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发布时间: 2020-09-17 09:10:28
杭州市上城区创建“企推推”云平台 激活区域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为有效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助力杭港高端服务业示范区建设,杭州市上城区内聚外联、牵线搭台,创新搭建企业互动云上之家——“企推推”线上平台,以打通区域壁垒、推进万企联动的方式,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全新动能。
一是壮大共建朋友群。目前,上城区已先后与香港总商会、常熟市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杭州市嘉兴商会等3家商会签订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为友好商会。在此基础上,通过“云视频”等方式先后召开平台建设推进会6次,助推以“交流面对面、服务零距离”为特色的“企推推”互动平台正式落地。二是深挖共赢资源链。该平台将围绕企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各地经济、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将“数字”与“实体”完美结合,助推企业“线上”“线下”发展共存互补、共生互进,为区域企业开展经贸交流合作等活动开辟新的合作领域。目前,“企推推”民企互动云上之家共推出功能板块4个,可提供实时动态咨询、政策需求讲解、企业产品推广等服务8项。三是构筑共享生态圈。借力“企推推”云上之家,上城区将进一步完善杭港、长三角等区域合作机制,通过逐步新增“一周热度榜”“交互地图”等功能,铺开资本超市和路演中心建设,以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层次、优化合作效果,为区域贸易流通和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企推推”平台首播当日就吸引参与互动观众7917人次。
(杭州市上城区委统战部)
淳安县工商联坚持党建引领助力商会建设显成效
近年来,淳安县工商联坚持“抓党建、夯基础、凝共识、助发展”的工作思路,积极探索开展商会党建工作的新方式新途径,探索形成了建起来、活起来、亮起来的商会党建“三步走”工作法,实现了党建与商会建设、思政引领、回报社会的有机结合,淳安县工商联被评为2018-2019年度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
一是探索党建管理体制,规范建起来。为全县30个商会组织配备党建工作指导员,在12个已建党组织商会中,其中4个异地商会党支部归工商联党总支管理,7个乡镇商会党支部和1个异地商会党支部归属地管理,接受双重业务指导,形成“归口管理+属地管理+双重指导”模式,以党建促会建,取得较好成效。2019年,汾口商会获评浙江省“四好”商会,姜家商会获评杭州市“四好”商会,威坪、汾口、姜家、临岐商会获评杭州市“平安商会”。二是凝聚商会党建力量,支部活起来。将理想信念教育与商会党建工作相结合,建立机关支部与商会(企业)支部主题党日联动联建机制,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工商联党总支成立以来,商会共有22人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4人列为入党积极分子,3人发展成预备党员,2人发展成正式党员,党员总数达到44人。三是打造特色党建品牌,作用亮起来。发挥“党员带会员、支部领商会”的“红色引擎”作用,创建“商会+”特色党建品牌,助力乡村振兴。重点打造“商会+消薄增收”党建品牌,开展三大助力行动。2019年,农产品营销行动助力千岛湖农产品销售100余万元,红色“联姻”行动为支部共建村落实联办企业3家,直接帮扶增收50余万元;村企结对行动为薄弱村落实帮扶项目40余个,帮扶资金1600余万元,增加经营性收入550余万元。2019年,王阜乡横路村在杭州商会党支部帮扶下,经营性收入跃居全乡第一。
(淳安县工商联)
慈溪市举办新生代企业家“创领未来”沙龙活动
5月23日下午,慈溪市委统战部主办新生代企业家沙龙活动,邀请50余名领军型新生代企业家汇聚一堂,共享企业发展的“营养大餐”。活动中,新生代企业家们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了各自的创业历程,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创领未来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与会的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围绕企业家们最关心的话题、最期盼的政策、最想要解决的难题展开互动交流。会上,新生代企业家们共同倡议,怀惴梦想,脚踏实地,为慈溪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持久的青春动力。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慈溪市自2011年6月成立全国首家县级“创二代”联谊会以来,新生代企业家培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近年来,慈溪市委统战部牵头,市委人才办、团市委、市侨联、市工商联等部门共同参与,联合实施的“百名新生代创业精英培养计划”,更是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新生代企业家。目前,全市新生代(创二代)企业中有超百亿元企业1家、上市企业4家、亿元企业57家。
