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版> 非公经济
“广交会”归来,浙商们在思考什么?
来源: 浙商发布 发布时间: 2023-04-27 16:47:31

四月是木棉花盛开的时节,火红热烈。 木棉花也是广州的市花,在前往广交会展馆的路上,大街小巷旁盛开着的木棉花,寓示着这是一场春天的盛会——史上规模最大的第133届广交会。 数据显示,广交会第一期到会境外采购商达6.6万人,出口成交128亿美元,其中3个月以上的中长单占比接近六成。 在第一期整个展会期间,记者每天来往在展馆和宾馆之间,穿梭在各大展台间,日行几万步,采访无数的浙商和外商,试图能从中梳理出统计数据背后的某些趋势。

在汽车零配件展区,专业生产汽车轮毂的浙江铂动工贸展位上,坐满了前来洽谈的境外客商,让外贸部经理张兴兵感到意外的是,今年展会上欧洲、北美以及日本的客户少了,来询价的更多的是来自拉美的客户。 其实拉美市场是浙江铂动过去不曾重点关注的,但这一变化倒是给企业带来了启发,或许拉美市场是企业出口的增长极。

◮ 铂动展位工作人员在接待外商

这几天,张兴兵一边忙着接待新老客户,一边搜集拉美市场的调研报告,他发现,原来拉美是个巨大的“宝藏”市场,一方面对于汽车轮毂的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利润空间较为可观。“拉美市场很多小国家,一个国家的需求大约几十万到百万件,初步估算,拉美市场利润预估保持10%-15%”。张兴兵说道。

本届广交会,还新设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三个新展区。

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展区,这个展区专业性强,企业通过展示新技术新产品,更有针对性的向外商展示中国在新能源行业的实力。 “近三年来,我们将充电桩成功出口到罗马尼亚,是国内首家将充电桩出口到欧盟国家的民营企业。 ”温州蓝天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闽忙的满头大汗,他赶紧脱掉了身上的西装外套,这几天他每天要接待五十多位境外客商。 他最大的感触是新能源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买家”,江闽表示:以前客户都偏重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现在地域更广了,拉美、非洲还有欧洲传统的一些国家,全球都意识到了新能源发展是必经的趋势。

◮ 江闽(左三)在接待客商

接下来,回到温州后的江闽要整理好展会上客户提出的建议,比如增加充电桩的应用场景,将功能做深度开放,甚至要和储能类产品做好结合等等。 “把信息带回研发部门,什么是市场急需,我们要抓紧做出来”。

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广交会的热闹,充分体现市场之需及春的气息。

一季度,浙江对东盟、中东、拉美、非洲进出口分别增长17.5%、9.1%、14.2%和22.6%,合计拉动全省外贸增速6.1个百分点。 其中,对东盟进出口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14.3%。 这意味着,东盟已超过美国,稳居浙江第二大贸易市场。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家具及其零件累计的出口金额同比下降5.3%,总出口量有所回落。 而今年前2个月,中国家具及其零件的出口额为640.8亿元,同比下滑10.1%,到三月才开始止跌回升,这也反映在了此次广交会的布展面积上。 以门类行业为例,步阳集团有限公司外贸业务经理陈海雷表示,2019年前,门类参展商起码有四五十家。 今年记者实地数了数,只有10家左右的门类参展商。 还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变化,就在步阳集团展位的斜对角,竟然有土耳其的门类制造商参展。

陈海雷告诉记者,当下传统制造业本土化的生产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如在非洲的尼日利亚和苏丹都能看到有门类制造商的身影。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国产品的市场份额和价格优势。 ”老广交“人的陈海雷说,十几年前,客户是捧着现金上门下单的,而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浙江制造如何突围,唯有做“新”产品加上做“好”服务,哪怕千山万水。

◮ 陈海雷(左二)与外商洽谈

陈海雷说,现在“走出去”最重要的还是做品牌,要做高端产品。“他们在生产我们10年前的产品,那我们用现代产品,现代工艺和现代技术给客户新的产品。”不仅如此,还得拼服务。“现在款式新颖的样品,客户都能免费带回去放到店里展售。”陈海雷告诉记者,甚至可以给予客户资金方面的支持,比如给客户一定时间的账期。

另一边,乐道门业的总经理曹明跃指着门锁说,这种叶片锁的款式是东欧还有中东客户很喜欢的。深挖客户需求,把产品做细做精是乐道门业的“打法”。 曹明跃因此还尝到了甜头,一季度乐道门业的出口额还上涨了50%。 “国家倡导的专精特还是很对的,就是要走特色化的路,然后把品质做上去。”在品质把控上,乐道门业早已“机器换人”,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门的尺寸精度把控更精准,同时还能降本增效。 曹明跃说了,广交会结束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车间,“继续提升品质,提升生产能力,成本降低,继续推行智能化自动化,做到真正的工业4.0”。

每天和这么多参展浙商打交道,明显感觉到,外部经济环境变化了,浙商的目标市场变化了,不确定性也更多了。 对此,浙商们的“打法”也发生了变化,除了千万百计各种花式出圈外,单纯拼价格战的少了,拼创新拼服务的多了,练好内功,根据市场需求,让自己的产品不断转型升级,是浙商们的共识。

在今年新增的工业自动化及智能制造展区,仅台州就有15家企业集体参展。

爱仕达钱江机器人展厅里440平米空间,20多款机器人齐刷刷开动,展示了一整个未来工厂,其中压铸版机器人还是市场首秀。 爱仕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合林表示: 这次参展的机器人从小型的3公斤到800公斤,一般工业当中的用的,基本上都涵盖了。 为了搬进这48吨重的设备,企业动用了100多人,几十个部门,仅组装演练就有近50次。

◮ 钱江机器人展区

现场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客商,有俄罗斯客商对记者说,参加过世界上很多城市展,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完整的产业链。 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工厂,让爱仕达收获了60多笔来自马来西亚、土耳其、俄罗斯等国家的订单意向。

为了让新客户更直观的看到自家的实力,不少企业都把生产线搬到了现场,首次参展的凯尔达现场搭出一个小型工厂,瞄准“一带一路”市场,企业的设备还增加了越南语、泰语等小语种版本,凯尔达焊接机器人公司的现场负责人告诉记者,它们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有针对性的提供设备,与欧美相比,我们还有价格优势。

◮ 凯尔达机器人展区

本届广交会新增展区中,我省共有1300多个展位,占比超过两成。 浙江企业在工业自动化、电子电器等领域的展位数首次超过了服装、箱包等传统劳密性产业的展位,其中就有大量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参展。

浙江省交易团副团长叶晓雯表示: 新展区确实代表了我们浙江产业转型的方向,经过这三年,可以看出我们的企业在修炼内功,在国际化竞争当中,企业从高附加值,产业链往高端走的意识越来越强,也展示了浙江制造整体的品牌升级。

在启程参加广交会前,记者问过很多浙商,互联网时代了,为什么还要如此重视广交会。 普遍的回答是,三年疫情,很多外商都没面对面交流,都盼望着能在这个春天彼此见上一面,即便没有订单,广交会也是展示企业品牌形象的大好机会。

如今,结束第一期展会的浙商很多已经返浙,他们马不停蹄,有的忙着继续沟通客户、有的忙着落实订单、有的正带领客户参观工厂,总之,各有所获。 此时,正有一批浙商正奋战在广交会第二期展会,使出浑身解数拉订单、谈合作,寻找商机。

接下来,浙商们根据广交会上嗅到的春风,抓住新的市场机遇,调整产品结构、研发创新产品,继续千方百计拓市场、抢订单,与世界相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