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润乡 悦读稳乡 送教助乡

——温州“知联乡村读书计划”为乡风文明汇入活力

发布时间: 2020-07-03 16:52:25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书香润乡 悦读稳乡 送教助乡

——温州“知联乡村读书计划”为乡风文明汇入活力

叶玮倩

 

今年以来,温州市党外知识分子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聚焦乡村振兴和青少年群体两个命题,为破解山区教育、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短板,打造“知联乡村读书计划”“三服务”品牌。以“输血”为主要抓手,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在人力、智力、物力上的优势,紧扣“乡村教育资源匮乏”这一现实需求,找准建阵地、送师资、捐书籍、树新风等路径,以“教育从娃娃抓起”“小手牵大手”为理念,最终达到“造血”功效,培育优质精神土壤,为乡风文明注入活力。目前,知联乡村读书计划已先后走近温州市鹿城、苍南、瓯海、永嘉、泰顺等县(市、区),已在藤桥镇、山福镇等乡镇建立“知联乡村公益学堂”8个、“知联爱心书屋11间、“知联同心书香苑”12个、“知联爱心跑道”1条,共捐赠书籍、教育资料3万余册,累计助学金额达580余万元,有效促进了农村青少年健康成长,传承了传统文化乡风文明。

 

建课堂,打造知联乡村公益学堂

为了解决山区远离城区,教育资源不均衡,青少年课余时间无处可去、无处可学,鲜有机会参加课外学习、兴趣培养这一系列影响乡村青少年成长的问题,温州整合市、区两级知联会、新联会、网联会力量,以温州市鹿城区为试点,设立“知联乡村公益学堂”,持之以恒每周日开设文化课程,充分发挥了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智力密集、人才荟萃的优势。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到整修布置课堂、捐赠学习教材等软硬件配置中,同时为学堂组织优秀师资,提供优质课程。截至目前,累计参与学堂教学的志愿者教师100余人,投入经费100余万元,受益青少年达1500余人次。通过寓教于乐,开拓眼界,提高课外学习兴趣,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有效缓解了隔代教育等乡村教育尖锐问题和学生进教堂的问题,免受思想侵蚀,过上“快乐星期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半数以上的孩子从教堂退出参加“乡村公益学堂”,并在公益学堂老师的启发下,自发要求父母、长辈一同参与“乡村公益学堂”活动,不再参加教堂活动。

 

赠书籍,建设知联同心书香苑

“知联乡村读书计划”以“书籍点亮人生,阅读改变命运”为初衷,着力进一步充实山区青少年业余生活,提供更多读书的途径,有效拓展知识面。在“乡村读书计划”结对帮扶的村社,建立知联同心书香苑,党外知识分子或组织、或自发地为乡村公益学堂、学校、学生捐赠书籍,送出童话、诗词、科技等书籍3万余册,着重引入爱国主义教育、国学文化、传统文化等书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了良好家风,通过家风促民风,以民风带乡风,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活力。此外,积极对接党委、政府和社会力量,鹿城区党外知识分子帮每位“小读者”办理读书“一卡通”,实现全区范围内的城市书房借阅书籍。泰顺县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阅读条件,对接泰顺图书馆将3000余册图书、杂志的流动图书车开进校园,为学生提供免费阅览、借阅、解答咨询等服务,提高图书的利用率,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看书难、借书难、更新难等问题,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助梦圆,开展知联筑梦“益”行动

各级党外知识分子充分整合,并有效整合新乡贤等统战资源,开展知联筑梦“益”行动,精准实现教育下乡、文化下乡、智力下乡。为山区青少年圆梦“助力”,如在山区学校设立“梦想书柜”,全面落实送教下乡、师徒结对、捐资助学等公益活动;为山区的教育阵地捐赠钢琴,提升教学点软环境;以“让文学给人生加冕,小小说创作与鉴赏”为主题,要求专家学者上阅读课,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开展“民企助教、振兴乡村”校企结对活动,帮助校园的创客空间、创客基地、书香校园、智慧校园等设施建设,开展助学行动;开展乡村“小儿郎”微心愿公益认领活动,为山区学校送去漫画书、乐高积木、文具套装、新书包等“微心愿”;组织律师等党外知识分子开展“圆梦绿茵・筑梦凉山”公益行活动,建设温州律师希望小学,为贫困山区学生提供暑期社会实践勤工俭学岗位;开展“温州律师助力脱贫,关爱贫困留守儿童”主题公益活动,为孩子们开展普法讲座,进行模拟法庭和法律知识竞答,向11名家庭贫困、成绩优异的留守儿童发放了慰问金。

(作者单位:温州市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