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踏雪揽旧”

发布时间: 2023-04-13 09:20:10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西溪“踏雪揽旧”

□龚励

说到杭州的游事活动,一年四时,春花秋月,朝晴暮雨,各有情趣。对于冬季的赏心乐事,明代文人高濂对以下11个冬景分外推崇:“湖冻初晴远泛;三茅山顶望江心雪霁;西溪道中玩雪;山顶玩赏茗花;山居听人说书;扫雪烹茶玩画;雪夜煨芋谈禅;山窗听雪敲竹;除夕登吴山看松盆;雪后镇海楼观晚炊。”

不知“西溪道中玩雪”有何趣可揽?去年大雪之时,我约了几位朋友同往西溪感受先贤之“西溪道中玩雪”。

那天,我们雇了条小船前往,恰遇大雪纷飞,众人立于舱中边摇、边赏。此时,漫天飞雪、雾气滚滚而来,水暗芦低,荒草飘零,天色灰蒙蒙的,别有一番气象。举目望去,水光山色,浓淡有致,黑白分明,宛若轻描娥眉,银白世界镶着墨绿的溪水,衬托着铅色的天空,情韵异乎寻常。两岸树木宛若雪裹银枝,突显超凡脱俗之风骨。

未久,远远望见一座粉墙黛瓦的小楼,枕溪傍水,荒芦簇拥,立于漫漫雪雾之中,时隐时现。这便是秋雪庵了,乃踏雪西溪必到之地。

舟到埠头,众人系缆登岸,游步道积雪未扫,一串深浅不一的足迹留在雪中。

西溪多竹林、柿树,此时竹子已被厚雪压得东倒西歪,形若醉汉斜靠。岛上空寂无人,颇有几分萧瑟凄凉的景象。忽然,听得林中“轰”然声响,转身回望,只见竹枝难以承受重雪积压,呯然而折,倒坍在路旁,一时雪花四溅,划破孤岛之清幽。

我们踩冰雪、踏栈道,小心翼翼慢步前往秋雪庵。此时寒风凛冽,冰封雪径,迷雾障目,举步艰难。抵达庵院,扶梯而上,阁楼为古代书房装饰,有红木桌椅;案上备有笔墨纸砚;旁有书橱茶几,内存线装古籍;悬名人字画,雕花木格门窗,颇有几分书香雅趣。

推窗外望,只见漫天飞雪,芦苇在重雪摧残下,枯黄凋敝,颇有冷寂凄美之感。楼前,曲水凝成静波,风雪迷漫,一片银白,四周铺琼砌玉,晶莹剔透;塘边,还遗留着渔翁垂钓的渔具,孤雁低飞,掠过雪雾,几分萧瑟孤愤之感油然而生。古人之“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飘然眼前。

远山,在空蒙的大雪之中,时隐时现;孤舟飘泊岸边,玉树银装,往日的翠华已被白雪覆盖,仿佛置身于一幅意境深远的泼墨山水画之中。

午后,飞雪渐止,风情异乎寻常:朔雪铺地,银装素裹,阳光初露,波光雪影相衬,璀璨夺目,群峰玉立,蓝天碧空,营造出一种与往时迥然不同的风情,恍若置身瑶台琼圃,有美不胜收之感。

高濂的《四时幽赏录》对“西溪道中玩雪”有这样的描述:“往年因雪霁偶入西溪,无意中得见世外佳景。日虽露影,雪积未疏,竹眠低地,山白排云。风回雪舞,扑马嘶寒。玉堕冰柯,沾衣生湿。遥想梅开万树,目乱飞花,自我人迹远来,踏破瑶街十里,生平快赏,此景无多。因念雪山苦行,妙果以忍得成,吾人片刻冲风,便想拥炉醉酒。噫,恣欲甚矣!虽未能以幽冷摄心,亦当以清寒炼骨。”

要享受西湖赏雪之幽趣,唯西溪一地。古人推崇的“西溪道中玩雪”图的就是超凡脱俗、远离尘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