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浙商论坛 | 施一公: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合作,开展跨界、跨学科合作
发布时间: 2022-12-29 16:34:54
12月24日,由浙商总会主办,以“新时代、新征程、新飞跃”为主题的第六届世界浙商论坛在杭举行。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发表主旨演讲。他表示,西湖大学诞生在浙江,是一批有情怀的企业家和一批有梦想的科学家牵手,共同创办的新型大学,是合作的力量支撑了西湖大学的创办之路。人与人的合作是一切的基石,通过人与人的互动与往来,不仅能够带来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和聚集,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形成融通开放的世界观,塑造多元化、包容性的人文环境,在润物无声中增进理解和信任,消除误会和偏见,让包括科技合作在内的一切合作具有更丰厚的土壤,更坚实的基础,为我们的家园带来持久和平与繁荣。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合作
今年的11月15日,联合国正式宣布迎来“80亿人口日”,地球将如何承受人类之重,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发表了题为《80亿人口、一个人类》的主题演讲,在气侯变化、粮食安全和战乱多重危机下,人类应该弥合分歧、恢复信任。我们认为,科技界与企业界的开放合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全世界的企业家、科学家应该铭记对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所负担的不可推卸的责任,携起手来为人类共同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合作方能共赢。纵观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国际间的合作共赢是不灭的灯塔,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尤其在过去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复杂性的不断增加,许多重大的科学问题只能由全人类共同面对,任何一个国家想要独步天下的难度也越来越大。2016年,人类首次检测到来自13亿年前的引力波,这是世界上来自多个国家的一千多位科学家多年合作的结晶。三年前,天文学家宣布首次拍摄到黑洞照片,其背后是全球30多家科研院所超过200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
从创新的活动规律来说,不同国籍、不同族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能够产生更加强烈的思维震荡和碰撞。虽然文化差异、观念冲突不可避免,但是彼此不同的想法和视角,更能带来催生创新的独特力量。
遗憾的是,近年来,全球化的进程遭遇阻碍,科技脱钩等不和谐的杂音时有出现,我们受到负面影响。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开放合作。一方面,充分彰显我们大国情怀和气度,始终坚持共赢而非零和,民间多渠道、多样化的合作将是重要的补充。大学、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主动作为,在国际上广交朋友,以更柔性的方式破解国际合作之困局。另一方面,作为后发国家,一味的追赶终将难以摆脱被动,我们要瞄准前沿未知领域,主动布局,开启新赛道,主导国际合作方向。
发现前沿未知领域,
跨界、跨学科的合作是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的关键是问题创新,问题承载着对科学前沿的深刻洞见,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难度,不亚于解决一个科学难题。而随着人类的知识体系越来越系统,学科划分越来越细致,留给人类科学想象的空间似乎越发狭窄,我国每年发表的SCI论文多达几十万篇(已经是世界第一),投入的科研经费以两三万亿计(在世界是第二)。但我们的研究究竟有多少是原创的,又有多少具有科学价值。面对诸多的全球性挑战,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如何在科学范畴中找到核心问题,这既需要科学家的好奇心,也需要有实际需求的牵引。科技界、产业界以及科技界内部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建立跨界合作,有助于从更宽广的角度对复杂现在进行审视和研判,突破创新瓶颈,让影响深远的跨时代原创性突破成为可能。
当然,归根结底,人与人的合作是一切的基石,通过人与人的互动与往来,不仅能够带来技术、资金等创新要素的流动和聚集,更为重要的是促进形成融通开放的世界观,塑造多元化、包容性的人文环境,在润物无声中增进理解和信任,消除误会和偏见,让包括科技合作在内的一切合作具有更丰厚的土壤,更坚实的基础,水到渠成,自然顺畅的发声,为我们的家园带来持久和平与繁荣。
中国自古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和而不同、周而不比,是我们与世界的相处之道。近者悦、远者来,是我们始终追求的美好礼节。改革开放后,我们迎来了留学热,也迎来了归国潮。2020年至2021学年,有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学生在我国高校留学,在华工作外籍人员有百万之多。浙江更是站在改革开放的前沿,浙江籍企业家、科学家遍布海内外,不仅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海外人才净流入率,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一。而且,浙江拥有义乌、青田这样的世界小商品之都,华侨之乡,来连通世界。浙江作为重要窗口,正在以实际行动展示中国。
过去几年来,得益于浙江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社会风气,也受惠于政府、企业以及广大民众对教育的渴望,对科技的热情,西湖大学在短时间内聚拢了来自于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9位世界级科学家担任博士生导师,在100多个前沿科学研究方向引领世界,开始在众多研究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向人类科技巅峰发起有力冲击。我们很幸运选择了浙江,而回馈浙江、反哺社会是西湖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西湖大学与企业界有着天然的纽带联系,拥有得天独厚的合作优势。面向未来,西湖大学愿与在座的各位企业家、与广大浙商群体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科技与产业的深度融汇,形成大学与企业相互成就的新局面、新典范,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星辰大海中相映成辉,代表中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最具特点的标志,一是民营企业的崛起,二是众多留学生留学报国。这两股力量交织在一起,汇聚于浙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成就了西湖大学。我相信,不久的将来,西湖大学对中国同时对世界、也为人类作出的贡献,一定会让在座的各位倍感骄傲。让我们共同携手,用合作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