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远行成小家 民族团结显大爱

——记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秦旺仁增

发布时间: 2020-07-03 16:06:18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为爱远行成小家 民族团结显大爱 

——记全国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秦旺仁增

孙韵茜

 

2019年7月31日,全国100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人选名单和28名后备人选公示名单出炉。浙江省7人上榜,省政协委员、台州市少数民族联谊会会长、浙江润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秦旺仁增榜上有名。

2004年9月,秦旺仁增为了爱情来到黄岩,与台州黄岩籍妻子王超颖携手创业,一步一个脚印地打下了一片属于他们的小天地。他的故事里不仅有美丽的爱情、创业的艰辛,还有为增进民族团结所做出的努力。

 

美丽爱情源于旅途邂逅

2004年6月,秦旺仁增是一位在云南开车接送游客的藏族小伙;黄岩姑娘王超颖,则是去当地徒步旅行的背包客。“开车回家途中,正巧碰到两个陌生年轻女孩在路边拦车,就好心捎上了。”秦旺仁增说,一趟行程下来,双方都感到很投缘,便互留了联系方式,两个相隔千里的年轻人就这么相遇了。两个月后,44天的西藏自驾游中,恶劣自然环境下的守护同行让他们相恋。

“她有着江南水乡女子的温婉与秀气。当时没多想,就很纯粹地想要跟她在一起。”秦旺仁增回忆着14年前与妻子王超颖相遇相恋时的点滴,满脸幸福。

就这样,同年9月,秦旺仁增为了爱情,毅然从香格里拉来到了台州黄岩。

从海拔3000多米的高原,一下子到零海拔地区,即使是健壮的康巴汉子也无法马上适应。醉氧反应带来的嗜睡、无力、疲倦等症状,让他的身体感到极度不适。而南方夏季酷热、冬季湿冷的天气,也给他带来了不少困扰。“夏天的时候,有家乡的朋友来黄岩玩,我想多留几天都留不住。”秦旺仁增笑着说,“扑面的热浪让他们直呼受不了。”此外,云贵地区的人们喜好偏辣口味,台州人爱吃海鲜,两地的饮食文化差异也使他备受挑战。

气候、饮食的差异,可以慢慢去适应,“语言问题却是我不得不马上去解决的。”创业初期,在购买生产零部件时由于不会讲方言,常被店家差异对待;一些上了年纪的技术工人只会用方言交流,这些都让秦旺仁增下定决心要学好黄岩方言。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妻子王超颖便充当起了“老师”的角色。半年间,秦旺仁增能听懂本地话了;一年之内,他基本可以用方言与别人交流了。

 

在创业沃土中喜获丰收

2005年春天,秦仁旺增同从事外贸行业的妻子合计之后,租了一间800平方米的厂房,创办公司,从事医疗实验室耗材生产。

创业的艰辛远比想象中的更为艰难。“我第一次接触到机器,对此一窍不通。”秦旺仁增回忆道,由于技术原因,新购置的两台吹塑机整整被闲置了一个月,无法投入生产。“38万元的办厂启动资金是丈母娘借给我的。”秦旺仁增说,各项花费后,资金很紧张,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

要想创业首先要懂技术,康巴汉子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在创业中迸发出坚强的活力。他们专门邀请了技术专家,对员工手把手地进行辅导,秦旺仁增也整天呆在机器边不断地学习和钻研。终于,他也从一个生产医疗实验耗材的门外汉变成了技术通。

办企业,秦旺仁增夫妻俩一直秉承踏实诚信的原则,在诚信经营的同时对员工更是关怀备至,让员工在这里找到归属感,深受各界好评。这些年来,凭借优质的产品、诚信的经营,企业从只有8名员工的小厂,发展到拥有百余名员工的现代企业,目前有300多个种类的产品远销欧美、日本等。

谈起自己的创业,秦旺仁增总是说:“是大家的支持让企业发展到现在,一路走来得到很多人的帮助,我们的心中只有感恩。”秦旺仁增还表示,不管是哪个民族的同胞,只要肯付出努力,在黄岩这片热土上就一定能结出累累硕果。

润兰公司在创办、运营中也遇到了许多困难,面临着很多挑战,当地统战、民宗部门积极帮助解决。“2008年金融危机时,由于我对当时形势缺乏理性判断,准备继续扩张公司,区里的民宗部门领导主动帮我分析形势,提出建议,让我躲过一劫。”秦旺仁增说,近年来,企业有了较快发展,土地成为发展的瓶颈,当地民宗部门又为他在寸土寸金的黄岩解决了16亩的生产用地,使企业的发展跨上新台阶。在各方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润兰公司逐步走上了良性的发展轨道。2017年,公司年产值就已超过了6000万元。

