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浙商大聚会

——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纪实

发布时间: 2023-04-06 14:53:32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天下浙商大聚会

——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纪实

□ 本刊记者 徐忠友

翻开厚重的《浙商史》,我们仿佛听到了一阵阵快速有力前进的脚步声: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吴越国所在地的浙江有了商贸活动,并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商圣范蠡;1400年前的隋朝,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浙江杭州渐成为江南的一个重要商埠;1000年前的唐朝,浙江宁波建成了明州港,货物通过轮船运往东南亚等国;900年前的南宋,杭州成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400年前的清初,浙江“龙游商帮”成为中国“五大商帮”之一,打开了“无界弗远,遍地龙游”之局面;200多年前的清朝中叶,青田商人背着石雕、茶叶等浙江特产,经西伯利亚前往欧洲做生意;150多年前的清代,湖州商人把丝绸销往国内外,商业重镇南浔成为拥有“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的“富可敌国”之地;100多年前的清末民初,“宁波商帮”跻身“中国十大商帮”之列,并把商脉伸向港澳台地区和海外;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使“温商”、“杭商”、“越商”相继崛起,并创造了领取“全国第一份个体户营业执照”、实现“全国第一家民营公司上市”等多项全国第一;如今浙商已成为当代中国第一大商人群体,目前仅在海外及省外投资经商的浙江人就有600万,且在省外投资总额就高达3万亿元。然而,在浙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数千年间,他们中的1200名杰出代表首次一起从世界各地回到家乡,出席浙江迄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浙商精英聚会。

“一江亲情水,潮起连海平,万水千山总难忘,熟悉的乡音。吃尽苦中苦,敢闯天地新,自强不息创大业,合力能断金。四海同乡亲,一起来打拼,放眼未来豪情在,开拓永不停……”这首由浙籍青年歌手白雪演唱的世界浙商大会会歌——《四海同乡亲》,仿佛在呼唤着海内外的浙商回家团聚。2011年10月25日,这是全世界浙商和浙江人民共同欢庆的一天,承载着海内外浙江人情感和希望的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在位于风光秀丽的西子湖畔浙江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顺势而生的浙商大会

时势造英雄,商界出精英。举办世界浙商大会,最初的发起人是浙江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副主席徐冠巨。作为多年担任传化集团董事长的徐冠巨,自己就是经历过创业艰辛的浙商,同时经常与许多浙商打交道,所以也最了解浙商心中的想法。在负责浙江省工商联的工作中他认识到:浙商是改革开放后率先兴起的富有活力的民商群体,有一大批浙商已经活跃在国内外商业舞台上,这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浙商发展到今天这一程度,非常需要新的产业模式的注入,需要新的商业文明的构建,也需要党委、政府的引导和激励。特别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有必要由省委、省政府主持召开世界浙商大会。他把自己的这一想法向省政协、省委统战部的领导汇报后,得到了初步的赞同。

2010年2月20日,徐冠巨代表浙江省工商联把这一想法写成了《关于提请由浙江省委、省政府主持召开世界浙商大会的报告建议》,送交浙江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洪祝,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时任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及时作了批示,认为做好这项工作很有意义。

根据赵洪祝等省主要领导的批示,3月22日上午,时任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李强主持召开了世界浙商大会协调会,徐冠巨在会上就《第一届世界浙商大会的方案建议》作了说明,出席会议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世界浙商大会的定位、功能、形式、时间、名称、经费等具体事项进行了讨论,最后李强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了6点意见。随后,浙江省委召开了省委书记专题会议研究决定举行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并由浙江省工商联、浙江海外联谊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初定每两年举行一次,以此架起联系浙商的桥梁。

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筹办期间,得到了赵洪祝、夏宝龙、乔传秀等浙江省领导的关心支持,各相关部门通力协作,成立了由李强、徐冠巨、汤黎路为主任的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组委会,组委会下设由汤为平为主任的办公室;在各单位提名推荐、民主协商的情况下,产生了195人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并将其作为常设机构,不仅是大会召开期间的执行机构,而且在大会闭幕期间承担落实大会成果、举办相关活动,广泛联系海内外浙商的重任。

