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屏”共振 解锁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

发布时间: 2024-10-17 14:10:45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同“屏”共振 解锁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

台州市椒江区委统战部

台州市椒江区网联会理事用“其味”微信公众号记录台州乡村美食;民族同胞“彝娘”,利用1万多名粉丝的抖音助力云南特产走出大山来到台州……近年来,台州市椒江区统一战线用好互联网这一乡村振兴“新农具”,通过农技“网红”育农民、文创“推手”兴乡村、“网”联e才助共富,实现技术、文化、人才同“屏”共振,助力乡村振兴。

农技“网红”田间忙 实现技术同“屏”共振

在椒江区下陈街道,周洪正通过手机视频通话与农户李叔交流。“老李,你看这土壤湿度,得注意排水了,不然根系容易烂。”周洪,这位拥有18年农技经验的九三学社社员,不仅是椒江区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的站长,更是农户心中带领大家致富增收的农技“网红”。一般农户反映的问题都比较着急,比如施肥、病虫害等,因此除了线上指导,周洪也会及时到现场对症下药,一天经常往田间地头跑好几趟,亲手教授农户吊蔓、修枝技巧,直至农户熟练掌握。

农村要振兴,农民是关键。为破解农民技术储备低的难题,椒江区委统战部联合各民主党派区委会、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积极搭建“农技下乡”“科技助农”“学农课堂”等线上+线下培训平台,推动像周洪这样的农技人才下乡培育低技术水平农民,助力推广连作障碍修复、嫁接苗等先进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除此以外,区委统战部积极联系省里的专家开展技术交流,来帮忙解决农技人才解决不了的难题。

通过“互联网+田间课堂”平台,周洪等农技人才得以将18年农技经验,惠及万千农户,实现技术同“屏”共振。2024年,在周洪的指导下,椒江西甜瓜等产品获得省精品瓜果评比“十佳”、金奖等荣誉,其中甜瓜品种浙甜105、翠雪7号获得全省十大优秀西甜瓜品种称号,椒江红茄的亩均效益从9000元跃升至2.5万元以上,预计实现农民增收上亿元。  

文创“推手”兴乡村 实现文化同“屏”共振 

“来之前我没有想到,大陆乡村的文化氛围这么浓郁,在一个村子里能同时体验书法、版画、漆扇等活动,很容易就让人放松下来。”8月15日,在椒江区下陈街道横河陈村,台湾青年吴心妤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说。当日,“共享非遗、匠心传承——两岸青年非遗体验活动”在该村举行,20位台湾青年赴一场“Country walk”(乡村漫步),事前他们也通过小红书提前了解了横河陈村的人文底蕴。近年来,越来越多年轻人来到横河陈村游览观光,这离不开区委统战部完善帮扶体系,助力农创客、新农人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入驻乡村,利用新媒体讲好乡村故事。

从前的横河陈村空有人文历史、自然美景,但缺乏流量,于是,区委统战部联合团区委、区供销社、区农村农业和水利局,在成片土地优先向新农人流转上给予支持,主动为“新农人”普及各类农业支持政策,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创业项目落地解决困难。2024年,经过下陈街道统战委员廖羚惠与横河陈村村委会多次协调,帮助“拜托农场”成功落地横河陈村,打造出的文化研学基地吸引游客10万余人,被潮新闻、凤凰网等15家媒体报道。目前,当地累计引入了“拜托农场”等7个文创客、青创客、农创客团队和影视公司,30家不同形式的新业态店铺,古村也因为年轻人和新业态“青春”起来。

在区委统战部的支持和指导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员罗宁馨、无党派人士肖运行带领团队打造出“新年茶馆”“小玉凉院”“拜托农场”等网红地标,再通过小红书、抖音发布内容,吸引游客纷至沓来。这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活力,更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据统计,2023年,横河陈村、牛轭村等5个村集体经济全年增收565万元,同比增长51.4%。

“网”联e才助共富 实现人才同“屏”共振

在椒江区网联会的直播间里,主播小张正热情地向网友们介绍着大陈黄鱼:“朋友们,这可是咱们椒江的地标农产品,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目前,“大陈黄鱼”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价值突破5亿元,椒江区网联会人士亲自上阵,为大陈黄鱼进入千家万户的饭桌发挥力量。

近年来,椒江区委统战部创新实施“以网聚才、以网育才、借网用才”战略,汇聚50余名网络界精英,其中不乏电商直播高手。通过组织电商大讲堂、新媒体运营培训等网络运营培训课堂,不断提升网络代表人士的专业技能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注入e动能。2023年以来,共开展各类网络培训30余场次,惠及网络代表人士900余人次。

台州市大陈岛养殖有限公司的“大陈黄鱼”小程序、“新青椒市集”小程序、和“鱼来渔旺”数字化教学平台的成功开发,正是统战部引导网络代表人士发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些平台不仅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还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实现了农产品销量的飞跃式增长。据统计,“新青椒市集”小程序和“大陈黄鱼”APP浏览量超20万人次,带动黄鱼销售量100万条,让渔农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