秦旺仁增腼腆地笑了笑说:“我一个藏族小伙从香格里拉到台州,到黄岩,然后成家立业,还当上少数民族联谊会的会长,说明黄岩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地方,吸引我们外乡人安家落户,实现自己的梦想。所以,我更希望通过我的故事,告诉大家黄岩这片热土是包容的、开放的。”

 

促进民族融合大团结

秦旺仁增从刚来时的不适应,到渐渐融入黄岩的生活,与区民宗局的帮助是分不开的。由于刚来黄岩人生地不熟和各种不适应,秦旺仁增曾多次萌生回香格里拉的念头。区民宗局得知这一情况后,主要领导多次主动上门找秦旺仁增“聊天”,传达着黄岩区委、区政府对在黄岩少数民族代表人士的关心,并希望秦旺仁增为增进汉藏民族团结作出贡献。

随着了解的深入,秦旺仁增在黄岩也越加安心,区民宗局和黄岩区少数民族联谊会也成了他的“娘家”。

十多年来,秦旺仁增为汉藏民族友好交流作出了贡献。他每年至少回香格里拉四五次,向家乡人民宣传浙江人勤劳好客的优秀品质,还不定期邀请香格里拉的企业家到台州来参观考察,开阔他们的眼界。

现在,秦旺仁增已经成了台州和香格里拉的友好使者,让两地在企业、民族宗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

2013年,秦旺仁增被黄岩区人大任命为区法院“人民陪审员”。作为少数民族陪审员,他积极发挥自身独特作用,协调矛盾化解纠纷,多次协助处置涉及少数民族的案件。2017年,秦旺仁增当选为省政协委员后,他觉得责任更重了,也更加关注城市中的少数民族同胞的创业和生活情况。

“我之前遇到过好多很能干的少数民族同胞,发现他们有许多很棒的想法,苦于没有资金而错过了很多良机。”于是,秦旺仁增在今年年初的省两会上,提出了关于精准扶持少数民族创业人士的提案。之后,他便创立了“少数民族创业人士帮扶基金”,获得了广大在黄少数民族同胞的纷纷点赞,他还发动区少数民族联谊会里的朋友们分头行动,寻找身边有创业需要的少数民族同胞。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参与进来,更好地发挥‘少数民族创业人士基金’的作用,辐射更多人群,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帮助更多的少数民族兄弟奔小康。”秦旺仁增说得那么坚定。

在润兰公司内,秦旺仁增特别腾出了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精心设计民族文化展馆,包括汉族、藏族、蒙古族等生活体验馆和少数民族民俗展示馆。“如果说刚到黄岩时,我主要还是在推进汉藏两地的团结进步,现在我则更关注汉族与其他55个少数民族的团结进步事业。”他告诉笔者,收集展品过程中,除了一部分是自筹资金收集到的,还收到了很多亲朋好友捐赠的物品,每件展品都记录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足迹,诉说着古老的民族故事,他也在收集过程中不断宣传民族文化展馆的实质意义。

2014年,秦旺仁增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016年,润兰公司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企业”。

秦旺仁增表示,他会继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让在台州乃至在浙江生活的各少数民族同胞能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促进民族团结和谐发展。

 

慈善之花遍地开

作为台州市少数民族联谊会会长、黄岩区少数民族联谊会会长,秦旺仁增开始把更多的目光转向社会慈善公益活动。

早在2006年,秦旺仁增夫妻俩就开始热衷慈善公益、反哺香格里拉,给家乡香格里拉捐钱捐物,资助学校办学、帮助造桥修路,尽到应尽的责任。至今,他已资助香格里拉当地的3名学生完成了大学或硕士的学业。

江初农布就是秦旺仁增资助的其中一名学生,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润兰公司里工作。“我大学三年的学费都是由秦总资助的,真的非常感谢他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我的帮助。”江初农布说,他大学所学的专业是建材方面的,刚好与该企业对口,大学毕业后,秦旺仁增又为他提供了继续学习的平台和工作的平台,他说,以后会更加努力地工作,并以秦旺仁增为榜样,更好地回馈社会。

2007年开始,秦旺仁增通过区少数民族联谊会,不定期地慰问居住在黄岩区西部,来自云、贵、川的少数民族家庭,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困难。

有一次,秦旺仁增和区民宗部门同志去慰问一个蒙古族学生,并送上500元助学金。这个学生的父亲因在外地种植西瓜亏损,整个家庭仅靠母亲不到千元的月收入苦苦支撑着,父母已无力支付她的住校费。当秦旺仁增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又拿出3000元,帮她解了燃眉之急。2014年,秦旺仁增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他又将获得的10000元奖金全部捐出去,资助困难的少数民族同胞。

用心经营好小家,用情去反哺社会,康巴汉子用自己的热情彰显民族团结的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