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女余丽:用音乐为你奇妙“疗伤”

发布时间: 2023-04-12 08:58:54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海归女余丽:用音乐为你奇妙“疗伤”

□碧云天

众所周知,牛经常听舒缓、浪漫的音乐能多产奶;给植物听音乐,会促进它们开花结果。但你知道吗?悦耳动听的乐曲再加上轻度催眠,还能让长期心情抑郁、失眠、狂躁的人,很快扫除“垃圾”情绪,变得一身轻松!具有这种能耐的人,就是目前最时尚的“乐疗师”。

远赴重洋,

只因迷上一种神奇职业

余丽是位活泼开朗的合肥女孩。2004年从北京一所音乐学院毕业后,余丽从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植物人迈克昏睡3年后,竟被“乐疗师”用音乐奇迹般“唤醒”。她一下就对“乐疗师”这个神奇的职业产生了浓厚兴趣。

随后,余丽到美国宾州大学留学,接触了国外音乐治疗研究领域的前沿知识。在这里,余丽了解到,音乐治疗起源于美国,是一种科学、系统的干预过程。“乐疗师”通过对音乐体验的各种形式,来帮助被治疗者获得健康。就像抗生素的发明与战争息息相关一样,音乐治疗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当时美国的一所野战医院里,受伤士兵接受手术后,感染概率很高,导致死亡率很高。医生们猜测,如此高的感染率,可能与战地医院恶劣的环境有关,伤兵们在医院情绪糟糕,常常叫骂不止。一个医生想出办法,用留声机播放士兵们熟悉的家乡歌曲来舒缓他们烦燥的心情。这个方法实行后,他们的情绪很快稳定了下来。在这以后,医生们发现播放音乐还能收到意外的成果——病人术后感染率和死亡率都大大下降,甚至手术后的愈合期也明显缩短。这个发现受到美国国防部的重视,播放音乐的办法被推广到其他野战医院。战争结束后,很多医院开始雇用音乐家来参与治疗工作。

音乐为何能治病呢?教授告诉余丽,音乐疗法是通过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途径来治疗疾病的。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生理上的反应。当人处在优美悦耳的音乐环境之中,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能够得到改善,人体会分泌一种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活性物质,进而调节体内血管的流量和神经传导。另一方面,音乐声波的频率和声压会引起心理上的反应,可以改善人的情绪,激发人的感情,振奋人的精神。同时,悦耳的音乐有助于消除心理和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紧张、焦虑、忧郁、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应激能力。如今在美国许多城市,音乐疗法正日趋流行,各大医院、甚至社区医疗机构都设有专门的音乐治疗室。

取得硕士学位后,余丽应邀在全美某知名的私立医院的音乐治疗室工作,年薪11万美金,当时在纽约也算得上“白领”。她住在绿树掩映、鲜花盛开的小公寓里,环境舒适而幽雅。节假日,还能开着私家车邀上朋友四处旅行。她对自己的异国生活十分满足。

有一次,国内著名心理学专家赵霏到余丽所在的音乐治疗室访问。她告诉余丽,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节奏日趋紧张,竞争加剧,上海、深圳等前沿城市商务人士及职场白领,心理问题与日俱增。7成以上的人都处在“亚健康”状态,需要乐疗师“心灵减压”。可是国内因缺乏专业人才,目前这方面的服务还十分稀缺。余丽马上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多么大的一个市场啊,可是面对它背后蕴藏的惊人财富,竟没有人去挖掘,真是太可惜了!

2010年3月,已拿到美国绿卡的余丽决定辞去高薪工作,回国创业。

回国创业,

让上海白领摆脱“亚健康”

经过几个月的筹备,2010年8月,余丽的“音乐治疗工作室”终于在上海徐家汇开张了。这里汇集着许多大型高档商务楼,是成功人士和高级白领云集之地。余丽相信,他们都是自己的潜在客户群体。果然,广告打出去不久,就吸引了大批白领丽人前来光顾。其实,最初她们都是带着好奇心过来“看热闹”的,对音乐治疗这种时尚的心理减压方式并不了解,有的甚至半信半疑。

余丽的工作室环境十分优雅。阳光透过一扇宽大的玻璃窗,给整洁的室内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黄色。桌上放着漂亮的黑色咖啡机,一束红玫瑰在阳光下静悄悄地开放,电脑里正在播放“神秘园乐队”的《月亮门》,轻柔的音乐在阳光中缓缓流淌。这与医院里常见的灰蒙蒙、单调乏味的医生办公室,截然不同。

接受治疗的第一位患者沈小姐,是一家公司的市场部主管。她说自己平时24小时被工作绑定,心理压力较大,常常感到疲惫而焦躁。有时下属一点小事没做好,也要受她一番劈头盖脸的训斥。她就像暴君一样,让手下望而生畏!而她自己也害怕下属背地里议论、嘲笑、指责自己。这种严重的封闭,使她几乎对一切都疑神疑鬼,而又找不到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为此,她吃过不少药也看过心理医生,但收效甚微。

