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群体现状及其健康成长引导

发布时间: 2023-03-23 09:52:45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义乌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群体现状及其健康成长引导

贾以鸣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推进,义乌老一辈民营企业家正在逐步退出经济历史的舞台,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将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挑起义乌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任。为全面了解新时代背景下义乌新生代民营企业群体现状与成长需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义乌市委统战部与市社会主义学院联合成立课题调研组,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以及个别访谈等多种形式,面向义乌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开展专题调研。

义乌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群体现状与特点

(一)从企业所属行业看,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占据主导性地位。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义乌新生代企业家从业范围广泛,教育、文化、娱乐、金融、房地产、餐饮业、建筑等各个行业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但制造业与批发零售业依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占比达60.34%,远超其他行业,这也与义乌实体经济发展特点相一致。

(二)从受教育水平看,本科以上学历占据主导性地位。调研发现,义乌新生代民营企业家文化水平较高,从小受过正规、良好的文化教育,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5%以上,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占8.62%,是名副其实的高学历群体。留学海外与高学历背景,让他们普遍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开阔的国际视野,堪当义乌制造业、商贸业转型升级大任。

(三)从身份认同看,只有少数人认为自己是企业家。问卷调查中,当问到“您认为自己是什么身份”时,仅有23.6%的人认为自己是企业家。而有45.2%的人认为自己是商人,更有18.9%的人认为自己是老板,还有12.3%的人表示自己是一个投资者。

(四)从对个人能力认知看,基本能够正视自身的优势与弱项。当受访者被问到“在下述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中,您认为自己较强的三项能力是什么”时,经营决策能力、组织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占据前三位。当受访者被问到“在企业家的能力和素质中,您认为自己最需要提升的三项能力是什么”时,战略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创新能力占据前三位。

(五)从压力来源看,企业经营状况成为主要压力源。当受访者被问到“您的工作压力主要来自哪”时,高达67.2%的人认为市场竞争太过激烈,高居首位;排在第二、三位的分别是企业发展以及企业管理状况。

义乌新生代企业家成长需求状况

(一)对所处行业前景及经济形势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对于所处行业发展情况普遍持积极态度,调查显示,认为行业“非常好,处于上升期”“还可以,稳步发展”的企业家分别占比18.92%、53.15%;认为行业“不太好,有下滑现象”“非常不好,感觉即将被淘汰”的企业家分别占比 9.91%、0.9%。调查发现,新生代企业家对国家的未来发展普遍充满信心,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抱谨慎乐观态度,认为困难是暂时的、阶段性的,长远来看,国际国内市场仍有很多的发展机遇。

(二)人才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困境。人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成为新生代企业家最为关心的最大挑战。调查显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认为“人才缺乏”是制约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占比高达 79.28% ;其次是“经营管理团队战斗力不强”,占比为 59.46% ;“资金紧张”“缺乏长期战略规划,技术创新和研发水平不足”紧随其后。在回答开放性问题“作为新生代企业家,您和您的企业目前遇到最大的发展问题和瓶颈是什么”时,出现频次最高的词还是“人才”。可见,人才问题已经成为新生代企业家的需求痛点。

(三)渴望出台更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政策举措的期待,位居前三位的是“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占比 79.28%)、“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占比 67.57%)和“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占比 54.05%)。当被问及“您的企业最需要获得以下哪些政策扶持”时,“人才政策”成为选择最多的选项,占比 63.06% ;“税收政策”“产业政策”“融资政策”“创新研发扶持政策”依次紧随其后,分别占比 58.56%、48.65%、45.95%、43.24%。

(四)对自我成长有较高要求。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追求的目标不断提高,他们既渴望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个人也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在管理方面,他们更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在公司治理方面,讲究团队精神,擅于取长补短。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遇到的主要成长困境为“缺乏足够的经营管理能力和经验”“缺乏专业管理培训,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缺乏专业有效的资源人脉”,占比分别为63.06%、59.46%、55.86%。此外选择“新的经营理念难以获得管理层支持”“缺乏政商沟通方面的经验”“缺乏经营路上的指路人和导师”的占比分别为 37.84%、34.23%、30.63%。

影响义乌新生代企业家健康成长的

制约因素分析

(一)缺乏经营管理实践经验,还需接受市场洗礼。虽然调查显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但调查也反映出,由于他们长期在父辈的庇荫下成长,缺少必要的工作经验和风雨磨砺,知与行还需进一步有机融合。在对于实践经验的调查中,对于“您觉得凭自己的实践经验能否胜任一个企业的领导者”的回答,仅有15.6%的人自信自己“完全能胜任”,而有25.4%的人对自己能否胜任缺乏信心。由此可见,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要挑起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重担,仍需在实践中不断打磨。

