战干部以饱满的激情、昂扬的斗志引吭高歌,与开篇《祖国,慈祥的母亲》形成共鸣:“……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熟悉的旋律响起,观众心潮澎湃,情不自禁肃立、挥舞国旗融入其中,嘹亮的歌声响彻大厅……
回望75年历程,我们把光荣写在历史深处;走过75年风雨,我们将梦想刻入时代华章。浙江统一战线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感恩奋进,与省委、省政府同心共行、同题共答、同频共振,自觉当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促进派、实干家,为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注入统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