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科教济世理想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记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欧阳宏伟
发布时间: 2022-04-01 11:29:17
胸怀科教济世理想 念念不忘终有回响
——记农工党浙江省委会常委、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欧阳宏伟
余静珂 王伟
欧阳宏伟,浙江大学求是学院特聘教授,爱丁堡大学荣誉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国际联合学院(海宁校区)常务副院长,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全国骨科医师协会“首届骨科十最佳医生”。
欧阳宏伟在浙江大学先后开拓了软骨组织工程技术、医用蚕丝材料和原位骨组织工程技术等三个再生科技的临床转化,创建了生物医学本科专业、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博士点和运动医学博士点三个学科,先后负责浙大基础医学院(国家试点学院)、创建浙大爱大联合学院(最佳中英合作办学机构)、负责浙大国际联合学院(国家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等三个学院。在他看来,学成归来,报效祖国,人生无悔。
追逐梦想 推动骨科再生医学
1999年,已经在湘雅医院做了5年大学骨科医生的欧阳宏伟,做了一个慎重的决定——去新加坡读博。近七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留学和工作经历让欧阳宏伟快速完成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生物力学和临床再生医学的训练和探索,发表了系列成果,并开启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的临床软骨组织工程医疗新技术。学成需要报国,虽然当时国内外年薪落差15倍之大,2005年时欧阳宏伟依然决定为了推动中国骨科再生医疗技术而回国。
回国后,欧阳宏伟没有采用经典的模仿器官组织移植的体外合成组织后再移植的技术路线,而是创新采用模拟组织发育的在局部提供再生要素的原位组织工程技术路线。有个76岁的糖尿病患者,开放性骨折一直无法愈合,皮肤发黑溃烂,临床处理非常棘手,难以开展自体植骨手术。欧阳宏伟了解情况后利用原位组织工程技术给这位患者的病变局部注射了激发再生的自体细胞和因子,结果超出想象,35天后骨植愈合,并且皮肤也完全愈合了。这就是欧阳宏伟与团队自主创新的基于自体细胞/因子浓集的骨原位组织工程于再生治疗技术的典型病例,为骨关节病人提供了新医疗手段。目前,骨原位再生治疗技术已推广至100多家医院,骨折不愈合等难治疾病的治愈率达94.8%。
一天,有个年轻男孩找到他,该男孩骨折不愈合、关节受损。就当时的技术来说,如果患者关节软骨破坏,教科书上的治疗手段就是做关节置换或打止痛对症处理,年轻患者不适合关节置换,而且关节置换后患者仍然会损失部分运动功能,关节假体使用寿命有限。欧阳宏伟希望可以找到一种方法让患者没有痛苦的同时还能够恢复之前的运动能力。就这样,团队研究攻克了自体软骨细胞快速高效扩增技术和仿生软骨支架技术,建立国家行业标准,在国内外率先建立组织工程软骨移植医疗技术体系和临床示范,治愈了国际软骨修复学会公认的难治性关节软骨缺损,随访病例有效率达到87%,很大程度上帮助患者避免了关节置换。
软组织的再生是骨科领域需要攻克的一大难关,欧阳宏伟发现现临床使用的材料一类是化学合成材料,弹性差,异物反应大;另一类是动物来源的脱细胞的材料,存在安全风险,加工也相对困难。于是,他和团队针对软组织修复材料的力学仿生性能差和来源限制,发明了力学性能好、免疫性原性低的医用级蚕丝材料,与人体组织力学特性匹配,能够促进软组织的再生,并开展了世界上首个蚕丝三类医疗器械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有效修复率高达99.4%,并且没有不良事件发生。获批国内第一个蚕丝三类医疗器械,该成果把蚕丝材料变成医用级材料来源,是中国特色材料,帮助国家在生物材料原材料对抗卡脖子,被中组部组织的大国之路的科普丛书列为建国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12个代表成果之一。
近年来,欧阳宏伟率先做了国内软骨组织工程、蚕丝医用材料和原位骨组织工程技术等转化,牵头制定了两项国家标准和一项卫生部管理规范,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三项,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863、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重点专项、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等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入选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 Fellow、国际骨科联合研究学会Fellow、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的“2020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15—2020)。
言传身教 实现学生自驱式成长
接触教育以来,欧阳宏伟一直以培养生物医学人才和添补该领域空白为使命。2012年,在海内外调研的基础上,欧阳宏伟认为国际合作办学的新模式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于是,他毅然决定增设生物医学专业。浙江大学成为中国首家开设此类专业的单位,填补相应人才培养空白,满足社会对生物医学领域发展的人才需求,不仅改革课程,强化交叉,注重知识、能力、视野和人文兼顾。他亦师亦友,与学生的交流中从不以长者自居,而是从对方角度出发为其出谋划策,从不居高临下地命令学生做事,甚至与毕业多年的本科生仍保持着联系,毕业生将自己的近况与他分享,他也非常愿意承担倾听者的角色,一直手心向上传递温暖和希望。在欧阳宏伟及团队的积极引导下,前四届毕业生90%以上获得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一流名校认可,教学成果获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2016年,欧阳宏伟和团队创建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说:“教育教学的根本问题不仅是要融合形成独特的国际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要获得学生和社会的认可。”过去的5年来,他致力于推动两校人才培养进一步深化,先后建立双学位本科专业,双学位博士专业,单学位博士专业。联合学院2016级首届本科毕业生国内外名校深造率88%,其中海外名校深造71%;全奖博士65%。爱丁堡学院荣获2018年度最佳中英教育合作机构奖,生物医学专业2019年获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
在欧阳宏伟回国的16年中,他培养的研究生个个成绩突出,已经培养了15名研究生进入全国知名医院任骨科医生,12名研究生进入中国和美国知名高校、研究所担任教授、副教授和助理教授;国家优青1人,科技部干细胞专项青年科学家1人,全国优博提名1人,省优博毕业生8人,国家奖学金9人次,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名,获得国际学术会议最高奖3项等。培养的本科生获得省新苗计划3项,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1项,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论坛优秀成果奖创新研究一等奖1项等。
热爱公益 积极科普和参政议政
除在校的教书育人,欧阳宏伟始终坚持面向社会辐射正能量。他持续推动高中科普活动,激发高中生对生物医学领域的兴趣,共组织、参与全国知名高中的科普巡讲近百场。同时,欧阳宏伟一直致力于激发少年英才们对生物医学和生物信息学学习的兴趣,牵头主办了“亚洲生物医学未来领袖大赛”,不仅培养学生的基本科学素养与创新思维,更将提供广阔的国际视野与学习平台。
目前,新冠疫情让人们深刻体会到生命科技的重要性,欧阳宏伟紧跟时代的步伐,受邀进入浙大直播间,为4万多听众带来主题为《疫情后回望,与生命共舞》的讲座,分享人生哲学和生物医学发展趋势。同时,秉持着“做有用的科学”,他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做成“610lab说科学”系列科普视频,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最直观地分享给年轻的中学生,希望提前带给他们对大学生活的憧憬。
此外,欧阳宏伟还担任浙大的三育人工作委员会主任,积极募捐200万建立浙大三育人教育基金,促进三育人标兵的评选和示范作用;兼任浙江理工大学副校长,组织联合申报课题;兼任浙江省政协委员、农工党省委会常委、杭州市西湖区人大常委等,独立提交提案、调研报告、社情民意、学习心得,积极参与农工党省委会或本地社会服务活动,提出的议案曾获省委主要领导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