(二)经营理念与父辈迥异且存在较大冲突。由于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与父辈在教育背景、创业环境、个性特点、成长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分歧也逐渐增多,与父辈之间在理念上发生着激烈的碰撞。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不赞同父辈的经营理念,两代人在财富增值方式、经营方式方法、产业选择和传承理念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宝娜斯集团“创二代”认为,互联网时代要具有分享共享精神,而一部分老一辈人认为成功经验就是垄断、保护、壁垒。而这些都与目前的互联网精神格格不入。正因为新生代企业家与父辈存在诸多观念的差异,导致目前义乌有31.03%的新生代企业家不愿接班。在问到“您认为民营企业的接班人问题上的主要问题有哪些”时,竟然有55.17%受访者认为是子女对接班没有兴趣。

(三)二次创业面临巨大外部风险挑战。近年来,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尤其是美国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以来,中国企业外部经营环境明显恶化。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义乌众多新生代企业家经营步调,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给新生代企业家们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 不得不说,义乌民营企业发展的机会主义时代已经终结,广大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们必须要进行二次创业,承担起企业转型升级的重任。但二次创业是深层次的,需要解决方向、定位等问题。同父辈们改革开放初的一次创业相比,新生代企业家们要进行二次创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明显更具挑战性。

(四)共同富裕路上还需更多努力。一小部分人习惯性将他们与能力低下、奢侈浪费、自我中心等贬义词联系起来,给他们造成了压力和困扰,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事实上,调研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义乌大多数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低调务实,干事勤勤恳恳,充满朝气与活力,富有创新精神。对义乌不少新生代民营企业家而言,“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中,交到他们手上的家庭产业,与其说是“香馍馍”,倒不如说是“烫手山芋”,他们普遍承受着超过同龄人的巨大压力,他们也很愿意在共同富裕路上做出成绩。

以“创二代”培育工程

引领新生代企业家健康成长对策建议

(一)大力实施“创二代”政治培育工程,拓展新生代企业家优秀代表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建立“创二代”成员的调研机制,重点工作通报机制,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对话机制。积极发挥“创二代”在新生代民营经济人士中的团结、带动、示范和影响作用,利用“创二代”所具有的民营经济领域、海外留学、党外群众等多重经历和身份开展社会工作。积极推动政治传承,培养和发展符合入党条件的优秀“创二代”入党,并在各类政治安排中给予一定的比例。有组织有计划地将有较高政治素质、有较大社会贡献、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阶层中有较大影响的“创二代”推荐担任“两代表一委员”,逐步拓宽有序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渠道,同时建立相关的监督、评价、考核机制。

(二)大力实施“创二代”人才希望工程,培养一批创业创新领军性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一是建议实施“义商英才”计划,通过积极鼓励引进创业团队,激发“创二代”强烈的创新冲动和偏好推动企业持续革新,努力营造有利于新生代企业家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二是设立专项资金,依托党校、社会主义学院、高校等深化拓展“论坛+讲坛+轮训”的培养机制。三是大力实施素质提升工程。通过组织专题活动、专家授课、休闲聚会等方式,为“创二代”会员提供合作交流的平台。

(三)大力实施“创二代”社会关爱工程,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对新生代民营企业家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和谐温馨的人文环境将使新生代民营企业家队伍更加充满正能量。为此,需要营造宽容、温和的人际交往氛围,引导大众用宽容和温和的心态对待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在职业行为中出现的一些偏差。对“创二代”群体建立三重关爱机制:一是思想关爱。教育引导“创二代”群体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用新发展理念指导创新实践,不断增强“创二代”企业家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是成长关爱。由一批实绩突出、社会形象较好的成功企业家、党政领导干部对民企接班人进行结对形式的“传、帮、带”,建立完善“创二代”培养长效机制。三是舆论关爱。开展“创二代创业创新之星”评比表彰,对“创二代”先进代表进行表彰奖励,激发其创业激情。利用各种媒体刊物,多渠道宣传报道“创二代”典型人物和案例,动员全社会了解、关心、支持“创二代”,构建起有利于“创二代”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

(四)大力实施“创二代”政策保障工程,帮助解决新生代企业家二次创业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如加强对“创二代”专项经费的保障和管理,提高相关资金使用效益,鼓励创设“创二代”发展基金。加大对“创二代”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供应链创新的支持力度,用好“科技贷”、政府产业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引导“创二代”群体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加强对“创二代”企业的“三服务”工作,统筹纳入市领导联企对象,“一对一”帮扶解决企业传承发展中遇到的各类困难问题,推动“创二代”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作者为义乌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