(慈溪市委统战部)
长兴县连续六年“东羊西送”助新疆维族同胞唱响“致富经”
自2013年以来,长兴县委统战部以“东西部扶贫协作”为契机,立足“吕山湖羊”品牌优势,牵头开展“东羊西送援疆”行动。连续六年为新疆喀什、和田等地维吾尔族同胞送去优质吕山湖羊,参与湖羊养殖的维族群众人均年收入增长3000余元,并协助当地羊产业实现优化升级,有效推动脱贫攻坚事业,谱写了东西部协作助推民族团结进步的新篇章。
一是跨省调运优质种羊。相比新疆原有羊种,“吕山湖羊”具有一胎多羔的特点,能够极大提高羊肉、羊奶等羊产品的产出。为此,县委统战部联系经信、农业、交通等多个部门,在全县多个养殖场选取优质湖羊,通过公、铁、水、空等多种运输通道,6年累计跨省调运优质“吕山湖羊”种羊2万余头,价值2000万元,有力改良了当地的羊养殖品类,为维族同胞带来了养羊致富的“新源泉”。二是校企合作技术共享。利用统一战线人才荟萃、联系广泛、资源丰富的优势,为长兴辉煌牧业、永盛牧业、德睿牧业等多家湖羊养殖重点企业与兰州大学开展技术合作牵线搭桥,依托大学专业平台和研究资源,不断改进湖羊养殖技术、改良湖羊品种,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出现的羊种退化问题,开展“优质羊种培育”等专题研究,并将相关技术通过长兴与和田、喀什等地政府对接、企业联系,以“空中课堂”、现场教学、实地学习等形式,同步传授到当地,实现信息共享。三是集散结合统筹发展。针对新疆地区地广人稀、农村群众文化水平不高等特点,采取集散结合的方式进行湖羊养殖。一方面县委统战部联络当地统战部门,为急需帮扶的维族群众开展送羊入户,实施分散养殖,先后有3000户维族群众领养湖羊10000余头,其中500多户低收入家庭由于引入湖羊养殖,每户年增加收入3000-5000元;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对接,在当地开设集中养殖场,以“帮、传、带”模式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 100余个(维族就业人员占65%),培养专业技术人员45名(维族人员20名),通过集群化管理、现代化养殖、精细化发展,从产业整体层面进行帮扶,同时也助推“吕山湖羊”品牌走出去,先后登上央视财经、农业、新闻等多个频道节目。
(长兴县委统战部)
绍兴市柯桥区多措并举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家引导和培养
为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推进区域内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绍兴市柯桥区多措并举加强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引导和培养。
一是加强政治引领。注重规划新生代党员企业家发展工作,对优秀新生代企业家每季度定期联系交流,召开“政企面对面”青年企业家专场,区主要领导与优秀新生代企业家面对面交流沟通。对于政治素质好、社会贡献大、各方评价优、对党感情深的新生代企业家,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等人选。
二是搭建学习平台。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参加学术论坛、国内外展会、项目推介等活动,拓宽新生代企业家的思维和视野,助力创业创新。组织优秀新生代企业家赴机关单位挂职锻炼,增进企业家和政府之间的沟通交流,密切政企联系。
三是提振发展信心。今年疫情期间,落实专人驻企服务,动态了解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及时对接有关部门反映问题协调解决,积极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不断增强新生代企业家坚定对经济向好发展的信心,政企同心,共克时艰。
四是促进守正创新。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 “步鱼计划”目标,继承老一辈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发扬新生代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以步鱼之静、步鱼之专、步鱼之强,推动企业专注主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把企业做大做强。
五是勇担社会责任。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常怀感恩之心,常行为善之举,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共谋、共担、共享、共赢,守法诚信经营,依法依规办事。在关爱员工发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同时,发挥自身优势热心公益事业,积极扶贫济困,主动回馈社会。
(绍兴市柯桥区委统战部)
诸暨市成立镇级社会组织党校
4月26日,诸暨市枫桥镇成立了全省首家镇级社会组织党校,这是新形势下完善社会组织党建教育培训体系的一次重要尝试,广大乡贤社会组织从此有了自己的“红色家园”。
