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激发新乡贤“新作为”

发布时间: 2020-07-03 16:41:09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激发新乡贤“新作为”

海宁市委统战部

 

近年来,海宁市把新时代乡贤工作作为落实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首要任务,以乡情乡愁为纽带,从组织体系、摸底建库、阵地打造、文化引领、聚贤行动等“五大重点”开展工作,建立联络关爱、政策反哺、培贤育贤“三大机制”,突出组织建设标准化、信息资源共享化、助力模式多样化“三大亮点”,广聚新乡贤精英、广纳新乡贤智慧,在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事业中彰显了担当作为。

 

全景式谋划,突出组织建设标准化

顶层支持形成“一盘棋”。紧扣“站位高、定位准、落点实”要求,海宁市委常委会及时传达省委、嘉兴市委关于乡贤工作有关精神,在全市党建工作会议、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乡贤工作,明确纳入市委和各乡镇(街道)党委总体工作部署,纳入乡镇(街道)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形成全市共推乡贤工作、共聚乡贤合力的浓厚氛围。今年5月,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熊建平来海宁开展“三服务”活动,调研许村“龙渡学堂・乡贤之家”,对乡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制度设计绘成“一幅图”。海宁市委统战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关于深化乡贤工作助力乡村振兴和“两个高水平”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涵盖乡贤身份、组织设置、阵地建设三项内容的工作指导标准,重点对党政军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教育科研人士、其他各界优秀人士四类群体标准进行细化,详细解读镇级乡贤联谊会和村级乡贤参事会组织架构设置,精准定制乡贤服务乡村振兴“路线图”。

组织覆盖连成“一张网”。海宁市级在海商总会挂牌“市乡贤联谊总会”,重点联络经济界乡贤,助力引才引资、海商回归;全市各乡镇(街道)组建乡贤联谊会全覆盖,各自下设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产业扶持、纠纷调解等专项工作组,全域助力乡村振兴;村(社区)一级按“能建尽建”原则,全部成立乡贤参事会或联络组,聚焦基层社会治理;市域外在异地商会及香港、台北、海外同乡会设立“乡贤乡情驿站”,奠定乡贤工作坚实组织基础。

 

微距式排摸,突出信息资源共享化

精准排摸四类群体,健全乡贤大数据。结合海宁实际,开展全面摸底调查。将全市2240名乡贤收录入库海宁统战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党政军人士965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473人、教育科研人士355人、其他各界优秀人士447人,其中市外674人、市内1566人,建立乡贤大数据库,动态服务管理。编制市外海宁籍重点人士名册,与有关部门信息共享,助力招大引强、招才引智。

多元打造三类阵地,浓厚崇贤大氛围。成立海宁市名人文化研究院,与中科院、浙江大学等合作研究名人文化,在查济民纪念馆、金庸旧居等八处挂牌海宁市乡贤文化教育基地。编撰出版《乡贤查良镛先生纪念图册》《共商国是海宁人》等书,积极弘扬海宁名人乡贤文化。灵活打造乡贤馆、乡贤墙等阵地,许村镇龙渡学堂・乡贤之家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搭建创新实践平台,尖山新区同心家园・乡贤主题馆寓文化传承于旅游服务。

重点健全三项机制,优化乡贤大服务。建立联络关爱机制,市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分层分类走访市内外乡贤,微信群实时发送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大事要事;召开中秋联谊会、海外乡贤论坛等密切联谊交往。将乡贤纳入全市“品质服务”行动,为人才回归、创业创新提供支持。建立培贤育贤机制,开展“最美乡贤”推评,在微信公众号推出乡贤专题25期,2人被授予“嘉兴市十佳最美乡贤” 。

 

聚焦式发力,突出助力模式多样化

深化“乡贤+引资引智”行动,助推产业发展强起来。成功举办四届海商大会,吸引2000余名海内外乡贤带动约150个重大项目签约,总投资1300多亿元。国家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潘爱华、香港名力集团主席查懋声等11位乡贤被聘为智库顾问团成员。开展“在外乡贤家乡行”“栽种乡贤林、重走儿时路”等活动,许村镇设立乡贤基金认领家乡发展建设项目机制;“尖山种梅第一人”马建良利用专业种植技术带动村民共奔致富路。今年以来,全市乡贤共筹集资金2000余万元支持家乡发展。

深化“乡贤+善治安村”行动,助推乡村治理善起来。开展“千名乡贤助百村”活动,结合“三治”融合完善乡贤参与协商民主议事机制,发动参与中心工作、民生事业的决策咨询、民情反馈、协商议事和民主监督。把乡贤纳入推进村级小微权力清单“36条”监督运行体系,206名乡贤参与议事决策、三资管理、工程采购等7类事项监督1773次。盐官镇创新“乡贤同心茶室”,集民情收集、政策宣传、志愿服务于一体;硖石街道八大乡贤达人团打造“邻里聚会服务厅”“群芳邻里益站”等一批特色项目。

深化“乡贤+乡风引领”行动,助推时代精神扬起来。引导新乡贤用嘉言懿行垂范乡里,“乡贤宣讲团”“桑梓大讲堂”等载体鼓励、引导乡贤在环境整治、公益众筹、扶危济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作为,“周希俭公益基金会”“查氏集团情暖夕阳红”等乡贤项目坚持每年帮扶困难弱势群体,周王庙孙卫国等一批乡贤众筹200多万元建成10个美丽乡村精品园。硖石街道乡贤姚利明出资修建“赞山金街红益廊”,发动全家承办新乡贤文化建设文艺晚会。今年以来,全市举办各类乡贤文化展演、展示活动30余场次,使崇德向善蔚然成风。


新闻资讯| 多党合作| 民族宗教| 港澳台| 非公经济| 党外知识分子| 侨务工作| 机关建设| 专题

版权所有:中共浙江省委统战部   备案号:浙ICP备06021991号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2322号

邮编:310025 电话:0571-87051823 邮箱:zjqxzh01@163.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省府7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