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越城区:凝聚侨心促共富,汇聚侨力奔幸福
发布时间: 2022-08-24 15:51:47
近年来,绍兴越城区凝聚侨界共识,汇聚侨界力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做好“同心同向”“筑巢引凤”“公益慈善”三篇文章,助力共同富裕,建设幸福越城。
做好“同心同向”文章,进一步凝聚侨心
联络联谊,凝聚侨之心
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广泛开展海内外联络联谊,侨界朋友圈不断扩大。坚持每年向重点侨港胞寄送新春贺卡、走访慰问。5年来,组织“同心·越城”大会和“亲情中华”“故乡行”“海燕集结”“寻根之旅”“经济文化交流会”等各类大型活动活动30余场,进一步拉近他们与家乡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
香港越城同乡会“故乡行”活动
暖心服务,提升侨之感
关心关爱侨界人士,着力解决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越城区通过建立“涉侨法律服务站”为侨界人士搭建“法治护航桥”,2年内共提供涉侨法律援助16例。通过“银侨合作”“金融授信”等服务,为侨资企业和侨创人士搭建“金融安心桥”,累计为侨界授信金额达20亿元。通过“为侨服务全球通”“三服务”等方式为侨资企业和侨界人士提供“政务便利桥”,解决项目回归、产业升级、资金、人才等问题100余个。
建立越城区涉侨法律服务站
爱侨护侨,维护侨之益
以《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实施办法为依据,完善维权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开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等涉侨政策法规宣传晚会、宣传活动等30余场次,印发资料2万余份,进一步扩大侨法影响力。共受理侨眷来信来访200余批次,主要涉及房产纠纷、房屋拆迁、旧居寻访等方面,均安排专人负责,深入实地查看,掌握第一手资料,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做好“筑巢引凤”文章,进一步发挥侨力
创建基地,做好“筑巢人”
近年来,越城区根据不同主体不同模式分类推进不同类型的双创基地建设。一是围绕“未来高新引领型”模式,打造“海智园”,已在生物医药“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立“同心·越城”侨创基地,并于今年6月揭牌成立。二是围绕“华侨贸易集聚型”模式,打造“侨贸园”,已在绍兴综保区国家级平台,联合国内外侨商做好“侨贸园”建设,其中“越侨馆”和“捷克水晶馆”等项目已投入使用。三是围绕“众创空间”模式,打造“双创智库”,已在“冠友众谷青创文化社区”和“群贤198文创园区”建立“留学生创业基地”,积极为新侨创新创业人士打造科技创新、电子商务、文化创意的孵化基地。
建立“同心·越城”侨创基地
宣传推荐,做好“引才人”
健全引才留才网络,营造重才用才氛围,树立爱才敬才导向。一是宣传推介好越城区、滨海新区人才政策,把政策文件讲透彻、讲到位。二是成立海外引才工作站,依托海外同乡会已在美国、加拿大、日本三地建立引才工作站,助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三是依托留学生及其家属联谊会组织开展“智汇海归创新程”活动、留学生创新创业现场会等,让多地留联会、留学人员走进绍兴越城,吸引广大新侨人士来越创新创业。5年来,已对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70余名。
做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
精准招商,做好“引资人”
系统分析全区侨资源库,按照在外高科技人才、在外重点企业家、在外重点社团进行分类,列出招商引资的匹配人群,瞄准方向,找准跑道,精准招商。5年来,区侨联助力引进生物医药类、新能源、国际跨境物流、科技服务业等产业项目22只,如侨商大厦商业大楼项目、托斯卡纳风情园旅游综合体项目、领蔚生物项目等,总投资超20亿元。区侨联被评为全省侨联系统“十佳”引资单位。
绍兴侨商大厦奠基仪式
做好“公益慈善”文章,进一步彰显侨义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海外侨胞、香港同胞通过建文化礼堂、筑乡村民宿、修桥铺路、打造田园综合体等方式反哺家乡、共建富美乡村。如车越乔先生出资40万元建设塔山街道老年活动中心,捐资助力马山街道车家弄村的百年老宅改建为村文化礼堂。周海波先生在富盛镇建绍兴贡帝托斯卡纳城堡酒店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从自己经营的公司和酒店中腾出百余个岗位解决富盛镇村民的就业问题;已连续五年资助富盛倪家溇村的10个贫困户,每人每年1000元。
贡帝托斯卡纳城堡酒店
热心教育事业
近年来,海外侨胞、香港同胞热心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慷慨捐资助学的义举层出不穷,5年来,各项助学资金达5000余万元。如鲁家贤先生捐赠3000万在绍兴一中设立“英贤计划”基金;曾险先生捐赠100万元在越秀外国语学院设立“新西兰利杰国际”助学基金;周水祥先生每年出资捐助鉴湖镇中心小学困难学生,已资助学生160余名。
鲁家贤在绍兴一中设立“英贤计划”基金
同心抗击疫情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侨资企业万众一心,共克时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区委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凝聚防疫共识,加强自我防护,彰显侨界担当,通过捐款捐物、志愿服务为抗击疫情献上赤子之心,累计为家乡捐款捐物达1000余万元,提供志愿者服务300余人次,全力以赴为打好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贡献侨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