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42家杭企上榜,杭州连续21年蝉联上榜企业数量全国城市第一。 作为连续多年发布的榜单,“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既是民营企业实力的客观反映,也是社会洞察民营经济发展态势的重要窗口。尽管今年榜单的入围门槛再次抬高,但杭州仍保持强势,上榜企业数量较2022年增加1家,不少杭企实现了名次大幅度跃升,充分彰显了杭州民营企业的强劲活力。 深度透视榜单,今年入围的杭企呈现出了哪些特点?荣耀的背后有着怎样的逻辑?哪些看点值得关注? 看点一: 这两家企业是“新面孔” 今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有两家杭企是首次现身,它们分别是以739.70亿元的营收排在第132位的浙江菜鸟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和以336.52亿元的营收排在第370位的回音必集团有限公司。 作为“新物流”领域的佼佼者,菜鸟于2013年成立。根据公开资料,菜鸟长期坚持在物流产业扎实投入,将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智技术与物流产业做深度融合。目前,菜鸟每个物流环节几乎均实现了数字化。 今年4月,由菜鸟主导的精准射频识别技术(RFID)电子标签芯片出货量突破1亿片,这距离菜鸟对外公布该技术不到两年时间。RFID是继条形码、二维码之后的第三代识别技术,一般用于供应链商品流通中的货物盘点、出入库交接以及全链路追踪。此前,因为技术受限,识别准确率不高的RFID技术一直未能大规模投入实际应用。2021年,随着菜鸟实现这一关键技术的突破,RFID的大规模商业应用成为可能。 相较年轻的菜鸟,成立于2000年的回音必算得上是一家资历颇深的杭企。近年来,回音必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提升产业结构,目前已拥有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中成药、中药饮片、医药包装等七大生产基地。 看点二: 这些企业坐上了“火箭”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每年一发布,企业的位次变化最受关注。今年榜单中,多家杭企实现了名次大幅度跃升,其中表现最抢眼的是排名上升了82位的浙江建华集团有限公司,从去年的第457位来到第375位。 作为一家发展40余年的民企“常青树”,建华集团相关负责人在谈及企业的亮眼表现时表示,建华坚持以改革创新产权制度、数字化赋能新业态、跨省域合作提升建华品牌影响力的创新能力为抓手,股改后20年来,集团企业年销售收入和股民年分红都增长了60多倍。接下来,建华将以数字化赋能各个业务板块高质量发展,包括重点加大制造业投资和海外布局,逐步集聚商贸服务业新老项目的提升发展,以及持续开发新类型主题园区和综合体项目等。 同样在排名上实现跃升的还有相比去年前进了66位的浙江东南网架集团有限公司和上升了56位的中通快递集团等。 近年来,空间钢结构领域龙头企业东南网架在聚焦主业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双碳”发展战略,布局光伏新能源。2021年底,其与福斯特共同出资成立浙江东南网架福斯特碳中和科技有限公司,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开发,打造业绩新增长点。而身处邮政快递行业的中通,则在我国快递业稳步复苏中交出了一份颇具“韧性”的成绩单。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中通全年包裹量达到了243.9亿件,同比增长9.4%,市场份额扩大至22.1%。中通快递董事长赖梅松在日前接受采访时透露,2023上半年,中通继续在业务规模、盈利水平、服务质量的综合竞争中保持领先,完成业务量140亿件,市占率提升到23.5%。 看点三: 这些企业堪称“霸榜专业户” 企业在榜单上的进进出出、上上下下,客观反映着企业发展可能会经历的浮浮沉沉,而那些常年上榜、岿然不动的企业就显得尤为稳健。 比如排名第5位的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连续16年跻身榜单前五十。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全国前十”中鲜见杭企身影。今年,荣盛不仅在去年的基础上守住了前十的座次,还跃升到了第五位。作为国内民营石化龙头企业,荣盛近几年来扩张步伐迅猛,2021年首次上榜《财富》世界500强后,持续保持攀升姿态。今年3月,其与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简称沙特阿美)的牵手更是吸引了全球目光。荣盛石化董事长李水荣表示:“这次交割的完成标志着荣盛和阿美将携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也意味着荣盛的国际化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再如排名第53位的传化集团有限公司,自2000年开始已经连续24次上榜500强;排名第13位的浙江恒逸集团有限公司,已连续19年跻身榜单前五十。这两家企业的共同点都是坚守实业、多元并进。其中,传化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已布局传化化学、新安化工、传化物流等业务;恒逸在推进“石化+”发展战略的同时加快海外布局,“一带一路”重点项目——恒逸文莱炼化项目,被誉为中文两国旗舰合作项目。 此外,还有长年霸榜的娃哈哈,从近年的营收数据来看,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三年里,娃哈哈厚积薄发、深耕消费需求、持续升级品牌,并挺进大健康产业,如今已经连续稳住营收大盘。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说,每年的榜单都是企业过去一年不断创新,不断推进技术改造,不断引进大量人才,以及坚持营造企业“家文化”的最好结果。 看点四: 这些企业“二代”已来到舞台中央 在谈论很多民营企业的发展时,“传承”是永恒的话题。一个无法通过榜单直观呈现但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入围杭企中,有很多企业已经步入“新老传承” ,一些年轻的“企二代”们开始担任高管,走向台前。 浙江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吴伟,是新生代企业家中备受关注的一员。他表示,作为新生代企业家,传承和创新都是接班的重要功课。“我们不仅要传承老一辈的杭商精神,学习他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与时代担当;更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数字改革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勇立创新潮头,为推动杭州乃至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作出贡献。”近年来,中南集团稳稳扎根建筑和动漫两大领域,在创新中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现任西子联合控股集团CIO(首席信息官)、蒲惠智造科技有限公司CEO的王克飞,是推进数字经济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积极践行者。蒲惠智造在传承西子集团40年先进制造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杭州的云技术优势,成立5年来自主研发出了新一代全栈式工业云化软件,助力传统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今年7月,王克飞受聘为杭州市工商联经济数字委员会主任。 华立集团总裁汪思洋认为,坚持长期主义是华立成为“受人尊敬、基业长青”百年老店的根本保障。他在今年年初召开的2023年度华立论坛年会上说,“高质量发展”是华立未来50年发展的基石和主思路。“去年,我们通过一定的资产腾挪,优化资产配置,保障稳健的财务弹性,让我们有充足的信心和底气去吹响产业雄心的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