余丽让她躺到吊床上,闭目聆听具有舒缓作用的背景音乐。然后提示沈小姐一步一步放松全身,余丽的声音与音乐融合在一起,围绕在她身体周围。很快她的身体变得失去知觉。

此时,背景音乐转换到了另一首曲子,音乐引导想象的过程开始了。音乐很清新,很悠扬,还有鸟鸣声。“想象一下,你来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原,草原上有河流,有鲜花,有飞鸟,你走在厚厚的绿草地上……”余丽的声音似乎越来越轻。沈小姐有一种仿佛熟睡之前混沌、飘忽的感觉。直到音乐转换成明快的旋律,余丽让她慢慢张开眼睛,沈小姐才从半梦半醒中回过神来。

“能否说一下,刚才你能想象到什么?”音乐停止,余丽问沈小姐。“我想起来去内蒙古旅游时的情景,我好像看到草原上有小兔子、小鹿在跑,天上有鸟在飞。”“很舒服,很放松。”

音乐治疗过程持续了大约30分钟,结束以后,护士走进来为她测量血压、心率。与治疗之前测量的数据相比,血压和心率都有明显的下降,这是音乐放松治疗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效果——身体呈深度放松状态。令人惊奇的是,这样的音乐治疗仅持续了一个月的时间,沈小姐就像变了个人似的,过去的狂躁、抑郁、多疑症消失了,性格开朗起来,精神也格外饱满。

余丽说,这种在乐疗师引导下进入游离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状态,然后自由发挥想象,让自己的身体得到深度放松的方式,是音乐治疗中最常见和浅层次的治疗。在她看来,在特殊的操控之下,音乐就是一种奇妙药丸,可以修正精神上的失调,彻底扫除情绪“垃圾”,保持心理平衡和心情快乐!

日进千元,

看到患者病愈最开心

在外企供职的赵女士,一年前患上乳腺肿瘤,做过手术,后来总隐约感到有些疼痛,如果不服用安眠药物,每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因为去了很多医院都治不好,她为之十分痛苦。

听了朋友的介绍,赵女士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到余丽这里做音乐治疗。没想到大约3个月后,她的疼痛、失眠等症状竟奇迹般地全部消失了。余丽说在国外,无论进行手术、女性分娩或治疗癌症时的化疗,医院都安排有配套的音乐治疗缓解病人疼痛,其镇痛效果非常好。

余丽还将治疗的设备和用途一一向笔者介绍:“我们用调音台调节音量,使客人达到最舒服的听力状态。话筒的收音效果特别好,因为客人进入催眠状态后声音会很微弱。解码器的作用是把MP3格式的声音文件转换成WAV格式,转换后声音更加饱满。”不久前,余丽刚通过晃动摇铃、沙锤等小乐器的方式,让一位中风患者加快了手臂肌肉的康复速度。连很多见多识广的老医生都啧啧称奇!

做一次音乐治疗,平均收费在200元以上,虽然价格不低,但其神奇效果还是越来越受到白领们的青睐。2011年7月,一个情绪低落、神魂不定的年轻女性来到工作室,余丽通过和她聊天得知,孙女士刚被老公抛弃,她曾一度想要自杀,但想到孩子,她最终打消了寻死的念头。那段时间,孙女士打不起精神,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整夜失眠,没有食欲,讨厌声音,甚至讨厌别人大声喧哗和说话。发展到后来心脏也出现问题,时常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症状。

带着试试看的心情,孙女士来到余丽这里,余丽随手播放了一首很悲伤的曲子让她听。几分钟后,余丽又换了首《空》,顿时流畅的音乐如清风般吹过。在轻度催眠治疗下,孙女士感觉暑热正悄悄退去,自己仿佛置身于春天的湖畔。周围是蓊郁的林木,耳畔是小鸟的啁啾,脚下是幽蓝的湖水,湖水中倒映着白云和山峰的影子,心灵仿佛在随音乐一起飞翔。澄净的梵唱,透明的童声,穿越时空的乐曲,让她一下子安静下来。

余丽通过心理暗示等方法,用音乐对病人进行思维引导。终于使孙女士重拾自信,一步一步走出了抑郁的阴影。

余丽解释,之所以先放一首相对悲伤的曲子是因为让她在心理上有所认同并有所共鸣,然后再通过改变音乐来引导情绪的转换。不过,这样的引导需要专业人士来完成,如果自己在悲伤的时候在家里听悲伤的歌,搞不好会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

此外,余丽还专注于音乐治疗在边缘人格、青少年人格发展障碍上的应用,为此她投入大量精力。平时余丽还接受邀请,轮流去监狱、强制戒毒所、劳教所,为这些生活在特殊环境里的人群进行音乐治疗。在监狱里,余丽会针对囚犯不同的需要,开设不同的治疗项目。“比如有一批犯人即将刑满释放,马上要回归社会。但是,对他们来说,即将面对外面的世界,可能会恐惧、焦虑、无所适从,还有一些人,可能心中残留着仇恨,出狱后要发泄和报复。”余丽说,如果仅仅是普通的谈话,囚犯往往不愿意袒露心声,而借助音乐治疗的特殊技巧,就可以让他们说出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在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后,乐疗师可以针对问题,对其进行情绪或者认知上的引导。“监狱很欢迎我去工作。”余丽说,监狱管理者认为,通过音乐治疗的调节,可以预防犯人因为情绪问题爆发突发事件。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时尚的音乐治疗,每次看到患者病愈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余丽总会感到一种莫名的自豪和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