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无形遗产:澳葡土生土语
发布时间: 2023-04-13 09:21:13
澳门无形遗产:澳葡土生土语
□余丽雅
一辈子生活在澳门的阿伊达今年96岁了,至今仍经营着家族传下来的餐馆,作为拥有葡萄牙人血统的澳门人,她成为正在消亡的语言——澳葡土生土语的最后守护者。“我的朋友都去世了,没有人再和我讲巴度亚语了。”阿伊达说。在澳门,能像她一样流利地讲纯正土生土语的人所剩无几,在海外估计也仅有几百人。正是因为说澳葡土生土语的人越来越少,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巴度亚语列为世界濒临灭绝语言。
濒临灭绝的土生土语
澳门的土生土语在葡萄牙文中被称为“巴度亚”,别称白话,曾被叫作“基督的语言”、“澳门的甜蜜语言”,由土生葡人(在澳门居住,或在澳门土生土长,但已移居海外的葡萄牙后裔居民)创造和发展。这一语言,部分源自古老的葡语,部分源自果亚语、马来语和西班牙语。它使用汉语句式,以中葡两种语言为基础,大量使用汉语、葡语,同时吸收了菲律宾语、西班牙语和英语等词汇成分演变而成。它既是葡人向东方扩张、葡人入据澳门的历史产物,又是一种结构简单、句法精炼的实用方言。它引入了欧洲和亚洲的语言成分,语汇结构融汇了东西方特色。与其他亚洲语言一样,没有定冠词,且代词和所有格形容词用法独特,无葡语复杂多样的动词变化,但有复数名词、复数形容词和复数副词。
葡人自1511年开始定居马六甲后,部分葡人很快与当地女子结婚,创造了葡语与马来语的混合语——Papiakristang。澳门使用的土生土语,实际是Papiakristang的变种。19世纪末,葡人与华人通婚明显增多后,广州话也成为土生土语的重要词汇来源。巴度亚语以前在澳门中下层土生葡人中使用,尤其是女性,广泛使用于家庭主妇和佣人中,因此也被称之为“女性语言”。这种语言,长期只流行于市井之中,难登大雅之堂,一直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语言。19世纪末,澳葡政府开始在澳门推广标准葡语,土生土语逐渐被跻身到上流社会的土生葡人摒弃,因而失去了传承的基础,一度成为濒临灭绝的语言。
如今的澳门,以葡语为母语的土生葡人社群,属于一个特殊群体,人口不多、但辐射力较强,大都能说多种语言。时至今天他们在讲葡语时,都有自己独特的、源自土生土语的表达方式。已故土生葡语诗人飞约瑟在上世纪90 年代以前的几十年间,耗尽毕生精力钻研巴度亚语,并著书立说,为后人留下大量以巴度亚语写就的诗歌、散文、话剧和小型歌剧剧本,为推广和保存这一语言贡献良多。飞约瑟曾编写一套话剧剧本准备于1993年演出,但剧本尚未写完,他却于同年辞世。
以话剧的形式保存和延续
1993年,葡国总统苏亚雷斯访澳、首届土生葡人大会在澳举行,澳门土生葡人阶层积极筹备演出巴度亚语话剧。他们集思广益,编写和排练了话剧《见总统》,于总统苏亚雷斯莅澳时演出。正是这套话剧,唤起了土生葡人久未表露的激情,于是有人提议组织一个剧社,将这一地方特色语言发扬光大。机缘与巧合,往往同时出现,互为补充。土生葡人实现飞约瑟遗愿时,找到了一种持久而有效的方式:透过话剧这一表演艺术,保存和延续土生土语。为此,人们从飞约瑟的作品中,选取了《甜蜜的土语》之名,作为剧社的葡文名称,中文名则为土生土语话剧社。
剧社创办以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剧社同仁的努力下,得以不断发展。他们曾到美国、巴西和葡萄牙演出,反应热烈,好评如潮。剧社发掘、造就和培养了一批业余话剧人才,与剧社共同成长。至今为止,排演成型的土生土语话剧超过10套,题材基本取自澳门,内容则反映了土生葡人的思想和对事物的看法。
澳门回归前,土生葡人对国籍、葡国文化特性的保留、在澳门特区的生存条件和去留抉择等问题,普遍感到彷徨忧虑。通过土语话剧的演绎,反映出现实生活中土生葡人的心路历程。1993年的《见总统》,向苏亚雷斯总统反映他们对保留葡国国籍和葡国护照的强烈要求;1994年演出的《毕先生往西洋》,反映土生葡人毕先生在去留两者中做出的抉择;1996年赴葡国演出的《西洋怪地方》,反映世代居澳、已扎根澳门的土生葡人到葡国后,感到西洋很怪,生活极不适应。
除此之外,话剧题材也围绕着生活小事引人思考,如《外母驾到》,以家庭、亲情、爱情、婚姻等永恒题材和现实生活问题为主线,反映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处理这几种关系的手法,引发观众对现实问题的思考。每一题材,都贴近生活和围绕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引起广大观众的共鸣和反响。自1997年第八届国际艺术节始,土生土语话剧成为每届节庆的必备节目,至今已整整10年,场场爆满,号召力和感染力丝毫不逊于海外大制作节目。
独特城市文化的传承保护
目前,土生葡人在澳门不足一万人,懂土生土语的人的数量更是有限,而且年龄段大都在40岁以上。倘若这一极具澳门特色的语言不好好传承保存,就会像其他一些消亡的土语和方言一样,因无人使用而逐渐在地球上消失。为永久保存这份独特的城市文化,土生葡人阶层正在极力促成这种语言成为“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
2006年10月13日,澳门土生教育促进会、澳门土生协会、澳门退休退役及领取抚恤金人士协会、澳门俱乐部、澳门高等校际学院、澳门土生土语话剧社、澳门文化体现代画会7个土生葡人团体,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努力争取将土生土语申请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的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澳门特区行政长官何厚铧、葡国驻中国大使贾安栋、葡国驻澳门总领事欧廷睿等出席了签署仪式。协议签订后,签约各方组成了“跟进委员会”,准备提交一份申遗工作建议书,然后各有关团体根据报告展开申遗工作。
属于澳门小城独有的土生土语虽源自澳门,但并不局限于澳门,而是随着土生葡人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过去,土生葡人热衷移居巴西、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一些年长的土生葡人,彼此交谈也会使用土生土语。从某种意义上说,土生土语,已超越了地域界限,成为整个土生葡人族群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