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柏荣:百炼成钢

发布时间: 2023-03-23 09:47:52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浏览次数:

朱柏荣:百炼成钢

杨源

作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的富钢集团2022年迎来31岁生日,从诞生当年产钢量不足80吨的小作坊到如今成为拥有1000余名员工、业务遍及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民营钢企,富钢专业生产工业用特种不锈钢棒材、建筑用圆钢、不锈钢钢筋、环氧涂层钢筋、传力杆等特殊钢深加工产品。浙江省工商联常委、湖州市工商联副主席、富钢集团总裁朱柏荣正是富钢集团的掌舵人。

跳出舒适区 勇闯钢企第一线

1973年,朱柏荣出生在湖州南浔旧馆镇的农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1989年,朱柏荣顺利考上湖州中专,当时在农村考上中专并非易事。1993年,21岁的朱柏荣顺利完成中专学业,由于品学兼优,他被分配到湖州浙北大厦工程部工作。

1991年,朱柏荣的父亲创办了富钢。那时的富钢还只是一家刚起步的民营小作坊,办厂子、进设备、找客户……在朱柏荣的记忆中,父亲创业后,一个月能见到他的日子屈指可数。在他的印象中,父亲不仅勤奋、好学,还有胆识和闯劲。1999年,在多次与父母沟通后,朱柏荣辞职了。他知道,前途虽然迷雾重重,但他的斗志和信念会成为拨开云雾的那束光,照亮脚下的路。

朱柏荣与父亲在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共同创业”,“我们是上阵父子兵。”朱柏荣笑着说。早在浙北大厦工作期间,朱柏荣就利用假期走到富钢一线。“1994开始,我已经在厂里做业务了。休息的时候我就骑着摩托车,满湖州跑工地。”朱柏荣说,跑业务过程中,不仅构建了人际关系,还对富钢的基本运营有了初步概念,更重要的是,他和父亲始终“肩并肩”站在一起,和富钢命运紧紧相连。

正式加入富钢的朱柏荣,选择奋勇冲在销售第一线。一次,朱柏荣与往常一样出发去张渚采购原材料,在那个没有支付宝的年代,采购通常以现金交易为主。那天,他带着50万元现金上路。“说实话,心里有点害怕,尤其是在小城镇。”为了能当天回来,朱柏荣选择凌晨4时出发,早晨8时便到了目的地。按照计划,天黑之前,朱柏荣便能赶回工厂。可原材料搬运到一半,当地工人就撂挑子不干了,为了能顺利完成工作,朱柏荣一边买烟哄着工人,一边和工人一起搬货。即便这样,搬完所有货物已经凌晨1时了。“当时已经半夜了,必须找个地方住下来。但是为了省钱,我也不舍得住旅馆,就想找个招待所,但那天很凑巧招待所没营业,只能往回走。”尽管疲惫不堪,他还是发动了车。一路上,又困又乏的朱柏荣几次差点睡着。“想了各种办法,捏大腿、开音乐、把车窗摇下来,但都没有什么效果。不小心睡着后猛地惊醒,发现车头出了高速道。”

接下去的几年,朱柏荣时常来回湖州和张渚,那些在大雾天的盘山公路里一圈圈驾车飞驰的时光,成了他抹不去的记忆。岁月的年轮,镌刻了一个不谙世事的“水手”逐渐成为一位指挥若定的“掌舵人”的历程。

漫漫转型路 在危机中找到新大陆

在朱柏荣的记忆里,富钢发展至今,经历了许多次史无前例的“丛林冒险”。利用危机逆势发展,甚至“不放过”任何一次危机,成为父亲传给朱柏荣应对危机的不二法门,也成为富钢与众不同的闪光之处。

2008年,已担任富钢总裁的朱柏荣直面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带给富钢的困境。面对国内外钢铁市场持续低迷的状况,朱柏荣始终坚持发展理念,一有效益就投入转型升级,实行滚动式发展,产品也从普钢升级到特钢,朱柏荣更是在那一时期提出了“2+1”(2个产品结构调整和1个节能减排)的发展理念。用他的话说就是:“赚一点,就改造一下,那几年赚的钱全都投到转型升级里面去了。”此外,为了降低经营风险,在主营钢铁产业的前提下,富钢进行集团式发展,将经营触角伸向多个行业,多元化成为那一时期富钢发展的主旋律,也是对抗当时市场风险的策略。随着市场的重新启动,富钢迎来雨过天晴,在又一次的市场倒逼中涅槃重生。

值得关注的是,早在业绩一路看涨的2006年,朱柏荣带领的富钢团队就在找适合自己的“富钢模式”——对外积极开拓市场,确保在需求接近饱和的市场下还有自己的销售路子。同时他时刻关注全球钢铁市场的“风吹草动”,根据市场走向及时调整生产规模;合理利用外部资源,打造高附加值钢材。在看似晴空万里之时,朱柏荣却隐隐感受到“山雨欲来”。

“做企业,最重要的就是掂量清楚自己的分量。虽然当时依靠着大势升温,以及国内旺盛的消费需求,我们企业的销售额呈几何级数增长。然而要真正做好企业,还要持续投入,人才、资源、融资等方面都有可能面临瓶颈,尤其是面对与国有企业的竞争时,富钢更是不占优。”在朱柏荣这样的判断之下,他开始调转船头驶向一片与众不同的领域:差异化竞争,把目光投向了建筑用圆钢。这是一项自2003年起富钢开始培育的项目,在当时,这一细分行业是不少大型钢铁企业不愿意涉足的部分。圆钢在建筑结构中用量小,此外,它的制作工艺复杂,对品质的要求较高。在朱柏荣的坚持下,富钢决定做好这揽子吃力不讨好的事。及至2008年,中国的钢铁行业开始遇冷之时,富钢的这一步棋才被证实为神来之笔,圆钢产品成为拉动富钢利润的重要引擎。

