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社员杨慧峰:南孔文化的传播者
发布时间: 2021-02-04 15:57:38
九三学社社员杨慧峰:南孔文化的传播者
徐伟 廖雪芳
十多年的坚持与努力
九三学社衢州市柯城区基层委员会科教支社主委杨慧峰,是衢州市柯城区尼山小学的一名教师。尼山小学是全国唯一一所由孔子后裔创办的百年老校,学校一直以“弘扬孔子思想,传播儒家文化”为办学目标。杨慧峰一直认为,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挖掘和弘扬孔子思想。
2013年至2017年,杨慧峰来到衢州市柯城区石梁镇珊塘小学支教,担任学校负责人。她带领教师以“儒家经典诗文诵读”课程建设为目标,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儒家经典诵读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她每月开设一节“亲子诵读课堂”,家长与孩子一起背着书包进校园,一起晨跑,一起上课,一起学习论语。让诵读走进家庭,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珊塘小学学生家庭的共同认识、共同行动。
2015年11月5日,浙江省小班化教育推进交流会在珊塘小学成功举办。现场会上,家长与孩子共同展示亲子诵读成果,一曲《有朋自远方来》融合排箫演奏、吟诵、快板朗诵、情景剧等多形式将儒家文化演绎的丰富多彩。学校的“儒家经典诵读课程”,以及将诵读向农村家庭拓展工作,让与会来宾啧啧称赞。一时间,石梁镇珊塘村的家里、学校里、村里形成了浓厚的学习儒家文化氛围,溪边洗衣服的妈妈、农田干活的爸爸、村口聊天的阿姨们也会滔滔不绝地背诵起论语章句。小小的珊塘小学一年里接待十多批次的来访者,学校的进步、家长的支持、孩子的改变让杨慧峰弘扬孔子思想、传播儒家文化道路上的步伐更加坚定。
2018年,杨慧峰结束了四年的支教生活,回到了尼山小学。她还是一如既往地走在弘扬孔子思想、传播儒家文化的路上。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公民教育,用儒家经典涵养学生,平时通过“晨诵、午读、暮省”常态化推动儒家经典诵读。
组建团队,科研先行
2018年7月25日,衢州市正式向全球发布“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这犹如一面旗帜给了杨慧峰更大的精神支撑。她认为自己作为一名衢州人,又是尼山小学的教师,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加快推进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儒家的核心观念“礼”落实到百姓生活与行动中。
杨慧峰带领着团队老师依托学校附近的孔氏南宗家庙、中国儒学馆、孔子文化公园,开展“亲近与传播南孔文化”的实践与研究,开发场馆研学课程,先后开发了“诵”课程、“礼”课程、“导”课程、“艺”课程、“研”课程。2019年,杨慧峰所带的“尼山小学南孔文化传承团队”被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评为“柯城区优秀创新团队”。
为了培养一批南孔文化小导游,杨慧峰和她的小导游们一次又一次地走进孔庙,向孔庙的工作人员了解大宗南渡历史,观察孔氏南宗家庙的结构、探究孔庙的一草一木,用手触摸、用耳倾听、用心感受,与学生一起亲近南孔文化,并主动向身边的朋友、亲人、游人传播南孔文化。连续两年暑假,她总是与她的学生一起穿梭于孔氏南宗家庙,担任“论语诵背夏令营”的导师,给游客做导游。近两年来,杨慧峰与小导游们接待中外游客2万多人次,小导游们也越来越喜欢南孔文化,感受到了南孔文化的悠久历史,也深深体会到了“衢州人”的使命感。
杨慧峰还鼓励学生围绕“论语”章句,讲自己的故事,并从中思考、纠正自己的行为。周末,她还带着学生参加衢州广电FM.1053校园风节目“空中论语课堂”、孔子文化公园故事分享会,学生们有的讲孔子故事,有的分享自己的故事,有的背诵《论语》……她还带着学生们一起通过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直接体验、内化儒家经典作品,化深奥难懂的儒家文化为形象生动的现代儒家文化,使学生在自行研读再创作的过程中丰富对“南孔文化”的认识,加深对“南孔文化”的理解。
南孔文化的推广
南孔文化是衢州人的骄傲,有着数百年的历史,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现在,我们要把这种思想发扬得更光大。2019年4月,杨慧峰组织诸暨市孟子小学与衢州市尼山小学共同举行“同寻儒家文化印记,共结友好学校情谊”为主题的研学活动。两校师生一起走进南孔家庙,穿古装、正衣冠、秉礼仪,行作揖礼,拜孔子像,为在场的游客呈现了庄严有序的儒家礼仪。孩子们集体朗诵《论语》 《孟母教子经》等儒家经典,讲孟母教子、孔氏大宗南渡的故事,书写儒家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唱学校自编自导的传统节目《有朋自远方来》,绘画孔庙里具有饱含历史印迹的建筑,让孔孟经典,融入交流,从实践中领略南孔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随着儒学热潮的兴起,杨慧峰与团队老师开发的场馆活动课程成果更是得到了推广。杨慧峰说,能够行走在“弘扬孔子思想,传播儒家文化”的路上,为“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既是自己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的担当,更为南孔文化的落地感到由衷的高兴。
(作者单位:九三学社衢州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