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追梦人
——2019年台湾大学生浙江夏令营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 2020-07-03 15:27:05
我们都是追梦人
——2019年台湾大学生浙江夏令营综合报道
赵晓华
7月10日晚,由浙江海外联谊会、浙江省台湾同胞联谊会联合举办的2019台湾大学生浙江夏令营成功落下帷幕。5天时间里,来自台北浙江同乡会、台湾嘉义大学等7个岛内社团、高校的81名营员,感受到了浙江博大精深的儒学文化,欣赏到了浙江绿水青山的秀美自然风光,见证了浙江经济发展的品质和魅力,也与参访交流高校浙师大师生增进了解,建立了友谊。
浩浩儒风代代传
7月6日上午,2019年台湾大学生浙江夏令营在杭州孔庙开营。省政协副主席、全国台联副会长、省台联会长张泽熙宣布开营并授营旗,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浙江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王晓峰讲话。
王晓峰在讲话中指出:两岸人民同根同源、同文同宗,本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希望青年一代勇做追梦人,认清祖国统一进程中的“时”和“势”,传递两岸同胞交流融合、共创未来的正能量,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梦想!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开营式增加了一项新议程——入泮礼。顶着烈日,营员们身着厚重的汉服,聚集在孔庙正门外,在礼仪官的引导下,缓步进入院内。队伍出现的一刹那,热闹的庭院静穆下来,抬眼望去,从礼台边到大门外,营员们鱼贯而入,衣冠整肃、气氛庄重,置身其中,连候场的工作人员都被感染,悄然静立。全体营员整理衣冠、营员代表上前敬献花篮,来自台湾长荣大学的学生赖宽熹泼墨挥毫,写就一个大大的“仁”字,两岸音乐艺术教育交流协会的营员钱定远诵读《孔子赞》。营员们还就学习传统文化进行了集体宣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誓言回荡在孔庙院内,也回荡在每个人的心上。
在浙江,提到儒学,就不能不提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就坐落在这里,中国儒学馆则在一街之隔的斜对面。在衢州孔氏南宗家庙内,营员们听导游讲解孔氏后裔随宋室南渡,落脚衢州并最终建立家庙的历史,也了解了儒学南渐带来的学派繁荣、大儒并起的文化盛景。最为幸运的是,营员们见到了孔子第75代嫡长孙、大陆最后一任奉祀官,年届81岁高龄的孔祥楷老先生,并与他合影留念!
儒风浩荡,传承渐染。在中国儒学馆内,营员们时时处处感受到精神文化的洗礼。从创立儒家思想,到杏坛讲学、培养七十二弟子、孔门十哲,再到发展为我国古代主流思想、造就大批“为生民立命”的政治精英。儒家思想,深深影响一代代国人,熏陶渐染,传承不息。
两岸交流情意浓
来浙江,营员们非常感兴趣的,是与大陆同龄人交流,相互感受对方所思所想,在日渐熟悉中,透过同龄人的视角,更深刻地了解这片土地的风土人情。
本次夏令营,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师生们与台湾营员们进行了深入交流。浙师大为台湾师生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校党委副书记沈希向营员们介绍了金华和浙江师范大学,关于浙师大“卓越教师培养”、非洲研究、儿童文学、创业创新和校园社团文化的介绍给营员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在浙师大,营员们参观了校史馆、文献馆、文博馆、非洲博物馆、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虚拟制造实验室等,听取创业创新学院重点科研和产学研结合项目介绍。最引起营员关注的,还是参观地铁模拟驾驶实验室。走进房间,六七台大型操作系统映入眼帘,每个操作台前的大屏幕上,都显示着该“地铁”的运行情况。看到这一场景,营员们迅速围了上去,仔细地听着实验室老师讲解,心急的,已经坐进其他几个“驾驶室”,动手操作了起来。启动、加速、刹车、进站,同学们三三两两聚拢在各个操作台前,按照指令,小心翼翼地操纵着,着实过了一把“司机”瘾。
晚餐过后,“龙脉相传,青春中华”两岸大学生联欢会在浙师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活动现场气氛活跃轻松,随着一个个精彩节目的不断展现,现场的情绪也越来越高涨,观众们纷纷打开手机强光灯当作荧光棒,在手中挥舞。随着结束曲《相亲相爱》的响起,两岸大学生一同登上舞台,现场气氛达到顶点。
今夜,两岸同欢聚,今夜,天涯共此时!