2012年,富钢再度遭受了“风暴”的迎面痛击。已正式接班的朱柏荣,花了5年时间,才带领富钢这艘大船驶出险滩。据资料显示,自2012年开始,银行开始对钢铁企业严格授信,并且银行对企业的抽贷力度也前所未有,资金链断裂引发的企业破产案也在增多。这场全国性的金融市场风波,很快蔓延至湖州,当时,富钢担保的湖州镭宝机械有限公司申请破产,而富钢则需承担1.6亿元的担保资金,对于当时的富钢而言,可谓雪上加霜。重重危机,如暴雨般落下,朱柏荣更是直言,那四年的富钢再次站在了悬崖边。

当时,转型升级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每一步都需要资金的支持。整整4年,通过剥离资产、回笼资金、整合资源,富钢逐步解决困扰企业发展的贷款问题。“把能卖的都卖了,土地、房地产这些香饽饽置换成现金,有些还是亏本卖的,我也觉得不忍心。但如果不这么做,就没有现在的富钢了!”朱柏荣说。

在展开了无数次头脑风暴后,朱柏荣决定走出一条去多元化、聚焦主业、引进人才的发展之路。“我们的目标很明确:对焦供给侧改革,瞄准细分市场‘小而精’的优质产品。”

作为湖州市转型升级领航企业,富钢从普到优,从优到特,从特到新材料,力争中国钢铁制造业转型升级先行军。

在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朱柏荣带领富钢走出了一条具有富钢特色的“3+N”发展道路。“3”表示3个隐形冠军路线,即细分行业内的隐形冠军、满足市场需求的隐形冠军、符合政府需要的隐形冠军。“N”则代表企业发展过程中,炼钢模块等诸多优势板块。其中在细分行业领域,富钢联姻首钢集团、苏钢集团等行业巨头,实现了逆势飞扬;通过“走出去”战略,富钢把自己推向了世界大舞台。

创新加人才战略 赋能高质量发展

疫情当道的2022年1~4月份,富钢交出了营收比去年同期增长34.3%的成绩单!朱柏荣的创新和人才战略功不可没。

近年来,富钢注重科技创新,在新技术应用上走在同行业前列。其中,集成着中国钢铁工业多项巅峰技术的富钢超级锚杆系统已在上海搭乘雪龙号科考船,跟随中国第38次极地科考团出征南极,应用于南极罗斯海新站的基础锚杆;机场场道工程专用传力杆,切割精度比头发丝还要精细,凭借高强耐蚀的多项性能,斩获多个国际机场超级材料订单;节能“阳台钢筋”,可降低热传导速度,能耗低,能量散失慢,正于多家欧洲装配式建筑公司开展试应用;富钢自主研发的耐蚀绝缘钢轨已在武汉地铁2号线成功铺设,该采用静电绝缘粉末涂覆技术的耐蚀绝缘轨比一般钢轨至少延长5倍寿命,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首次应用。

为落实南浔区委“5912”工作体系,富钢作为第一批重点培育企业,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计划完成技改项目26项,并将炼钢作为重点技改项目。“目前基本上按照我们制定的目标稳步推进。技改每年都在做,2021年技改投入了两个亿。”朱柏荣透露,未来富钢将持续开展技术攻关与创新活动,企业要成为创新主体,带动和促进新技术的发展,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积极调整能源体系,上马屋顶光伏、水蒸气循环利用等五六个节能项目,致力于可持续的节能环保技术创造盈利,降低碳排放。

富钢坚持人才为先的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建立院士工作站,引进行业高端人才。以创新项目为依托,先后组建多个创新团队来助推企业发展。其中“极端苛刻服役环境用特超级双相不锈钢研究与产业化”创新项目成功入选了“南太湖精英计划”领军型创新团队A类支持,创新产品产业化后带动销售和利润大幅提升。

构筑长效机制 助力共同富裕“加速跑”

朱柏荣带领富钢始终不忘在发展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参与各项慈善捐赠活动。朱柏荣获得“民建脱贫攻坚奖全国先进个人”称号,集团也荣获浙江省工商联“抗疫先进浙商企业”称号。2018年至2020年,冠名1000万元“富钢金属制品慈善基金”致力于全区“低收入群众三年奔小康”帮扶工程;2022年成立的1800万元的“富钢(火江)关爱基金”,其中包括1000万元火江教育关爱基金、500万元富钢助老金和300万元富钢慈善基金,用于全区乃至全国的助学、助老、助困、助残、西部帮扶、共同富裕等领域。

与此同时,朱柏荣积极参与东西部帮扶,2020年9月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彭家乡古佛村企村结对帮扶;2021年10月他代表湖州市民建企业家协会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金川县委统战部签订合作协议,并捐赠物资,助推乡村振兴;同时设立民建“十箱万元”精准扶贫基金,投入3万元专项资金,助农养蜂;2022年1月,心系学子,关注教育事业的朱柏荣在湖州中学正式签约冠名10年共计100万元的富钢奖教金。为构筑起慈善事业发展的长效机制,助力共同富裕“加速跑”,朱柏荣和富钢一直在努力。

如今,朱柏荣带领的富钢集团积极开展产业数字化变革、优化产品结构,助推企业驶入转型升级快车道;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以科技为抓手,培育出三个细分行业的“专精特新”——建筑用圆钢业务、依托大数据平台的制造服务业、面向全球的超级钢筋业务。它们就像三驾马车,带动富钢持续稳步发展,逐步将富钢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特色精品钢铁企业、绿色制造智能化新型特钢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