接着,大会组委会多次召开筹备会、协调会等会议,积极部署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的筹备工作。组委会办公室也开始向社会征集了会徽(由北京奥运会吉祥物设计者陈楠设计)、会歌(由著名作曲家印青谱曲、著名词作者王晓岭填词)等,制作了《浙商大会宣传纪念邮册》《浙商》宣传片等,并在浙江省工商联网站上开设了“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专栏”,传播浙江文化、浙商文化和大会的信息。浙江省社科院和浙江教育出版社组织了一批作家、专家,编辑出版了一套由黄孟复题写书名、赵洪祝作序的全面介绍浙商历史、总结浙商经验、记录浙商事迹的7卷本《天下浙商》丛书,成为传承浙商文化的重要载体。                  开幕式高扬“浙商精神”

创业创新闯天下,合心合力强浙江。2011年10月25日上午,记者一走进浙江人民大会堂,便见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主席台上红色的布景顶端金黄色会标高悬,中间由“浙”字与方孔钱和四周人形(或船形)组成的会徽寓意丰富,蓝色的飘带表示充满活力的“浙商精神”和浙商群体在海内外发扬壮大……可以说这是浙江人民大会堂建成以来装扮得最大气的主席台。

人民大会堂的主会场里座无虚席,一张张微笑自信聪颖的脸庞、一份份创业创新的喜人业绩、一个个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企业,都写着有分量的两个字——浙商,也是这些元素打造了一支生机勃勃的优秀浙商队伍。在世界各地创业成功的他们,今天欢聚一堂接受父老乡亲的检阅。

这是一次弘扬“浙商精神”的大聚会。上午8时30分,在一阵悠扬的浙江民乐声中,首届世界浙商大会拉开了帷幕。主持大会的浙江省委常委、秘书长、政法委书记、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组委会主任李强首先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的贺信。接着,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和祖籍在浙江舟山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广大浙商坚持“走遍千山万水、吃尽千辛万苦、道遍千言万语、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和“晚上睡地板,白天当老板”的艰苦创业精神,创造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发展奇迹,造就了出类拔萃的企业家群体,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广大海内外浙商以这次大会为新的契机,进一步加强交流、深化情谊,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爱国爱乡、把根留住,弘扬浙商精神,坚持创业创新,大力推进浙江率先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努力为浙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随后,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主席赵洪祝,时任浙江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主席夏宝龙分别致辞和作主旨演讲,希望广大浙商在“十二五”时期这一新的发展阶段,抓住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等一系列新的重大机遇,树立战胜挑战的坚定信心,开启创业创新新征程;坚定科学发展的毅力恒心,再创转型升级新优势;努力在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新的跨越。希望广大浙商富而思源,胸怀反哺浙江的赤子丹心,投身家乡建设新热潮,义行天下、勇担责任,谱写新中国一代商人新的光辉篇章。

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组委会主任汤黎路宣读了70名荣获“杰出浙商奖”、“回乡投资奖”、“企业创新奖”的优秀浙商名单后,领导们为获奖的浙商颁奖。会场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

最后,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组委会主任徐冠巨宣读《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宣言》,说出了广大浙商的心声。  

领导们的讲话,对“浙商精神”给予了新的诠释和热情褒扬,也给浙商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并给他们创业创新指明了新的航向,使浙商们深受鼓舞。曹其镛、郭广昌、南存辉3位优秀浙商代表在发言中决心在今后的创业之路上创造新的佳绩,向浙江人民报喜。

“浙商论坛”迸发商道火花

这是一次商道的交汇。在10月25日下午举行的《浙商的力量——首届世界浙商论坛》上,有一批浙商陆续登台亮相,交流各自的经商之道。会场上,浙江省的领导们都坐到了第三排以后,把前两排位置让给了论坛的主角——著名浙商!

1980年12月11日,19岁的温州姑娘章华妹从温州市工商局领取了全国第一份个体户营业执照——工商证字第10101号。当央视主持人董倩问她当初为什么要去当全国第一位个体户时,她说是因为想过好日子和不被人瞧不起。这次她在浙商论坛上成了第一个登台亮相的嘉宾,脸上流露出了无比的自豪和光彩,也让台下的许多浙商心生羡慕和敬意。

1963年初中毕业后到舟山马目农场挖盐、晒盐、挑盐和在浙江绿兴农场制茶的娃哈哈董事长宗庆后,从最初在拉书本、卖棒冰的杭州工农校办厂开始创业,到创办了闻名中外的娃哈哈集团,并一度成为中国首富。他在台上坦言当初在农村呆了15年,根本就讨不到老婆,所以要创业,如今他已经将女儿培养成了接班人。

