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史料 守好根脉

——省、市、县三级农工党组织联动助推党史教育基地建设

发布时间: 2023-08-01 16:33:49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深挖史料 守好根脉

——省、市、县三级农工党组织联动助推党史教育基地建设

农工党浙江省委会

1930年8月,农工党在浙江开启活动,并逐步建立地方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解放战争时期,农工党浙江省委会通过建立多种形式的外围组织,积极开展反蒋爱国民主运动,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示威游行,发动群众抗丁、抗粮,策反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在浙东和浙南游击区,积极支持配合中共革命武装开展斗争,在浙江近现代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农工党党史教育基地是展示农工党党史的重要实物载体,不仅承载着农工党先烈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的光荣历史,也承担着继承和发扬农工党前辈的政治信念、优秀品质和优良作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与各市委会、基层委等组织积极挖掘省域内农工党史料,先后建成的农工党浙江革命活动史料陈列馆、农工党浙江东磐地区革命活动史料陈列馆和浙江朱程烈士故居,均被列为农工党中央党史教育基地。三个陈列馆展出的史实和图片内涵丰富,再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农工党浙江省各级组织不懈追求进步、砥砺前行,与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考验中,始终精诚团结、并肩战斗的光荣历史,见证了浙江省深厚的多党合作历史底蕴和统一战线的光荣传统。

以史为师 小故事展现大主题

诸暨市是农工党浙江组织的发源地之一,是农工党早期领导人李士豪的故乡。1938年8月,农工党浙江省第一个地方组织“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诸暨临时县委会”在诸暨成立。1947年4月,农工党绍兴诸暨临时工作委员会成立,并以诸暨枫桥镇“井井香烟发行所”等为依托,向中共地下组织和武工队传递军事情报、提供电讯器材、筹集军需物资,开展革命武装斗争。

上世纪80年代,农工党诸暨市委会曾组织参加过革命的老党员,根据亲身经历写下了众多回忆录。2007年,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以回忆录为基础,扩充了省里其他地区的革命活动内容,编撰了《农工党浙江简史》。2011年,农工党诸暨市委会专门编撰了《农工党诸暨组织简史》,并在平时工作中认真收集农工党党史相关材料。

凭借着丰富的史料积累,2017年8月,农工党诸暨市委会与省委会、绍兴市委会协商后,于枫桥镇和平街上原井井香烟发行所所在的3.5间公房开始筹建农工党浙江革命活动史料陈列馆。

2018年1月,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原专职副主委田野带队,赴江西省、江苏省多个党史教育基地参观,为陈列馆建设确立了较高的定位。省委会邀请农工党中央研究室同志对陈列馆建设进行指导,并决定将陈列馆的内容确定为“以李士豪同志的革命活动历史为线索,包括农工党浙江革命活动历史和农工党浙江组织发展历程两大块内容”。最终,该陈列馆围绕着“井井香烟发行所”的主题,以小故事的形式逐步整理出了陈列馆的陈列内容,展示了农工党浙江组织起源、发展壮大的曲折历程。

2018年12月,农工党浙江革命活动史料陈列馆建成并开馆,同时被列为浙江省、绍兴市两级农工党党史教育基地。2019年1月,该陈列馆正式被列为全国第19个农工党中央党史教育基地。

开馆以来,已有3000余人赴陈列馆参观,参观团队也从单纯的农工党组织逐步扩大到统战系统、政协系统以及青少年团体,农工党浙江组织的光辉历史正以陈列馆为载体焕发出越来越耀眼的光彩。

陈列馆建成后,“井井香烟发行所”的故事还在继续。根据有关史料,农工党诸暨市委会精心创作了舞台情景剧《风雨故园》,在2021年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举办的《浙江省统一战线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同心跟党走,迈向新征程”》经典传唱演出,赢得了广泛好评。

