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版> 非公经济
陈灵芝:情怀四海竟风流
来源: 浙商之家 发布时间: 2023-07-13 10:59:20

初夏,在青田县石郭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新四海电器有限公司,丽水市首个以“家的艺术为主题的卡萨帝三翼鸟体验中心”受到市民的热情追棒。

“新四海是青田电器行业的领头雁,现在已经走过了29年历史,疫情解封后,实体经济开始复苏,日子终于有盼头了。”董事长陈灵芝说。

儿童时期

温馨家庭牢记读书本真

1966年9月28日的凌晨,在仁庄镇驮垟村,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一个女孩出生在一户陈氏家里。这是陈家第四个孩子,水灵灵的,便取名叫陈灵芝。

陈灵芝的父母都是教师,为了改善孩子们的生活,父亲将陈灵芝的两个姐姐和哥哥送往生活在温州市瑞安的爷爷奶奶家,直到开学才被接回吴岸村上小学。而陈灵芝因为年纪尚小,则留在母亲身边。

陈灵芝说小时候最难忘的莫过于寒冷,冬天的早上起床,常看到小溪流被冻住了,白花花的一片,“穿不暖”成为了儿童时代最深刻的记忆,多年后她创业走上代理电器——“冬送暖风夏送凉”,多少与她小时候穿不暖有莫大的关系。

1976年9月,10岁的陈灵芝开始上小学,直到初二毕业转学去仁庄镇中学上初三。父亲总是教育孩子说:“大家一定要记住,凡事都可以放弃,财产没了,可以再置办。但是书一定要读的,错过读书的年纪,人生就什么都没有了。不管在什么时候,做事要低调做人要坚韧。”

说起往事,陈灵芝满眼都是感恩。她说:“小时候我的经历充满了传奇,在文革动荡的岁月里,而我的父母竭尽全力排除万难,就是让我们多读书,才有了我们四兄妹今天的生活如此美好。”

改革年代

筑梦青年时刻心怀四海

对于读书的热爱,陈灵芝源自其父亲的一次谈话,冬天的早晨,父亲带着陈灵芝去家访。陈灵芝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在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寒风不时从窗口灌进来,老人被冻得瑟瑟发抖。

幼小的陈灵芝问父亲:“爷爷家为什么不能和城里的人一样点上电灯?为什么穿的这样破破烂烂?为什么家里一点都暖和?”陈家父母毕竟是有见识的人,他告诉灵芝说:“孩子,你要努力读书,长大后要让身边这些人有饭吃,有灯点,有地方取暖。”

从此,小灵芝心里就种下了情怀四海的种子,她想长大后一定要努力“温暖”身边的每一个人。

八十年代初,陈灵芝从青田华侨中学毕业后,小灵芝面前有两个选择:一是接替父亲退休下来的工作岗位;二是通过高考继续读书。自强不息的陈灵芝选择了继续读书,不久,陈灵芝考入温州商校,就读计划统计专业。

当时,国家为了培养人才,给予在大学读书的学生,每个月给予补贴,分为三档:初级是补贴9元,中档是11元,高档是13元。“当时,我每个月获得补贴是9元,并不是我读书不好的原因,相反我读书很好,一直位于班级前十名。那时候补贴是根据学生家庭条件定的,我能够每个月能够获得9元,说明我家里的条件还是蛮可以的。”陈灵芝回忆说,那时候读书,食堂里的红烧肉一盘子才一毛五分,在现在这个社会动辄就是三四十块一斤猪肉的行情,幸福感和获得感是没有办法形容的。

开放岁月

创业巾帼遭遇三起三落

陈灵芝中专顺利毕业后,被分配到青田县物资局工作。青田县物资局下属有5个公司,分别是燃料公司、金属机电公司、农机公司、化工公司、农机公司。陈灵芝被分配到燃料公司,第一份工作是在当物价统计员。

工作一个月后,陈灵芝根据统计数据制定了一张分析表,对前期物资情况进行了总结,对下个月销售情况进行了预测,并根据半年来的销售情况提出了进货计划。陈灵芝一个平常的举动,让局领导看到了她所学专业蕴含着销售的潜质。不久,她便被燃料公司领导提升担任销售业务主干,开始在新的岗位上大展身手。

陈灵芝年轻美丽,落落大方,深得大家的喜爱。1990年,陈灵芝嫁给了年轻有为的裘晋。那年陈灵芝25岁,裘晋26岁,一个在物价局工作,一个在银行上班,他们的结合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天作之合。不久,他们的爱情结晶出生了,水灵水灵的,简直就是陈灵芝的小号翻版,煞是可爱。

物价统计、销售业务、业绩报表……吃着体制内的“大锅饭”,丈夫又是在银行工作,只有一个女儿要养,每天朝九晚五,吃喝不愁,可是羡慕死了身边的一干朋友。可陈灵芝却高兴不起来,原来燃料公司专营的煤炭、焦炭业务,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原本顺顺利利的业务,突然之间都做不成了。

一张报纸一杯茶,浑浑噩噩送晚霞。一事无成心耗尽,纵有初心成傻瓜。那段日子,陈灵芝总是整夜整夜的失眠,心里有个声音在说:“不忘初心,不辱父命。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可是她下不了决心。裘晋鼓励她说:“只要你想做的事情,趁着年轻就去做吧。家里还有我呢!”

