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鸭共生”赋能产业提质 共富工坊打开“两山转化”新渠道

发布时间: 2023-03-23 16:05:11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莲鸭共生”赋能产业提质

共富工坊打开“两山转化”新渠道

丽水市莲都区委统战部

丽水市莲都区有38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99万人,绝对人口居全市第一,是浙江省民族工作重点县(市、区)之一。

近年来,莲都区坚持“全域共享、全民共富”的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发展条件、比较优势等实际,找准民族乡村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着力解决制约民族乡村发展的薄弱环节,以老竹畲族镇为试点,依山图强、扩中提低,不断迭代升级共富单元,真正形成“先富带后富、同谋共富路”的实干氛围,大力打造符合地方实际、具有崛起潜力的山区民族乡镇“共富工坊”,凝心聚力画大画好“共富”同心圆。

莲都区老竹畲族镇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老竹传统白莲产业为基础,于2019年8月成立丽水市三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莲鸭共生”生态种养殖发展模式,塑造富美莲田上的“共富工坊”,进一步打开“两山转化”路径。该工坊为农业产业赋予了休闲观光和生态体验等功能,实现农业效益、农民收入、农村环境三提升。目前,工坊占地约400亩,养殖麻鸭5000余只,日产蛋量近300斤,仅莲蛋单项收入日均3000元。该合作社已吸纳农民就业30余人,带动相关农副产品以及周边精品民宿就业500余人,切实推动农村低收入农户增收难题破解。

以“小切口”做出“大文章”。老竹畲族镇坚持同心共富、问海借力,牵头对接引入技术专家,积极探索寻求发展突破。充分利用院地合作等平台,邀请省农业科学院金梅松教授为首的省、市专家联合区、镇两级农技人员、农民土专家,组建了莲鸭共生产业发展专家团队,深入田间地头“把脉问诊”“精准开方”。同时结合“组团下访”,召开数次莲农代表座谈会,谋划提升“莲鸭共生”产业附加值,帮助改良技术、提升品质、统购统销。最终,在村致富“领头雁”——新乡贤吴丽平的率先探索下,“莲鸭共生”共富工坊在老竹村得以落地实验,流转承包400亩莲田,引进5000余只江西南昌优良鸭苗,将鸭子养殖与白莲种植结合发展。

以“小体系”运营“有机链”。“莲鸭共生”是一种根据生态食物链原理,将白莲种植与养鸭产业有机结合,利用鸭子在莲田的施肥、除虫、除草等田间作业来替代人工作业,产出无公害的莲子和优质鸭肉、鸭蛋的生态种植产业,实现了生态“内循环”资源的充分利用。为进一步发挥党建统领作用和有效推广“莲鸭共生”种养殖模式,全镇坚持“共建共享,振兴乡村”的思路,建立老竹村、周坦村、榴溪村、新陶村的白莲产业党建联盟,以党建联盟为纽带、资源共享为路径、抱团发展为目的,各白莲产业大村共商合作、共谋规划、共同发展、共享成果,成功打响老竹莲鸭产业品牌、打入市场,实现村集体收入不断提高,村民不断增收致富,实现以党建引领老竹畲族镇“莲鸭共生”产业扩规提质、健康发展。

以“小产业”带来“真实惠”。老竹畲族镇在“莲鸭共生”产业基础上打造“处州白莲节”节庆特色品牌,通过微信和微博“两微”宣传,2022年6至7月处州白莲花期,约有3000人次的外地游客和市民前往“莲鸭共生”共富工坊游玩,相关农副产品都成了抢手货。从一开始只种白莲卖干莲子,到现在莲池摄影、赏花采摘、莲鸭销售、民宿休闲等一条龙服务,改变了传统低效种植的现状,有效拉长了产业链,莲田亩产值从原来的2000多元增加到10000多元,村庄环境也从“脏乱差”转变成了“莲叶何田田”的美景,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方共赢。

“共富工坊”建设聚焦产业所基、镇村所能、村民所盼,“莲鸭共生”有效推动镇域业态、发展状态和治理形态向共富先行转变,是山区民族镇增收致富的有益探索。

务实创新,破品牌特色之冰。通过创新“莲鸭共生”每亩莲田收益已达到10288元,较常规的白莲种植模式增收7345元,形成了“一亩田、百斤莲、千斤蛋、万元钱”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2020年,“莲鸭共生”项目参加了浙江农业博览会,获得了《农民日报》、新华网、中新网等多家国内主流媒体的报道与点赞,并力促老竹畲族镇入选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争取到资金1000万元。  

增效赋能,破发展模式之冰。凝聚各方力量、汇聚各方资源,大力推进“共富工坊”建设,侨助共富先行的红色势能促使“丽水之干”精气神全面激发。经过推行“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农户入股+保底收益+股权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老竹畲族镇目前约有60%白莲种植户与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全镇范围内累计带动1300余户农户增收400余万元。

扩中提低,破结构优化之冰。老竹畲族镇通过“农业+工坊+观光”的可复制性路径,不断迭代升级共富单元,莲田采用“莲鸭共生”种养殖模式产生的收入相比传统养殖翻了好几番。据统计,2021年夏季的处州白莲花期,至今已带动农副产品以及精品民宿、国家4A级东西岩景区旅游创收约200万元,同比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