“乡贤参与、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模式是诸暨市深化“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近年来,诸暨市枫桥镇积极组织新乡贤成立或参与到社会组织,据统计,枫桥镇现有各类社会组织280家,有乡贤参与的社会组织达73.2%。镇级社会组织枫桥镇乡贤联合会广纳知名乡贤,共有326名成员;每个村都设立了参与村级事务的乡贤参事议事会。“新枫桥人”中的专业技术人才、投资者和一直致力于乡村治理的村干部及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等三老人员成为新乡贤组织中的主要力量。枫桥镇新生代企业家协会、枫桥镇“三老”调解服务团等新乡贤为主体的社会组织,在项目引进、惠民服务、村级治理等方面发挥出强大的组织效能和社会效能。
枫桥镇社会组织党校成立后,将按照“突出党建主体,重视业务拓展”的原则,科学设置课程内容。广大乡贤可依托该平台接受涉及党性教育、党建业务培训、社会组织制度建设、专业能力培养及可持续创新等内容,进一步强化党建对乡贤社会组织引领,有效提升乡贤参与社会治理的红色基因。
(诸暨市委统战部)
义乌市“1234”同心共融工作法服务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
义乌市北苑街道四季社区外来流动人口达1.8万余人,包含29个民族成分的少数民族同胞533人。义乌以“1234”同心共融工作法,致力破解务工经商流动少数民族集聚社区服务管理难题,成效显著。
“1”即搭建1个以党委为核心、社区需求为导向、社会资源为支撑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将城市民族工作纳入社区党委总体工作布局。“2”是围绕务工经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独特需求,在“精准化”“精细化”等上下功夫,真正将需要的服务送到少数民族群众身边。“3”是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引进“同悦社工”专业团队,打造“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运行机制,保障民族工作常态化推进。“4”是围绕“创业共富”“生活服务”“社区参与”“文化融入”,积极打造“创业四季”“服务四季”“参与四季”“融合四季”等4大工作品牌,推动建设“幸福四季”。截至2020年4月底,社区共开展民族融合服务活动300多场次,服务约35000人次,形成了“创业共富电商培训”“少年梦工坊”“小候鸟夏令营”“heads up”“快乐号幸福列车”等一批特色服务项目,各类主题活动获国家、省、地方新闻媒体报道70余次。2019年9月,社区获评浙江省第二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重点培育单位。
“1234”同心共融工作法实施以来成效显著。一是电商培训精准赋权增能,自2018年5月以来,常态化开展“创业共富”电商培训课程10余期,服务10000人次。今年疫情期间,特别推出了为期2个月的电商公益云教学课程,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便利学习机会,累计直播52场,在线观看人数3600余人次,直播总时常超过4200分钟,提升了少数民族同胞创业共富能力。二是生活服务精细聚焦需求,社区针对少数民族新居民子女教育等需求,开展了“四点半课堂”“小候鸟夏令营”“少年梦工坊”“0-3岁启步计划”等少数民族子女关爱项目。打造了“公益巴士”服务品牌,深入少数民族群众较多的企业“送服务”上门,让家电修理等生活中需求高、实现难的琐碎“小事”不再成为困扰群众的“大问题”。三是志愿服务激发融入热情,组建了“红石榴”“heads up”“创业共富”等多支志愿服务队,共培育含少数民族同胞在内的志愿者骨干成员500余人,围绕“时尚性”“趣味性”,开展了heads up(嗨,你好!)等时尚公益活动,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等中心工作。四是文体活动敦睦邻里情感,社区将“美食美刻手工坊”“世友俱乐部”“婴幼儿活动区域”“爱心书吧”“统战之家”等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免费开放,邀请少数民族居民共同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开设“耆妙汇”等社区服务项目,呈现出“融合四季”的美好形态。
(义乌市委统战部)
舟山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举行揭牌仪式
5月27日,舟山市委统战部(市民宗局)在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举行了舟山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近年来,舟山市民族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省里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机关、企业、村(社区)、乡镇(街道)、学校、宗教活动场所的要求,结合舟山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进一步推进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贯彻落实,进一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特别是近年来,舟山市民宗局紧抓重点,以点带面,突出“三点三面三维度”,进一步推进外来少数民族群众融入舟山当地社会。