1994年5月,陈灵芝向单位办了“停薪留职”手续,开始倒腾起煤炭,正式投身商海。第一次从商,就挣了盆满钵满,让陈灵芝顿时有了信心。

第二年春天,市场上开始兴起煤气灶,陈灵芝想着那电器(电风扇)一类生意是不是可以?陈灵芝用大姐她家的房产证抵押向银行贷款1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不久,陈灵芝便注册了“四海电器公司”,专门经营电器,这是青田首家电器专卖店。

这时候,原单位“资不抵债”要改制,领导发来最后通牒:要么回来上班,要么下岗。陈灵芝打心里就不想回去,于是进入“下岗职工”之列,告别了大锅饭,专心做起了生意。

青田银行系统打算安装一批空调,但是没有进货渠道,这样找上了陈灵芝。“我记得四海电器是5月10日开业,生意非常红火。截至7月20日,四海电器一共卖出去102台空调。这让我挣到了第一桶金,利润达2万多元。”提起往事,陈灵芝显得很开心。

但是进入冬天,很快空调就卖不动了。她一边守住“四海电器公司”,一边在寻找新的商机。

1995年,几乎与马云同时期,陈灵芝也搞起了“黄页电话簿”。所不同的是,马云成功了,而她却因资金跟不上以失败告终。

青田县新四海电器有限公司向人民医院捐赠3万元支援抗疫。

一事不成,再接着干。1997年,国家西部开发正在轰轰烈烈进行中,“不安分”的陈灵芝想去西部去寻找商机,只是不同的是,这次她出现了“水土不服”,结果可想而知,她在沿海与内陆之间兜兜转转,白白荒废了三年光阴。

2000年之后,不甘寂寞的陈灵芝迷上了股票,这回终于成了她的“滑铁卢”——将几年打拼来的那点“老底子”,亏了个一塌糊涂不说,更惨的是还欠了一屁股债。每当有人问起损失几何?她总是作“往事不堪回首”状,足见创痛至深。

三次创业,三次失败,背负着将近百万元的外账,陈灵芝人生陷入了低谷。怎么办?

创新时代

精心育企成就优秀青商

曾经,陈灵芝也想随大流出国逍遥,一走了之。就在国外的闺蜜帮她办好手续之际,她冷静下来:“我要是这样走了,如果挣不到钱,就没有脸回来了,那家庭怎么办?爱人怎么办?孩子怎么办?”

有道是“做生意不怕亏只怕歇”。最大的支持来自丈夫裘晋,他抵押了房子贷款40多万元,支持她再创业。这时,陈灵芝将原先的“四海电器”改名“新四海电器”,公司驻进了青田县城中心涌泉街1号刘基广场,全心全意想做好企业。

陈灵芝迅速集结起40余人的经营管理队伍,这其中既有像她一样的创业失败者,也有下岗再就业人员。大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努力擦亮“新四海电器”这块招牌。

遵循“诚信务实”的经营理念,秉持“您的每件小事都是我们的大事”的宗旨,凭借专业的水平和成熟的技术,“新四海电器”异军突起,很快成为丽水地区集零售、批发、安装、维修、设计为一体的专业家电销售企业。公司设有工程部、维修部、储运部、批发部、财务部等五大部门,拥有刘基商场部、油竹中央空调体验馆2家下属门店,经营面积逾2000平方米;公司拥有现代化的办公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和一流的售后服务平台。公司经营商品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音响及小家电几十个品牌上千个品种。

2018年,陈灵芝在丽水创建了分公司——浙江新智机电公司,代理丽水全区的海尔中央空调。

同年,随着城市的发展,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新四海电器公司搬到了滨江国际江南大道559号。但是才四年时间,租用的场地显然无法适应了发展需求,陈灵芝只好再次决定“搬家”。

2022年11月,“新四海电器”公司搬到了石郭商业区,这个被市民私下称为遍地是黄金的的石郭汇,引进了丽水市首个以“家的艺术为主题的卡萨帝三翼鸟体验中心”,受到市民的热烈追捧。

近年来,新四海电器公司打造了一批经典工程案例,先后承接了青田之心购物环球中心、青田县疾病中心、青田县第一养老中心、温溪第五小学、温溪高中、船寮高中、伯温集团、安特集团、青山集团等众多标志性样板工程。同时还为滨江国际、中梁百悦城、万润等精品楼盘提供了中央空调和大批成套家电,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用户的一致好评。

青田县第一养老中心

新四海创办以来,秉承着“感恩这方水土 情系新老客户”的企业使命,朝着“创建百年四海”的目标,砥砺前行,不辱使命。公司从陈灵芝一个人发展到如今的一百余人,离不开愿景赋予公司的强大动力:“谋员工幸福、得客户信赖、创和谐企业、梦百年四海”——这是陈灵芝从创业几十年来,经过员工一起讨论确定下来的公司文化,在“新四海人”的心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景,就是努力想把新四海打造成百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