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教育的魅力和张力
——记民进宁波市镇海区教育支部主委、镇海中学副校长沈虎跃
发布时间: 2023-08-01 16:31:54
探寻教育的魅力和张力
——记民进宁波市镇海区教育支部主委、镇海中学副校长沈虎跃
吕飞
沈虎跃是金华人,1999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数学系,同年进入镇海中学工作,至今已在镇海中学辛勤耕耘24年。24年来,沈虎跃在“梓材荫泽、止于至善”的镇中精神引领下,以充满才智和人文情怀的“沈虎跃式”课堂教学给学生们带去了属于数学的乐趣和惊喜。他本人也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数学国际金牌教练、浙江省最美教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一系列荣誉称号。镇海中学的师生们亲切地称他为“老虎老师”,而他又将自身所学毫无保留地传给青年教师,把积累的优质教育资源带到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谋变:打破课堂沉闷
在普通人眼中,数学就是“题”和“数字”的代名词,枯燥、乏味、缺少激情。但沈虎跃的课堂中,数学不但可爱而且鲜活,充满生命张力。同学们说起“老虎老师”时,脸上总是充满崇拜:“无论是竞赛辅导还是普通课堂,沈老师都有打破沉闷气氛的本事。正如《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歌中所唱,沈老师就是那位‘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的存在。”
化枯燥为有趣,化腐朽为神奇。“沈虎跃式”课堂的生动与其本人旺盛的好奇心、执着的钻研劲密不可分。装修房子买烟囱,沈虎跃觉得老铁匠做的烟囱挺不错,衔接点处理巧妙,能节省不少材料,他探究其中原理,并记录下来作为上课素材。这蕴含着“圆柱切一刀变正弦曲线”的生动案例解说,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原本较为复杂的题型变得通俗易懂。
沈虎跃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有一桶水,甚至是一江清水。你每天面对这群求知若渴的学生,不勤、不学,很快就被淘汰了!”他阅读大量专业书籍,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他还有好几本厚厚的笔记本,记录的都是学生和自己的奇思妙想,他经常把这些奇思妙想拿到课堂上对后来的学生娓娓道来。
注重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内在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和能力。在沈虎跃看来,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来自于对数学内在的体验和数学之美的牵引,更是自我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探索过程。“数学从来不枯燥,我们应当让孩子在数学的海洋中自发地、内驱地去探寻,并享受其中的美好,”沈虎跃说:“好奇心远比雄心走得更远。课堂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引领:打造教育高地
镇海中学有个广为人知的传统:苦老师也不能苦学生。沈虎跃将其视作教学管理的一大信条。在沈虎跃看来,学生之所以会感到“苦”,多半是因为没有找对方法,走了许多不必要的弯路。要在学习上事半功倍,老师就得在“教”上下苦功。
2016年,沈虎跃担任镇海中学副校长,如何从更广阔深远的角度去搭建育人育才的体系和平台,使镇中学子在高中三年取得更优成绩,实现更大突破,是摆在他面前的全新课题。得益于在数学学科方面的多年研究,更得益于他一如既往地对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他很快理清了思路:充分挖掘和拓展镇中优质的办学优势和教育优势,以追求卓越为导向,以学科教练为抓手,以能带队、能协作、引正气、甘奉献为要求,带领各教研组不断磨炼专业能力,不断加强学科内的团结合作,不断激发教师的改革热情、创造才情、职业情怀和教育自觉。在学校“价值观引领”“研训推进”“评价推动”师德群体建设支持下,一大批镇海中学教师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翘楚。其本人领衔的镇中数学组成为宁波市星级教研组、浙江省首批四个数学学科基地之一,被誉为同行中的样板。
随着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不断推进,沈虎跃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发掘和培养方面有了更多的实践和思考。在镇海中学“全面发展、崇尚创新、张扬个性、追求卓越”的校园风尚下,他着力营造健康端正的学科竞赛文化,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培育优质土壤。对于社会上出现的为出成绩、拼保送名额而放弃其他学科的学习,“职业化”搞竞赛的急功近利现象,他旗帜鲜明地指出:“竞赛的初衷在于选拔特殊人才、促进全面发展。我们要帮助适合竞赛的孩子充分发挥特长,在定制培养方案、畅通成长发展通道、推进科教协同育人、完善质量评估机制上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使他们能及时进入最理想的学习成长平台。”这也体现了镇海中学“五力”校本化核心素养要求。
近三年,镇海中学有千余人次毕业生获得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的各类嘉奖,一批有潜质的创新人才在镇海中学得到及时发现和培养。对于这份成绩,沈虎跃则说,在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求真、向善、尽美之心,我们的工作就是努力地“引出”学生的求真、向善、尽美之心,成全他们走向符合天赋本性的平台。如此,教育就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
跨越:打通山海之隔
2022年9月7日,教师节前夕,龙游、镇海两地民进基层组织共同谱写教育共富新篇章,为龙游县教育事业发展带来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沈虎跃名师工作室”揭牌成立。
开展教育帮扶是镇海中学的一项工作传统。自2000年与青田县结对以来,镇海中学在23年间已与新疆库车,青海海西州,贵州普安、贵阳、安龙,浙江丽水、衢州、台州以及宁波大榭等地的近20所学校签署了教育帮扶协议。作为学校一员,沈虎跃一直积极参与其中,不遗余力地为这些地区和学校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提供支持。担任民进宁波市镇海区教育支部主委、宁波市人大代表后,沈虎跃通过党派和人大的平台进一步发挥专长,为高中教育的特色发展搭台铺路。
在龙游县设立的“沈虎跃名师工作室”就是沈虎跃带领民进镇海区教育支部与民进龙游县总支部多次对接和持续推动的成果。作为“浙江省沈虎跃名师网络工作室”第一个线下的实践基地,沈虎跃带领团队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协调其他省级名师工作室的特级教师资源,定期为龙游中学提供教师培训,并向龙游中学开放省级名师工作室网络教学平台,推动个体化优秀走向群体卓越,更高质量地为龙游中学培养“未来名师”。“浙江省沈虎跃名师网络工作室”也在全省范围内发挥着辐射作用,对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工作。如今,该工作室已有成员944人,总访问量达20多万次。
近两年,沈虎跃还从自身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和调研工作成果出发,在宁波市两会提交了《加强全市学科特长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全方位培养体系》《按照教育实际的需要配足配齐教师编制》等诸多建议,为宁波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时光流转,沈虎跃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爱和真诚。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镇海中学“教育自觉”的思想境界——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认识他们的潜能和优势,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梦想,才能有足够的能力和水平去帮助学生成就最好的自己。这是教育者的自觉,也是他在学生心中“最牛”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