以史为镜 小药房映衬大时代

1947年12月,经农工党中央和中共浙东工委商议,农工党东磐特派员陈伟卿回东磐开展革命活动。1948年7月,成立农工党东磐地区委员会。委员会通过举办学社、同乡会、学友会、农民夜校,组织成立“六谷班”“军政同志会”,自编教材、歌谣向民众进行革命宣传,组织反蒋学潮,发动群众抗租、抗税、抗丁等活动。1948年12月,根据中共浙东临工委指示,成立了革命武装——东磐武工队。在短短4个多月的时间里,将东磐地区发展成革命根据地,成功实现了中共浙东临工委把路南、路东、路西根据地连成一片的目的,为摧毁东磐地区的国民党武装和解放东磐做出了重大贡献。农工党东磐地区基层组织于解放前开展的反蒋爱国民主运动和武装革命斗争在浙江农工党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2018年,正值农工党东磐地区委员会成立70周年,农工党东阳市委会走访了东磐革命老区东阳南马镇前山头村、千祥镇同德堂等地,在挖掘东磐农工党革命活动史料的过程中,萌生了在前山头村东磐支队旧址建立党史资料陈列馆的想法,并多次与当地镇政府和村委会沟通,但最终因老宅翻修问题无法与邻近农户达成一致而搁浅。

2020年是农工党成立90周年,成立东磐革命史料陈列馆的呼声再度灼热。同德堂中药店是农工党东磐工作委员会的成立地,同时也是东磐地区第一个地下斗争据点,承担着信息传递、情报联络、医药用品采购、军用物资供应等繁重任务,为东磐地区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农工党东阳市委会与省委会、金华市委会沟通后,决定在同德堂中药店筹建革命史料陈列馆。经过多方寻觅,最终选址定在同德堂旧址边上的6间2层木结构楼房。

该陈列馆正门上方挂着大木匾“同德堂”,寓意与共产党同心同德,与共产党风雨同舟,很好地诠释了农工党东磐地区委员会的初心与使命。展陈面积近300平方米,一楼6间设药店、门诊,恢复原中药店同德堂,利用党内医卫资源,支持同德堂健康发展;二楼6间设陈列馆,以图文、音像、实物等多种形式,分“组织建设”“革命活动”“浴血与共”三个篇章,围绕农工党东磐地方组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共产党并肩战斗的史实布展,全面展示了农工党在东磐地区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和光辉篇章。

2021年9月,农工党浙江东磐地区革命活动史料陈列馆被评为农工党中央党史教育基地。2022年9月,被列入金华市“初心之旅”多党合作精品研学线路,向世人继续讲述着农工党浙江地方组织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光辉历程。

以史为鉴 小山村缅怀大英雄

1910年生于浙江苍南县矾山镇内山村的朱程,是八路军高级指挥员,革命烈士。他1927年投笔从戎,到武汉加入了北伐军。1929年毕业于黄埔军校第6期,1935年,在日本留学期间,由农工党浙江组织创始人李士豪介绍,参加了中国农工民主党的前身(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

1936年,面对日寇的侵华野心,朱程毅然中断学业回国参加抗日斗争。1939年,他建立华北抗日民军并任总司令,又兼任晋鲁豫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同年经朱德、闻允志介绍,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朱程的带领下,华北抗日民军经历大小战斗百余次,被称为“党的铁军”。1943年9月28日在山东曹县西南地区王厂反“扫荡”作战中为掩护主力突围英勇牺牲,时年33岁,杨得志司令员赞誉他是一代“铁军将才”。朱程将军一生,是献身革命理想传奇伟大的一生。

朱程故居坐落于苍南矾山镇,距矾山镇中心约3公里。故居为单层木结构二进式平房,陈列着朱程烈士生平的照片,生前书信,朱德、彭德怀写给朱程的信,《冀鲁豫日报》《战友报》等报道朱程司令员与敌斗智斗勇的军事胆略和指挥才能的珍贵文献,以及原冀鲁豫军区政委崔田民等同志的题词及烈士遗物等,2012年9月,朱程故居被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根据朱程将军曾参加过农工党的史实,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和温州市委会将朱程将军生前史料进行整理后报送农工党中央。2021年9月,农工党中央同意将浙江朱程烈士故居、山东鲁西南烈士陵园、河南农工党豫北抗战革命活动史料陈列馆共同设立为一个农工党中央党史教育基地,统一命名为朱程烈士革命史料陈列室,分三处对外展陈。

目前,农工党浙江省委会、温州市委会正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和部门,在朱程故居与朱程广场间建立朱程纪念馆,并在其中加入农工党元素,以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潜力,为温州红色教育事业再添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