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移动版> 非公经济
从大莲花到亚运村,亚运建设者的光荣之战
来源: 浙商杂志 发布时间: 2023-10-07 11:50:24

从赛事场馆到亚运村,有关亚运建设者的故事早已写就鸿篇巨制。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鏖战,更是一场光荣之战。

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亮灯

知难而进,十年磨一剑

夜幕之下,灯光亮起,一抹虹韵紫渲染开,28片大花瓣与27片小花瓣层层叠叠,兼具之江水的动态与杭州丝绸的妩媚。这是杭州亚运会形象宣传片《弄潮》中的一幕航拍镜头,定格了本届亚运会主场馆——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的夜景,这朵盛放的“大莲花”也是杭州如今最热的城市封面。

500架无人机在夜空中拼出杭州亚运会主题口号 

“大莲花”从无到有的故事,还需从2010年说起。彼时,这一重大国家工程公开招标,一石激起千层浪,从央国企到民企“尖子生”,无一不将目光聚焦于此,竞争极其激烈。

“当时参与投标的企业有12家,数得上名号的大企业基本来了。但我们当时想,一定要拿下这个项目,与央国企争一争!”中天控股集团董事长楼永良告诉《浙商》杂志记者,彼时,相较“央字头”“国字头”的行业巨头,中天的资信与相关业绩方面均不占优势,要脱颖而出,以技术方案取胜是唯一的机会。

为了能够在标书上拔得头筹,中天组织研讨小组进行课题攻关,并先后前往北京、广州取经,问道各行业专家学者,依靠新技术、新思路不断完善自身方案。“从工程建设的细节,到方案的论证,我们都尽可能精益求精。” 楼永良回忆。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借着科技性、创造性、经济性等优势,中天递交的标书最终获得综合评分第一的成绩,在一众央国企中“杀出重围”。

拿下这一特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机会,之于中天而言,既振奋,又深感重任在肩。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项目建筑面积达21.6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为60.7米,拥有固定观众座席80800个,是继“鸟巢”后国内第二大体育场馆。2008年12月,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不久,“鸟巢”捧回了“鲁班奖”。楼永良坦言:“这些年,我们也一直在等‘大莲花’获奖的那一天。” 

这一笃定来自这个工程自带的重大意义,更来自设计建造过程中的持续科研突破。据介绍,“大莲花”共取得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15项、国家极与省级工法5项、国家级QC成果1项。

以百炼钢化作绕指柔的双曲双扭悬臂莲花屋面施工技术为例,“大莲花”环状花瓣造型的悬挑罩棚是由空间管桁架与弦支单层网壳钢结构体系构成的,悬挑长度达52.5米,屋盖为墙面、屋面连体设计,由28片大花瓣、27 片小花瓣组成,屋面呈花瓣双曲面形状,本身安装难度极高,还要呈现花瓣的肌理感,更是难上加难,“我们通过分区分级的提前策划,并在施工中精准测量、控制安装精度,实现了钢结构的顺利安装以及装饰面板间无缝连接。” 

此外,中天各专业技术团队还相继完成了大面积深基坑施工、复杂结构定位测量、钢结构罩棚、金属屋面体系等多环节的技术攻坚。因为“大莲花”选址钱塘江岸,空气潮湿、碱度也很高,为保证其品质,技术团队特别对结构混凝土多次试配,并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低温入模、充分振捣、高效养护等方面确保混凝土最终质量,研制出百年耐久性混凝土。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之于“大莲花”建造项目团队而言,知难而进似乎已成常态。

而今,俯瞰之江潮涌,南岸的“大莲花”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作为杭州亚运会最核心的区域,以“大莲花”为中心的杭州奥体中心场馆群将产生本届亚运会四分之一的金牌。

浙江房企亮出“天团级配置”

与“大莲花”相似,杭州亚运村也是房地产行业顶尖选手的“兵家必争之地”。

绿城中国副总工程师、工程管理中心总经理何信南回忆,杭州亚运村的投标门槛设得很高,只有全国30 强的房企有资格“入围参赛”,加之资信等级等综合要求层层筛选,最终共有14家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房企参与投标,“这是一场房地产行业的‘华山论剑’。” 

作为拿到“准考证”的杭州本土房企,绿城对“家门口”的亚运村项目始终志在必得。其在投标现场亮出的标书和模型重逾1吨,至今仍为业内人士所称道。“对于我们而言,这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赛事类项目,更是东道主对外展示杭州形象的机会。我们希望,能为家乡打造一个‘有史以来最好的亚运村’。”何信南说。

最终,绿城在一众顶尖房企中“杀出重围”,同时中标亚运村运动员村1 号地块与媒体村共2宗地块,而亚运村技术官员村与运动村2号地块分别由华润与万科竞得。何信南介绍,亚运村整体分为4宗地块,规定每家房企最多中标不得超过2宗地块。

换言之,首战大捷。

“赛事类项目本身属于绿城的特别产品系列,自2008年以来,我们已连续完成4届全运会全运村的建设,相关经验非常丰富。但亚运会是更大规模的国际性赛事,要承担起面向世界、代表中国形象的项目,之于绿城而言是一场全新的挑战。”何信南告诉《浙商》杂志记者,亚运村作为绿城的“一号工程”,受到集团上下高度重视,项目建设不仅由集团直管,还由集团副总裁兼总工程师任董事长,集团产品管理中心总经理任项目总经理,团队也是由打造过凤起潮鸣、柳岸晓风等经典高端作品的精英组成,“这种‘天团级配置’,在绿城的发展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这背后,绿城创始人宋卫平和董事会主席张亚东更是灵魂人物,两人强强联手,共同将亚运村项目推到现有高度。招投标至今已5年有余,蓝图从纸面落于现实,从无到有、逐渐丰满,“很荣幸,这张答卷不仅完整呈现了当初的设想目标,很多方面甚至超出预期。” 

从建设、实施,到投入运营,如今,亚运村已经过多轮测试和维护。

据介绍,杭州亚运会期间,绿城负责亚运村运动员1村、媒体村、国际区、欢迎中心的赛时物业及住宿服务。采访中,相关负责人谈到亚运村地下特别设计的条状服务筹备空间:“该空间贯穿4个服务区,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米,拥有328个功能分区。”其间,人行动线、车行动线、垃圾清运动线、维修动线等都已准备就绪,日夜不息,只为保障亚运服务平稳运行。 

“我们已经筹备了许久,从绿城中国的工程团队、绿城4S团队、酒店团队,再到绿城服务的保安保洁酒店服务团队,4000余位员工已培训演练无数遍,为即将到来的盛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何信南表示,他们对此既紧张又期待,“赛时保障筹备工作已经准备一年多,终于要上战场了。” 

当然,这不仅是绿城的战场,也是中天、华润、万科的战场,是无数亚运建设者的战场。旷日持久的鏖战终于迎来决胜之役,从建筑空间到光影系统、数智平台等均已就位,这将会是如何精彩的舞台?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