将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列为舟山市民族团结教育基地,正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鸦片战争时期定海第二次抗英保卫战,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一次抵御外敌入侵的战斗,三总兵中既有葛云飞、王锡朋这样的汉族将士,也有郑国鸿这样的回族英雄。舟山鸦片战争纪念馆生动地展现了定海三总兵率舟山军民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园的悲壮场景,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教育基地。今后,将进一步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推进舟山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促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为“四个舟山”建设贡献力量。
(舟山市委统战部)
丽水市首次举办无党派人士认定仪式暨培训会
5月28日下午,丽水市举办全市无党派人士认定仪式暨培训会,首次向认定登记的无党派人士颁发《无党派人士认定书》。近年来,丽水市广大无党派人士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参政议政,开展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是党委和政府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
认定仪式后,丽水市委统战部以“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 争当积极作为的无党派人士”为题,从找准无党派人士定位、厘清无党派人士的职能、发挥无党派人士的特殊作用三个方面展开,鼓励参会的129名无党派人士在增强政治参与意识上下功夫、在熟悉了解各级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上下功夫、在发挥自身专业技术智力优势作用上下功夫,在参与社会服务上下功夫,着力在助推丽水市高质量绿色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丽水市委统战部)
松阳县委统战部全力以“复”做好少数民族“三服务”工作
松阳县委统战部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复产复工“两手硬、两战赢”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助推少数民族领域复工复产。
集中力量,打通问题“最后一公里”。5月初,裕溪乡霭溪民族村源底自然村白枇杷成熟了,这片白枇杷基地是民盟杭州市委会在全省新一轮“低收入群众增收帮扶行动计划”活动中对霭溪村的帮扶项目,与茶叶进行套种,套种面积400余亩,有12300余株白枇杷。松阳县委统战部在摸排和梳理少数民族领域复产复工情况时了解到销售困难,立即开展实地走访,并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询问一些村干部和村民细致了解详情。通过积极对接,掌握了该基地是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全村百姓共同参加的一个项目,还涉及10户少数民族低收入群众。
多措并举,啃下销售“硬骨头”。松阳县委统战部因地制宜的制定了系列帮扶方法:一是与县田园农产品销售公司、水果店等实体店,美团、饿了么等电商平台牵线搭桥进行网上配送、门店购买送优惠活动;二是积极对接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疗养采摘活动,拓展配送业务;三是倡议机关干部自掏腰包,带头购买消费,以实际行动为少数民族村“加油打气”。5月16日,松阳县委统战部就组织全体干部去霭溪村帮助低收入农户采摘白枇杷,为少数民族同胞解决人手短缺困难。截至目前,已帮助该基地共销售白枇杷5000余斤,销售额近3万元。
做好服务,增强民族群众复产信心。“我们来带头购买,帮你们宣传。”松阳县委统战部干部主动购买白枇杷,还在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多渠道热心宣传,勉励民族群众坚定信心,积极引导专业合作社转变经营理念,拓展网络平台外卖、朋友圈销售和机关、企事业单位团购等售卖渠道,探讨改进加工制作办法、优化售卖方式、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等问题。
复产复工期间,松阳县委统战部对全县少数民族乡村进行拉网式排查,全面核清、精准掌握困难情况、亟待解决的问题底数。通过100余次现场走访、送达告知、电话沟通、微信推送等,详细告知复工复产等相关政策法规事项20余个,及时帮助少数民族群众化解问题8(件)次。
(松阳县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