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卢为欢:共富领头雁 彩色芹溪梦

发布时间: 2024-01-23 15:00:51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新乡贤卢为欢:共富领头雁 彩色芹溪梦

胡宇辉 杨昕

沿着穿村而过的芹溪驱车深入,农田、屋舍在两侧次第闪现,红色的宣传画在粉墙映衬下分外显眼,近处是象征着“浙江红旗第一飘”的鲜明火炬;远处的“一手抓红色文化,一手抓绿色产业”标语传递着洪亮的芹溪声音。再往远处走,两岸青山将村庄抱个满怀,彩旗将山路装点得鲜妍灵动,天门峡到了。

“叫我芹溪村村民就行。”初见卢为欢,他戴着一顶编织草帽,暴露在外的面颊、手臂被山里的日头晒得黝黑发亮;转过头来,操作起旅游观光车轻车熟路,谈起山路两边的各类设施更是滔滔不绝、如数家珍。

返乡:实干畅想家

“开发芹溪,我至少计划了四五年。”卢为欢有这样一张二维地图,上面密密麻麻地标注了芹溪村的各种数据,长宽、纵深、农田、林地、水系……巨细靡遗。借助自身工程测量的专业优势,卢为欢早早擘画了芹溪村的发展图景。

“我对家乡的感情很深,改变家乡是我一直的心愿,也是这么多年在外创业的动力。”在卢为欢的心中,返乡建设从来不是一次心血来潮的冲动之举,而是一场村庄和时代之间的漫长赛跑。

芹溪村,位于三门县亭旁镇,四面环山,毗邻佃石水库,依山而建,傍水而居,环境宜人,风景秀丽。与此同时,村庄整体狭长,村民居住分散,户多地少的现实情况不仅使得村民的居住条件长期难以改善,也极大限制了芹溪村的进一步发展。“村庄里大多青壮年选择外出,前往周边宁波、椒江等地务工定居,人口外流严重。”芹溪村党委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卢永军介绍称。全村共有500户,1500余人;然而实际上,村里只有几十间老房子和一两百名老人儿童,是个名副其实的“空心村”。

在外打拼多年的卢为欢深感记忆中山清水秀的故乡,已经远远落在了时代浪潮的后头,停滞、孱弱、暮气沉沉。

由于工作原因,卢为欢常到各地考察,一次到访磐安乌石村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底蕴,乌石村走上绿色旅游同老年康养相结合的发展路线,不仅通过实在的营收留住了村民,也打造出了国家级的生态旅游村落。基于相似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为什么芹溪村不能走这样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卢为欢心底久久盘桓着这样一个困惑。从那时起,一颗建设家乡的种子就在他的心田萌芽生长。

几年间,卢永军苦于拉不到投资,便在不同场合营销推介芹溪村整体旅游开发项目,这与卢为欢建设家乡的想法不谋而合,卢永军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也让他深深动容。

连绵山林涵养了一片优质的饮用水源,还有芹溪村民世代追求的富裕梦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何让灵秀山水真正换金变银?——接过实现这一梦想的时代接力棒,卢为欢带着开办公司积累的全部身家4000余万元,回到家乡芹溪村投入建设。

建设:掘金天门山

2021年3月,芹溪村召开村民大会,全体与会人员讨论通过方案:由卢为欢全款出资主导景区建设,村集体则以集体林地参与开发。

清表、设计、实地建设……短短七个月时间内,卢为欢特别邀请中北设计院为芹溪村开发规划的图纸,在芹溪山坳间逐步落地,成为现实。

在外经营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的卢为欢因为工作繁忙,已少有机会亲近这片生养他的乡村故地,建设三门峡就成了拉近他与故乡距离的宝贵契机。“所有的项目安置、点位选址,我都一清二楚”,卢为欢时常结伴工程师进行实地勘测,用双脚丈量拓展线路的可能性。在山里走的时间长了,有时就住在村子里,伴着蝉鸣溪流入睡,孩提时的记忆一时涌上心头。或许对于卢为欢来说,有些东西永存不变,然而关于这个山村的未来道路正悄然发生变化。