如果说前面两位浙商上来都低调地说出了最初创业的动机,而同为老一代浙商的万事利集团董事长沈爱琴风格就不一样了。董倩有意指着自己身穿的意大利红色旗袍问她是不是全真丝面料时?被称为“老丝绸”的沈爱琴只用几秒钟“扫描”后就直言:这旗袍远不如杭州制造的真材实料。她接下来的一段言语更是透着对浙江丝绸品牌的自信,而且还对浙商未来发展发表了感想。

当阿里巴巴集团的CEO马云穿着淘宝网上买来的一双布鞋上台时,还不失时机地为淘宝网做了个免费广告。当他回答主持人有关近期“淘宝网中、小网商风波”的问题时,处处体现了浙商的精明之处。

首届世界浙商论坛的舞台布置,别具江南水乡风格,给世界各地归来的浙商带来一种家的感觉。当卓旭光、郭胜华、刘光华、冯定献、尹霄敏等几位身在海外的浙商从有两扇挂着大铜环的门里面走进来时,他们热情地向乡亲们挥手致意。他们在主持人的要求下,一遍遍地用家乡话喊着:“我爱故乡,我永远是故乡的儿女。”可谓乡音未改,乡情依依。

这次荣获“回乡投资奖”的法国华商会会长、法国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会长、世界杰出华商协会常务副会长、首届世界浙商大会执委会副主任、浙江省政协委员卓旭光在回答主持人董倩的问题时,话语中流露着一个海外赤子对家乡的亲情,他称赞家乡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好,今后要加大在家乡的投资力度。

远在圭亚那创业的侨领郭胜华介绍:当年只想着要赚够10万元就回来当村长,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现在把村里的乡亲一个个都带了出去,在国外当起了“村长”。说到对家乡的感情,他激动得停不下话来,直到主持人从他手中拿走话筒。

同样,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企业因盲目扩张而面临倒闭的飞跃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在浙商论坛上真诚感谢浙江省委、省政府当时送给他的16个字“药方”:“解决当前,立足未来;标本兼治,转型升级。”他说,这比给他16亿元还管用,是党的政策、领导的关怀和“浙商精神”推动飞跃集团起死回生,走出了绝境。他那段经商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所有浙商借鉴和吸取。

而以“蛇吃象“勇气并购沃尔沃的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则以自己的切身体会,畅谈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要有合作的理念,处理好与合作伙伴和客户间的关系,努力实现双赢的目标。                       中外媒体聚焦浙商大会

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开幕期间及前后,一直都被中外媒体所关注。从10月10日起,浙江日报、浙江卫视、钱江晚报、浙江经视等省内主要媒体,就推出了相关主题宣传活动。大会期间,共有80多家中外媒体、近300名记者参与大会新闻报道,仅央视一套就派出19人的记者团与会采访,这在浙江的历史上是少有的。除中央和省级主流媒体外,还有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的媒体参会。各大媒体发布新闻报道1500多条、各大网站转载信息155万余次。浙江卫视向全球现场直播了首届世界浙商大会开幕式的盛况,浙江经视录播了首届世界浙商论坛和浙商对话世界500强活动,产生了良好的新闻轰动效应。10月25日下午,黄孟复、乔传秀、李强、汤黎路等领导启动“世界浙商网”后,在不到10天内点击率就超过9万多次,访客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宣传和打响了浙商品牌。

有“网络红人”之称的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在浙商论坛上与新浪网友论浙商的对话,更是精彩纷呈。

新浪网友抱朴执一问:过去政府提出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我们这些做企业的出去了,现在政府又号召我们在外的浙商回乡发展,我们也想回来,但浙江资源稀缺,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我们回来有空间吗?

