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游子文化”品牌建设“三有”侨联
发布时间: 2020-07-03 17:17:51
以“游子文化”品牌建设“三有”侨联
德清县委统战部
作为唐朝诗人孟郊故里,德清县因势利导把“游子文化”品牌作为侨联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围绕“凝心、聚爱”“挖源、聚力”,开拓思路,创新举措,推动联侨助侨护侨为侨工作“有温度、有力度、有高度”,更好地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
凝游子“心”,团结侨心侨力有温度
借助“游子文化”品牌向心力,积极涵养侨务资源,延伸拓展联络联谊手臂,不断传播“游子声音”。一是“以‘会’为媒”凝聚游子情。在全市率先成立德清留学人员联谊会,同步设立留学人员家属教育培训中心,建立五大洲微信群,积极推动海外留学人员与县内的联系互动。如邀请香港德清同乡会参加2019年德清春晚,展示在外德清游子风采;侨企安泰集团叠人塔文化品牌走出国门,在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受到好评。二是“以‘节’为媒”凝聚游子情。先后9次举办“游子文化节”活动,并结合各乡镇(街道)传统民俗节庆活动,邀请德清籍海内外重点人士参加,激发爱国爱乡情怀。三是“以‘书’为媒”凝聚游子情。在县级报纸开设“海内海外德清人”专栏,编辑出版《游子心・故乡情》系列丛书,刊发德清籍海外人员创业创新故事。结合春节、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开展各类涉侨联谊座谈活动,提升联络联谊实效。
聚游子“爱”,依法护侨助侨有力度
借助“游子文化”品牌感召力,积极做好为侨服务工作,提升“游子”娘家人形象。一是实施“暖侨心”工程。对侨界重点人士和困难家庭坚持逢年过节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出国探亲必访、家中有事必访、海外来人必访“五必访”。在归侨和重点侨眷中开展免费体检。成立基层“侨之家”4个,深入开展侨企“问难帮困稳增长”等活动,亲侨商安侨商的良好氛围催生了泰普森集团、我武生物等一批省市重点侨企,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实施“护侨益”工程。坚持依法维护侨益,向海外游子和归侨侨眷开展《浙江省华侨权益保护条例》等涉侨法律法规宣传,举办涉侨法律宣传讲座10次,编印发放《涉侨服务手册》500本,5年来共接待侨界来电来访198件(次)、处理来信21件,协调处理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拆迁后宅基地诉求等涉侨案件16件。乾元镇北郊社区获得国家级“侨法宣传角”荣誉和湖州市为侨服务先进集体。三是实施“报桑梓”工程。牵线香港亚非集团捐资50万元兴建阜溪街道五四村侨爱广场;香港德清同乡会会长余立群等侨界人士为有关村(社区)捐建侨爱图书馆、眷乡图书室;新加坡华侨柯滨设立“冰心”义工风尚奖;我武生物出资8万元资助德清职业中专云南班少数民族学生;泰普森集团、浦森新材料、浙酒网等侨企发放助学金86万余元、受益学生达410余名,展现了侨界人士良好风采。
挖游子“源”,服务中心大局有高度
借助“游子文化”品牌影响力,积极挖掘海外人员潜在“源”动力,牵线搭建各类平台,不断培育“游子经济”。一是融入“一带一路”。侨企安泰集团、泰普森集团先后在越南、埃塞俄比亚、西班牙、柬埔寨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投资企业,并开展“一带一路”20国经贸文化交流团走进德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员工培训班等活动,加强与相关国家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在柬埔寨海外游子徐红卫的牵线下,柬埔寨国际商会浙江分会于2017年8月在德清成立。二是强化人才引进。深化与海外社团和高层次人才的合作,在海外建立9个“海外人才回乡联络站”,在境内设立德清海侨创业创新实践基地,每年举办2次以上海外高层次人才德清行活动。2019年以来,德清县成功引进了浙江大学教授郑耀主持的浙江省涡轮机械与推进系统研究院、以色列海归博士后马良的微生物可降解特性纤维环保过滤材料项目等12个创业项目,引进中科院院士1人、省“万人计划”1人、博士生以上人才34人,其中入选南太湖精英计划A类项目2个、B类项目5个。三是助力招商引资。依托侨界人脉资源,大力实施“百企大招商、侨台大引商”活动,通过举办“海外侨胞故乡行
——走进德清”、欧美同学会代表团德清行、上海招商对接会等活动,5年来共邀请21个国家和地区50多批次侨领率队的华侨华人社团来德考察洽谈,推介项目信息42个,收集意见建议36条,助推乡镇(街道)、平台签约引进项目16个,总投资5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