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苍南:凝聚同心共识 展现统战作为
发布时间: 2022-10-17 16:06:13
近年来,苍南统战实施思想同拍、凝心聚力、乡贤回归、分众统战、民族振兴等五大工程,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资源优势,在建设“重要窗口”中展现统战作为。成功举办首届世界苍南青年峰会,创建省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海西电商科技园,推广乡村读书计划,画好新时代最大同心圆。
畲族风情旅游文化节
实施“思想同拍”工程,强化全域覆盖
坚持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凝聚人心作为贯穿统战各领域的主线,坚持寓统战于活动,分众、分领域开展特色教育活动。
创建并逐步升级“520学习·同心同廉教育+N”品牌活动,生动实践“党内党外互动”,近1500多名统战成员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中汲取了精神食粮,在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方面贡献智慧和力量,充分展现了把统战成员的思想凝聚统一到市委、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
引导民主党派成员深入开展“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行”系列活动,举办统一战线骨干研修班走进名校活动、党外和少数民族干部中青班(年轻班)、中国苍南“侨智汇”、“世界名校青年精英”论坛、“全球共读一本书”,开展“天下畲族一家亲·云上歌会”三月三庆祝活动,不断巩固思想政治基础。
积极发挥统战成员专业优势,将统战宣传对象转变为统战宣传信息传播者,聚焦统战成员关注的热点,让民主监督、实地调研转化为统战成果,《苍南畲乡扶贫资金项目“折股量化”出精品》获全省统战工作实践创新优秀案例,为全省推进大统战工作格局提供苍南样本。顺利完成各民主党派、各联谊会换届工作,优化了班子结构。连续三年,出色完成政协会议组织组任务,各民主党派、联谊会在“两会”期间积极参政议政,共提交议案、提案295篇。
实施“凝心聚力”工程,强化疫情防控
在抗击疫情中展现苍南统战人的担当作为,启动实施“世界苍南人驰援家乡”计划,动员海内外苍南人全力筹集物资驰援家乡,全县统一战线捐助现金和防疫物资共计1042万余元。
15岁少年只身一人,从国外”人肉“背回1.5万只口罩
围绕县委“三强两促”专项活动,落实“助企抗疫情、联企复生产”五大行动,联合中国人民银行苍南支行开展“行长助企业复工复产”专项行动,为20家小微企业落实企业授信近千万元,打通了企业复工复产的融资堵点。
民主党派参与疫情防控一线
全面开展侨情调查工作,精准掌握全县侨胞底数,排摸侨情6171份,上半场全球苍南人驰援家乡,下半场“携手抗疫、为侨服务”五大行动帮侨暖侨。
实施“乡贤回归”工程,强化扩面提质
先后举办首届世界苍南青年峰会、世界温州人苍南分会场等活动,建立镇级乡贤联谊组织14个,村级“乡村振兴理事会”52个,入库乡贤3120人,乡贤助乡兴市级实践基地4个,有效地将“苍南人经济”转化为“苍南经济”,全县累计引进乡贤回归重大产业项目19个,到位资金约130亿元,募捐乡贤助力乡村发展资金近2亿元。
世界苍南青年峰会
在苍南中学图书馆设立县级乡贤馆,提升文化品味,丰富乡贤回归内容,做法得到上级领导的点赞。健全县、乡镇、村三级乡贤馆网络建设,目前有1个县级乡贤馆、6个镇级乡贤馆、8个村级乡贤馆,实施乡贤助乡兴“五大工程”。
国际友人、海内外侨胞、畲族同胞组成的直播团队助力蒲城葡萄销售
由国际友人、海内外侨胞、畲族同胞组成的直播团队,助力将拥有“浙江最甜葡萄”美誉的蒲城葡萄搬进直播间,通过看苍南APP、抖音等多平台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达1万多人次,帮助葡萄销售量提高近20%。发挥20个苍南县侨联海外工作联络站以及20位海外联络员的作用,举办2022年外国友人端午游园会,让外国友人、华侨、留学生等穿汉服、包粽子、做香囊,在苍南共融风俗民情、体验中华传统、感受文化魅力。
苍南书城(海归读书园)、碗窑古村落、霞关镇九凤老街成功创建省级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积极承接各类省级侨务活动,向海外侨胞推介苍南文化,吸引世界侨界精英回国创新创业。
实施“分众统战”工程,强化赋能增效
积极借助信息网络技术最大限度扩大“朋友圈”,以“互联网+统战+大数据”为载体,创新网络统战实践,依托网联“悦”学、网联云直播,打造新型学习平台、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引导净化网络空间,用网络统战绘就“云上”同心圆。
网联会利用自身优势,依托28家自媒体资源和优势,设立“两会建言”“建言资政”专栏,打通网上建言献策通道,精准掌握社情民意,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克服缺资金、缺人手的困难,成功创建省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海西电商科技园,打造创新基地“1+X”模式,推进县域内其它新的社会基层人士聚集地(如海西清创园、云创电商孵化园、科技企业孵化园等)的统战工作。
苍南县知联会“同心论坛”实践基地揭牌
深化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品牌建设,知联会在金乡建立“同心论坛”。
苍南县新联会乡村读书计划走进宜山二小
新联会依托“乡村读书计划”,从苍南出发,在温州进行推广;创建社联会,为温州社会组织统战工作积累经验,充分发挥社联会公益慈善、抗灾救援的优势,助力苍南社会治理,尤其在抗疫封村封道中,街头村口随处可见红马甲、黄马甲、蓝马甲。
苍南县社联会成员参与疫情防控
突出重点引导广大党外人士中的代表人士,建立各社会阶层的广泛联盟,打造全新统战孵化平台,实现不同社会组织之间资源、人才结构的再优化,为推进新时代大统战工作格局和基层统战工作赋能增效注入新活力。
实施“民族振兴”工程,强化同心共识
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乡村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在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支持,并积极推动政策落地实施。启动《苍南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理清民族乡村发展思路。加强资金扶持,2020年以来争取各级资金2000多万元,并深入开展“双百村”结对行动,帮助民族乡村落实帮扶资金1200多万元。
中央民族歌舞团走进苍南县莒溪镇溪东村文化礼堂慰问演出
因地制宜发展民族乡村产业,指导民族乡村建设高山大米、老土茶、白茶、鲜果等基地,推动“鹤顶山”矿泉水、高山大米、花井年糕、春意红薯干、特早熟蜜橘等特色产品品牌化打造,莒溪镇纳入“浙江省民族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开发培育民族村名单”。支持民族村参与龙港小微园、“居然之家”商铺、龙湾飞地等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以入股分红模式,拓宽“造血”路子。
“小小石榴籽 拳拳中国心”红色夏令营活动
目前46个民族村已实现发展项目全覆盖,每个村年经营性收入均达到10万元。深入开展“浙里石榴红”品牌培育,建成一批“石榴红”家园、工作室、驿站以及宣讲团、志愿服务队,形成具有苍南辨识度的“浙江里石榴红”集群效应。加强民族团体建设,引导他们在扶贫帮困、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等方面有所作为。
苍南先后有8人评为国家和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4次评为国家和省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5个单位评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育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