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民族团结融合沃土 唱响新老居民共富之歌

发布时间: 2024-01-23 15:48:51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厚植民族团结融合沃土 唱响新老居民共富之歌

吴川

一个产业聚合千家企业,一座小城情牵万家灯火。坐落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在发达的童装产业吸引下,织里45万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占据35万(少数民族人口1.5万)。近年来,得益于当地党委和政府新老融合、基层治理、民族共富等多项有益举措,织里镇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长三角地区民营经济最具活力、人民生活最为富有、民族团结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

强化顶层设计

把群众之“忧”变成安居之“优”

织里镇民营经济发达,各地创业者纷至沓来,这些新居民已经成为织里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怎样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下、融得入、过得好”,实现新老居民互嵌融居成为当地党委和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外来人口数量巨大的织里镇,这样的需求显然是传统的乡镇级公共医疗卫生、教育等资源配置方式无法满足的。无法满足这类需求,就不可能把织里建设成为一个宜业宜居的新型小城市。”织里镇副镇长张波说。

早在2015年,织里镇就已取消户籍人口“农业”与“非农”性质差别,统一实施为居民户口身份。近年来,织里镇积极探索以服务共享促进新老居民互嵌融合的道路,建立了各族同胞在子女教育、失业保险、就业扶持、医疗服务同城同待遇的优质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全面呼应新居民关切。如教育上实行入学“长幼随学”“租购同权”,医疗上100%享受同城医保待遇,就业上提供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岗位等,用一系列创新手段构建各族同胞共建共事共居共享的幸福美好家园。

为了彻底打破新居民市民化的内部局限,政府在降低购房定居成本上也是不遗余力。如根据新居民家庭收入、信用等级状况,精准推送每户购房补助5万元的房产新政,政策实施以来已兑现购房优惠180万,新落户543人。同时,积极探索发展新居民保障性租赁住房,建立出租房精细化管理机制,推进数字门牌建设,着力提供安全、有序、和谐的居住环境,真正实现了外来新居民“住有所居、幼有所学、老有所养、弱有所依”。

深化基层治理

以多元之“智”助力社会之“治”

面对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社会治理难题,织里镇大力推行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新型治理模式,让来自不同省份、不同民族的外来新居民更好地融入本地社会,形成了独特的织里基层治理经验,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华丽蝶变。

以“民族团结进步+自治赋能”的方式鼓励新老居民共建共治。仅2022年,由“吴美丽工作室”“平安大姐”工作室、老兵驿站、商协会等各族同胞共同组建的社会组织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数量占全镇35%以上,最为突出的“平安大姐”由来自12个省7个民族的24名成员组成,近三年来共调解纠纷700余起,化解率达95.7%,获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和信任。

以“民族团结进步+德治润化”的方式引导新老居民崇德向善。依托石榴红主题公园、共富基地、文化馆、展示馆串联起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带,已开展“之江同心・织里知礼”系列活动800余场,有效促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累计选树新居民“知礼人”近百名,让说着南腔北调的新老织里人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民族团结进步+法治宣传”的方式确保新老居民知法明理。利用“王金法广播”“车间好声音”“古韵新声”等平台,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工作政策方针、基层治理村规民约,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讲习所、石榴红“流动课堂”开展法治宣传、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活动1000余场,推动法治与民族团结、基层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逐步让织里成长为一个良法善治的新型城市。

优化营商环境

用创业之“劲”推动发展之“进”

从古时泛舟溇港的书船,到上世纪末装运童装的摆渡,再到新世纪初用鼠标做买卖的互联网,织里镇从“农民创业”的家庭小作坊到“产业创新”的块状经济,再到“产城融合”的中国童装之都,逐步让民族共富从“愿景”转变为“实景”。

织里镇围绕深化政务服务“就近办”“随时办”,全新打造企业服务中心、童装产业合规中心,镇行政服务中心日均办件量过千件,“e企安365”体系在全省推广。上线全国首个童装知识产权掌上交易平台,迭代“童八条”政策,落实童装企业发展“一揽子”方案。2022年起,首期设立童装产业发展基金1亿元、中小微流动信贷资金支持1亿元,同时持续兑现政策补贴,对少数民族新居民相对集中的初创企业贴息贷款0.98亿元,支付利息523万元。2022年以来,组织开展跨境电商定向业务线上培训20余场次,培训包括少数民族新居民在内的人员达5000余人次。以少数民族企业家代表陈晓龙为例,去年跨境电商出口总计0.6亿元,同比增长150%。

吸引外来人员就业安居,离不开良好的营商环境。四川籍苗族务工人员陈某对此颇有感触。他举例说,找厂房时,当地政府不仅主动帮其找到了合适的厂房资源,还在去年疫情期间减免了14万元的厂房租金。在织里,只要你肯干,政府会拼命帮助你实现梦想。

2022年织里童装产业销售收入突破700亿元,为社会提供各类岗位30余万个,来“织”务工新居民的年平均收入达到了7.5万元以上。如今,织里镇汇聚了1.4万余家童装类企业,8000余家电商企业,这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稳稳托住了新老居民的幸福指数。

经过多年发展,织里童装在“自然生长”向“产业进化”的转变中,也在寻求更广阔的共富空间。“一城二园三中心五平台”的千亿级童装产业战略,在厚植自身发展后劲的同时,还在四川、青海等地帮扶、置办各类童装企业两万余家,提供社会工作岗位50余万个,合计产值300多亿元,以实际带动各地各族同胞多渠道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