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坚持三深化” 全面推进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发布时间: 2023-08-01 10:22:27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三坚持三深化”

全面推进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衢州市柯城区委统战部

近年来,衢州市柯城区委统战部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建设,以“三坚持三深化”举措,全面推进各民族青少年全面交往广泛交流深度融合,推动青少年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有形有感有效。今年1月,大成小学获评全市唯一的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坚持党建统领 深化“共同体”理念

坚持加强党的统一领导,精准谋划,一体推进,不断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念,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

一是区委高度重视。将民族工作纳入区委重要议事日程,区委常委会会议、区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每年均专题研究部署民族工作,指导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工作。将民族工作纳入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校教学内容,推动各级干部了解、支持、参与民族工作。二是组团协同发力。建立结对联系学校和“名誉校(园)长”制度,每位区四套班子领导联系1至2所学校,50位区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50所中小学(幼儿园)的名誉校(园)长和党组织“第一书记”,并开展帮扶一批民族学生、讲授一堂民族团结思政课、谋划一个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载体等“三个一”工作。三是落实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区级财政支持,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经费单独列入预算,已连续10年提供经费保障。设立区委统战部下属事业单位民族宗教侨务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5名,强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力量保障。

坚持创新载体 深化“石榴红”工程

积极探索“1+4+N”模式,推动民族团结融合的根脉牢牢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一是践行“衢州有礼”。结合“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文化品牌建设,通过在中小学校创建有礼(文明)校园、宣传《衢州有礼市民公约》、倡导见面行作揖礼、推广“公筷公勺”等“有礼”实践活动,在各族学生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各族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二是深化“四进”教育。在全区各中小学中全面开展围棋教育进校园、儒学典籍进校园、民族“三乐”(声乐、器乐、舞乐)进校园、民族劳技实践进校园的“四进”活动。实施“小水滴”和“蒲公英”围棋教育计划,开设“论语讲坛”“儒雅课堂”等微课程,每年举办民族“三乐”比赛,创建莹瓷园、鲁班园、悬壶园等非遗文化社团,让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感染浸润各民族同胞。三是探索“一校一品”。支持全区中小学以德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要抓手,立足各自优势,开展特色活动。如白沙小学举办“融民族特色展运动风采”特色运动会,大成小学成立“石榴红”宣讲团,绘制“南孔爷爷话民族团结”绘本;北二民族小学开展“同育石榴树、同包乌米粽”等系列活动,连续11年举办畲族“三月三”风情文化节等,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各族青少年中,并进一步影响学生家长。

坚持交流交往 深化“一家亲”意识

全面落实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推动各民族学生在交流交往交融中播撒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实现民族团结一家亲。

一是打造阵地促交流。聚焦打造“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工作矩阵,依托基层特色统战资源,先后打造上门民族村石榴红家园、“民族团结之家”石榴红同心圆服务驿站、石榴红农民画家共富基地、“聚沙”石榴红工作室、“农民故事”石榴红工作室、石榴红“百和花”志愿服务队、礼韵大成“石榴红”宣讲团等工作品牌,并与青少年研学游活动有机结合,让各族学生在沉浸式体验和实践中,不断增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二是结对共建促交往。支持区内小学与四川北川擂鼓镇中心小学和安昌幸福小学、新疆乌什县亚曼苏乡中心小学等西部地区学校开展结对交流,联合开展“喜迎二十大、民族一家亲”国庆系列活动、论语书写大赛、“我和爸爸妈妈读论语”、“石榴籽对党说”诗歌朗诵比赛等线上交流活动,促进民族团结之花在学校结对共建中绽放。三是搭建平台促交融。主动谋划,积极作为,创新形式,先后举办了“党恩人民颂・各族一家亲”全省少数民族文艺展演、全国少数民族围棋大赛,为深化全省乃至全国不同地区各族青少年实现交往交流搭建高层次的平台,推动近700名各族青少年在富有沉浸感、体验式、互动性的活动中,进一步增强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尊重、包容和欣赏,以及民族团结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