且看今日弄潮儿
浙江,改革开放先行地,以占全国1%的陆域面积4%的人口创造了6%的GDP,位列全国第四。“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环境,没有赋予浙江优越的先天条件,但敢为天下先、勇做时代弄潮儿的精神,却让浙江人闯出一片天地。
在浙期间,营员们先后参观新安江电站、农夫山泉生产基地、万事利集团有限公司,感受浙江品质、浙江精神。
新安江水电站是我国自行设计、自制设备、自主建设的第一座大型水力发电站。参观当天,大雨滂沱,却挡不住营员们的热情。聆听着水电站建设者们缩短工期、节约造价,争分夺秒搞建设的感人故事,电站为电网调峰、调频、防洪减灾作出的贡献,以及作为“长江三峡试验田”的特殊身份,营员们感慨不已。远远望去,大雨中的新安江水电站大坝显得更为壮观,水流奔腾,云雾缭绕,不是仙境,胜似仙境。改造山河,为我所用,正所谓“把乾坤扭转,功业辉煌”!
新安江水电站不远处,即是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的一处生产基地。农夫山泉本着“我们不生产水,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的理念,保证每一滴水都有源可溯,让每一个人喝到最健康的水。生产线的每一个环节,营员们看得真真切切。参观完生产线,营员们回到休息处。窗外是薄雾轻绕的新安江,室内有可供品尝的饮料。营员们端起水杯,轻轻咂了一口:果然是农夫山泉,有点甜。
在万事利丝绸文化博物馆,营员们欣赏着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了解了丝绸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从天蚕的破茧成蝶,到龙袍的帝王大气,华美的丝织品的背后,无不包含着艰辛努力,可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营员们还观看了博物馆4D交互媒体演绎秀,从古老丝绸产业的肇始——嫘祖养蚕,到中国丝绸产业发展至鼎盛、享誉世界——丝绸之路,再到以万事利集团为代表的集丝绸生产、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于一体的新型民族企业的振兴——破茧重生,营员们全面了解了丝绸产业的发展历史。放映结束时,展示厅顶棚及墙壁闪现出明晃晃的108个带着“丝”字旁的汉字,营员们仿佛置身星空,沉浸在丝绸文化和汉字文化的魅力之中。
人人尽说江南好
江南美,美在人文历史,也美在自然山水。此次夏令营,浙江的秀美风光也给营员们留下了美好印象。
在千岛湖,营员们前往海拔最高的岛屿梅峰观岛。一路可见群岛星罗棋布、港湾纵横交错。登岛后,不少营员选择徒步登山,登上山顶观景平台,眼前景色豁然开朗,水波荡漾、薄雾缭绕、千岛争秀,美不胜收。在龙山岛,营员们参观海瑞祠堂,在蕴含“生母七十”四字的寿字碑前拍照,聆听一代清官海瑞的人生传奇,感受海瑞的清廉、孝道,体会老百姓对海瑞的爱戴之情。
在双龙洞,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的奇特进洞方式,让来自台湾的大学生和老师们感到很是新奇。进入洞中,钟乳石和石笋形态万千,奇形怪状,营员们跟着讲解员的思路一起去想象:有的像老寿星观桃,有的像乌龟探海,有的像倒挂蝙蝠……营员们还体验手拍石钟,聆听钟声,一步步登上陡峭石阶,一拐弯,飞瀑奔流而下,拍打岩石,激起浪花无数。置身洞中,切实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奇异变化。
在龙门古镇,营员们一面欣赏一幢幢保留完好的明清古建筑,一面雨中漫步,听讲解员讲解孙权后裔的发展历史。走到一处院落,一盘石磨吸引了大家的注意,需用人力推动的石磨至今还正常运转,一些男生赶紧上前,握住把手推了起来,看着细细的粉末从石磨边不断落下,营员们也体验了一把农家劳作的乐趣。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来浙江,自然少不了游览闻名天下的西湖。游西湖,恰逢雨后初霁,微风习习,时机正好。营员们乘船游览了“三潭印月”和“花港观渔”两处景点。导游给营员们深情讲解三潭印月的美丽传说,并取出一元人民币纸币,赫然入目的,正是“三潭印月”的图案。随后,营员们来到“花港观鱼”景点,围在林徽因纪念碑周围,听导游讲解这位出生杭州的民国才女的学术成就、感情经历。信步走去,四周树木葱翠、水中鱼儿灵动悠游,远山近水,意趣盎然。营员们沉醉于美丽景色,纷纷拿起手机,记录下美好一刻。
转眼已是离别时,7月10日晚,2019台湾大学生浙江夏令营举行闭营式。领队、营员、志愿者代表纷纷发表感言,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次行程,拓展了视野,看见了书本以外的世界,领略了大陆的经济发展品质和自然人文历史之美,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浙江工作人员、志愿者对台湾营员的热情和用心,交到了不少好朋友,体会到了两岸一家亲的温暖。正如一位志愿者感言所说:“由衷希望此次活动不是画上句号,而是添上省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