景区将江南红旗渠、中共临三县委旧址纪念馆、天门瀑布等特色点位串连成线。阳光照射下,镶嵌在山林叠翠中的天门水库碧波微澜。乘坐旅游观光车在山间穿梭,偶尔与满载乘客、欢声笑语的小火车擦肩而过。山脚下,彩虹滑道、多人秋千等设施成为年轻人争相尝试的网红热点;半山腰,钢网索桥、飞天魔毯等项目引人探险,惊呼声在峡谷里回荡……

运营团队致力于将景区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绿色旅游线路,构建集山水观光、红色研学、山地探险于一体的乡趣古村旅游模式。以绿色产业为支点激活芹溪发展潜力,撬动老村实现创新发展。

早在开发建设初期,卢为欢就坚持景区效益由全体村民共享。天门峡景区的建成将为村集体带来切实可观的营收:头5年每年交付村里5万元,第6年村集体占股25%,第16年占股49%,20年后归村集体所有。此外,停车场、旅游观光车的收入都归村集体。

景区优先聘用芹溪村及周围村镇的村民,将直接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乘着乡村旅游的东风,村民还可以在家门口经营民宿,售卖土特产,村里闲置已久的大食堂也通过公开招投标出租用于景区餐饮接待。所有闲置资源都被景区及其周边产业积极调动起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流老村,破解空心村治理困局。

一户先前在宁波务工的村民听闻景区落成招工,回到芹溪,修整房屋,还在后院养了两匹小矮马,“等到秋天天气凉爽一些的时候,游客就多了,我们牵马驮游客上山,也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留在芹溪,也方便照顾留在家乡读书的小女儿。”

从一个人的回归到一个村庄的振兴,卢为欢相信,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展望:山水焕新颜

2022年5月1日,天门峡翡翠谷旅游景区完成一期规划建设,正式对外开放,接待游客总量超8000人次。卢为欢带领家乡村民走向共同富裕的梦想打响了开门红。然而距离景区真正实现可观营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天门峡景区建成开放不久,就先后遭遇了疫情和高温天气的双重打击,回想景区一度门可罗雀的惨淡景象,卢为欢的语气转而低落:“景区运营到现在,一直都是不断亏损的。”卢为欢算了笔账,按照目前的趋势,要收回投资成本,至少得要四五年。对于一个商人来说,这并不是一笔合算的买卖。面对着漫长的回报周期和公益合作的投资性质,卢为欢坦言,赚钱从来不是他的第一考量。

今年年初,随着疫情形势逐渐好转,景区装饰一新,重新面向社会各界开放。凭借着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完备的游览设施,天门峡景区成了春节期间临海、宁波等周边地区民众短期自由行的优先选择,累计接待游客7万多人次。游客“南瓜”游览后在“大众点评”APP上对景区留下了高度评价:“项目较多很有体验感,超预期的一次体验!建议和家人同来,体验更好!”停车场里整齐排列着大巴车和小汽车,蜿蜒的山路上再度充满欢声笑语。在一月中旬,台州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下发文件,“天门峡翡翠谷探索乐园”景区成功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志着景区建设就此迈上一个新台阶。

尽管一度陷入低潮困境,但卢为欢始终都对芹溪村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我们有信心,这条路一定能走出来。”这股自信来源于芹溪村“坐拥”的绿色山林,更源自于科学成熟的远景规划:老屋改造项目已经处于规划阶段,即将投入建设;在不远的将来,芹溪村还将引入色彩林业,打造又一旅游地标……谈及对芹溪村未来发展的规划,卢为欢的脸上洋溢着由衷的笑容。曾经“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芹溪山林在村民的勤劳耕耘下绽放出新的光彩,而家门口致富的梦想也正在芹溪土地上成为鲜活的现实。

卢为欢经常开着观光车在景区各处查看设施设备的建设维护情况,碰上繁忙时刻还得充当司机接送游客上下山,乘车的游客总是很难把眼前头戴草帽、脚蹬胶鞋的“司机”和景区老板联系在一起,他笑称:“建这么个景区,我得是老板,还得是司机、财务、仓库保管员、小工……”

“我的梦想是把家乡的前山后山变成色彩林业,推动老村统一规划发展旅游产业,用老村的土地养活、养好、养富村民。”

卢为欢为建设家乡付出的努力,被芹溪村民看在眼里,也被芹溪山林的巨变写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