郑宇民回答说:我们现在应该要按照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质量型的发展,一卡车的泡沫不如一粒施华洛世奇的水晶,3000双袜子不如一个IPhone,质量发展才是我们要讲的容纳度。只要有流动性就有空间,走出去是外流,走回来是回流,同时进出是对流,有走进去也有走进来是交互流,先走出去再走回来是循环流,有流动就有空间。这就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最近提出来的天下浙商回归,回归干什么?有地方,我们流动了就是一个大海洋。浙江有5个海洋,东海——26万平方公里;商海——义乌小商品市场为主的商品贸易市场,50多万个商品覆盖全世界;人海——700多万浙商分布全球各地;网络海洋——全国的B2B经营商在浙江超过70%;还有文化海洋——浙江是文化大省。老百姓说我们浙江人真有福啊,什么福?我们是摇着河姆渡的小船,穿着丝绸之府的睡衣,捧着南宋官窑的饭碗,喝着卧薪尝胆的老酒,然后唱着情意绵绵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有这么个文化情怀,我们要把文化产业在这样的基础上放大。我们的文化产值占GDP的3%,韩国占6.9%。韩国人的“马格利”大家都知道,浙江人叫甜酒酿,他们做成了文化,我们做成了点心。所以,浙江是一个很有文化空间的省,浙江的空间是很大的。

招商引资硕果累累

乡情搭台,经济唱戏。这是一次招商引资的盛会,大会共设立22个项目,出席会议的2100多名浙商和嘉宾共话桑梓之情,共谋家乡发展,共为家乡建设投资出力。还有1.4万人次参加各项专题活动,与首届世界浙商大会配套的相关项目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估计吸引投资总额近千亿元。

作为首届世界浙商大会特别关注的“海洋经济”建设项目,10月25日下午,在浙江人民大会堂国际会议厅举行的舟山群岛新区建设专题推介会吸引了众多浙商参与,舟山市有3个招商项目得到现场签约,总投资意向金额42.5亿元。一是舟山市政府与春和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投资额20亿元,合作建设舟山大宗商品基地;二是嵊泗县政府与宁波商邦股权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宁波中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嵊泗南北朝阳游艇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投资额20亿元,开发泗礁岛南北朝阳区域游艇基地;三是金塘管委会与浙江风力发电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签署金塘风电(一期)项目投资协议,协议投资额2.5亿元,在金塘岛建设风力发电场。这将为浙江的“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0月23日,由中国侨商联合会、浙江省工商联、浙江义乌市人民政府等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浙商大会项目之一的第二届中国义乌世界侨商会在义乌隆重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参加大会并宣布开幕。本届世界侨商会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背景下的义乌机会”为主题,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海外侨商齐聚义乌,包括参加首届浙商大会的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外省商帮代表和200多位非浙江省籍的海外侨商代表。会议邀请专家学者就当前与侨商事业发展紧密相关的国际金融改革创新、民间投融资渠道、金融货币政策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同时,中国义乌小商品博览会于21日开幕,15万名客商到现场采购,其中境外客商超过2万人。

10月24日,在钱江新城洲际酒店举行的浙江成长型企业投融资大会,参会总人数超过4600人,是上届“浙融会”的两倍。其中国内外PE、VC机构260多家,省内金融机构和融资服务机构110多家,成长型企业1047家,重点工业项目、知识产权项目941个,主流媒体70多家。欧洲、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地首次组织70多人投融资代表团参会,。据不完全统计,大会现场共有670多家企业、430多个项目进场对接,现场达成合作意向890多个,活动的吸引力和效果超乎预期。

10月25日下午,在黄龙饭店举行的浙江旅游项目推介会,是浙江旅游史上参加企业家人数最多、出席企业实力最强、推出项目最多、签约数额最大的一次旅游项目推介会。本次活动现场签约了40个旅游项目,总投资额达792.56亿元。这些旅游大项目,符合当前长三角地区旅游消费需求,符合浙江旅游的发展趋势。它们的投资建成,将为浙江旅游新一轮大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10月25日下午,在杭州星都宾馆举行全国浙商营销网络对接洽谈会,开展了浙江产品购销的对接洽谈,签订购销合作协议15项,签约金额20.31亿元,有效链接了省外浙江产品营销中心和省内生产企业。

此外,大会期间,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省海外联谊会、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和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在浙江丽水联合组织举办了“光彩事业丽水行”活动。活动共帮扶对接了111个项目,帮扶资金共计1586万元,惠及74个乡镇(街道)和农管区,109个行政村(学校、单位),42290多户158600多人,受到了丽水市广大群众的欢迎。

首届世界浙商大会执委会委员、加拿大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副会长、加拿大华人社团联席会创会主席、加拿大中国工商业联合会主席滕达先生高兴地对记者说:“没想到首届世界浙商大会举办得如此成功,如此圆满。我准备把这次大会的精神带回去,传达给在加拿大的浙商和老乡,并带他们一起回浙江投资创业,为故乡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