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灵隐寺坚持佛教中国化 激发名寺新活力
发布时间: 2022-02-28 11:16:44
杭州灵隐寺坚持佛教中国化 激发名寺新活力
省民宗委
杭州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年间,至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是杭州名刹、汉传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近年来,杭州灵隐寺始终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牢牢把握住人才培养、佛教现代化和文化引领等三大主线,推进佛教中国化不断深入。
践行佛教中国化 致力高层次僧才队伍建设
佛教事业的接班人,是新时代佛教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杭州灵隐寺重视培养新时代佛教高层次优秀僧才队伍。
高举爱国爱教旗帜。作为省级普法示范点,灵隐寺为提升四众弟子的法治意识,不断在提高学法普法的针对性、有效性、持续性方面下功夫。高度重视教职人员思想建设,组织教职人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连续十年组织全体执事赴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培训,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普遍接受宪法教育,牢固树立国法大于教法的观念,确保佛教的健康发展。灵隐寺还向杭州各大寺院输送了“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爱国爱教高层次管理型僧才。
发扬学术研究的传统。历史上灵隐寺高僧辈出、大德如林,他们著书立说、传经授业,留下了佛教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等宝贵遗产。秉承“慈悲、包容、感恩”的理念,灵隐寺继承发挥佛教学术研究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开展佛教学术研究工作,深入挖掘佛教经典中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发展的内容,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此外,还连续多年举办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充分挖掘和弘扬佛教文化,组织编写和修订了十多部佛教文献丛书,梳理灵隐寺乃至浙江佛教文化传承发展的脉络和历史经验。
建设文化传承队伍。灵隐寺僧众素质逐年提高,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僧人占比70%以上。利用现有人才优势,灵隐寺组建了云林书院、云林梵呗、云林棋禅、云林茶会、云林藏书和灵隐文宣、国际文化交流、佛教非遗保护、佛教文物陈列馆等一批专业文化传承团队,开展佛教文化传承交流活动,于近些年逐步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佛教的崭新形象和当代风采。
打造讲经交流基地。灵隐寺配合中国佛教协会连续12年举办佛教讲经交流会,连续多年举办佛教论辩会、佛教巡讲会。从2018年开始,“中国佛教讲经法师研习班”和“高级研修班”都在灵隐寺开班。同时,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也落户灵隐寺。灵隐寺帮助整理总结中国佛教讲经交流基地的优秀成果,汇编《经典阐释——中国佛教讲经交流文集》 《法音宣流——2019中国佛教讲经交流会讲经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灵隐寺受中国佛教协会委托完成了《全国佛教界同舟共济抗疫情》 《心经》祈福梵呗视频的创作录制,以及《护生》系列动画视频的制作。
深化佛教中国化 着眼寺院管理现代化转型
新时代佛教中国化的主要任务是现代化。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转型,如何既继承优秀传统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是佛教面临的重大挑战。灵隐寺在思想观念、管理制度等各个层面,做出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探索与创新。
重视加强道风建设。道风关系到佛教呈现于世的外在形象,是佛法住世的命脉所在,是佛法得以持续传承的源头活水。使道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主要依靠寺院管理。为此,灵隐寺坚持半月布萨、结夏安居的丛林律仪制度;坚持冬参夏学、讲经弘法的学修制度;坚持共住共修的生活制度;坚持学修并进、解行相应的优良传统。同时,灵隐寺还狠抓财务制度和人事制度。在财务管理上,根据国家的财务规定做好审计,坚持民主理财、收支分开、凭证记账、专款专用,严格各类手续。物资采购、保管、发放等,都纳入财务管理。在人事管理上,坚守“唯才是举、唯德是举”的用人方针。收徒、传戒、外来挂单等方面严格遵守相关制度。
积极推进场所治理现代化。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灵隐寺原有丛林格局的管理模式需要进一步进行专业化和规范化调整。为此,寺院积极推进佛教活动场所治理模式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主动探索适合当代佛教寺院发展的现代管理模式。自2016年开始,建立ISO9001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健全收支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登记和常住僧众共住共修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目前,灵隐寺实现各项活动事先有策划,过程有跟踪,事后有总结,寺院管理制度化、标准化、合理化水平不断提升。寺院还全面梳理涉及宗教事务的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综合运用各领域的法律法规,有效增强了寺院管理的法治化意识。
推进佛教中国化 展示佛教文化的当代价值
杭州灵隐寺以“文化引领、文化兴教”为宗旨,不断挖掘弘扬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中健康积极的内容,作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阐释。
灵隐寺以佛教传统节日为载体,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发挥佛教文化净化心灵、涵育道德的积极作用。如四月初八佛诞日托钵行脚慈善行;七月十五佛欢喜日评选全国慈孝人物;腊月初八佛陀成道日施送腊八粥,等等。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灵隐寺充分发扬佛教文化对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和文明融合的独特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我国宗教政策,讲好中国佛教故事,增进同各国佛教界的法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9年10月12日,中、美、加三国佛教论坛期间,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灵隐寺承办的中国佛教梵呗音乐会在美国纽约林肯艺术中心展演,当地媒体争相报道,彰显了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巨大魅力。
秉持佛教慈善理念,灵隐寺积极开展慈善公益活动,先后为西部建设、省市慈善总会、市残疾人基金会、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汶川和玉树灾区等捐款数千万元,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抗疫期间,灵隐寺在第一时间筹集5000只防疫口罩,支援湖北省佛教协会防疫工作;向杭州市红十字会捐款1000万元,支援疫情防控。杭州云林公益基金会多年来专设“云林教育基金”“云林情暖万家”“云林孝慈感恩”“云林养老”等公益品牌项目,分别对武警消防官兵、高校贫困学子、贫困家庭成员、环卫工人群体和孤寡老人、退伍老兵等给予常态化的关怀和帮助。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思想引领新航程。下一步,灵隐寺将围绕杭州“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塑造创新发展新优势,建设佛教现代化数字化变革新高地,提升对外文化交流新水平,推进寺院管理新变革,打造新时代美丽杭州新标杆,为杭州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激发名寺新活力,谱写窗口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