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一家亲

——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在亲情式关爱中融合汉藏学生

发布时间: 2020-07-03 15:26:11    来源: 省委统战部(省侨办)

汉藏一家亲

——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在亲情式关爱中融合汉藏学生

绍兴市柯桥区委统战部

 

“岗拉美朵”,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雪莲花,代表坚韧、纯洁,给人们带来希望。日前,绍兴西藏民族中学的14名藏族学生将这曲《岗拉美朵》完美呈现在绍兴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舞台上,获得了中学组第一名的好成绩。舞台上那融江南水乡的灵气与西藏高原的质朴于一体的表演,让在场观众无不动容。

绍兴西藏民族中学创建于1985年9月,是内地创办的首批西藏班(校)之一,肩负着为西藏自治区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如何在民族文化教育中让师生找到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觉?30多年来,绍兴西藏民族中学以亲情式服务、疏导式管理、融合式教育为主要德育管理模式,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民族交往交融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亲情式服务:不让一个孩子落单

今年6月,又有193名藏族学生从西藏民族中学学成毕业了。分别的那天,在大巴车上,有学生一次次从车上跑下来,与老师紧紧相拥,泣不成声,久久不愿分开。许多毕业生忆起母校,仍对老师们当年的悉心照料念念不忘:“虽然我们远离雪域高原,远离朝夕相伴的爸爸妈妈,但是因为老师们,我们在绍兴感受到了与在家一样的温暖。”

还记得刚到学校时,这些藏族学生由于地域环境的变化、家庭关怀的缺失、饮食习惯的改变等,难免会感到寂寞不安。针对这样的情况,学校创建专业心理健康成长中心,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为学生进行心理普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帮助疏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三年时光。

“在我们学校,所有的老师都是‘24365’的上班模式,即全天24小时管理,全年365天在校。”该校校长吴红红说,在绍兴,老师们就是学生的亲人。换季时,班主任和值班老师每日督促学生穿衣戴帽,做好教室通风、宿舍保暖;班里的孩子生病住院,老师们学校和医院两边跑;每逢中秋端午,为孩子们准备团圆饭;藏历新年,学校食堂还会熬制学生们爱喝的酥油茶、炸“大小耳朵”……

老师们的辛苦付出,同学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去年,同学们专门编排了一曲《阿爸老师》,感恩老师的辛苦付出,讲述日常的温馨故事,演出的时候好多老师都流下了幸福的泪水。

 

疏导式管理:艺术体育两手都要抓

学校特别注意将艺体教育作为学校“疏导式”德育管理的重要抓手,让每个孩子拥有一项能终身受益的艺体特长,满足西藏学子崇尚大自然,活泼好动、能歌善舞的天性,保障孩子们对艺体活动的需求。

每周周六、周日下午1点是校足球队集合的时间。大张老师不在,队长次仁达登就负责集训的组织和开展。亲自示范几个基本动作的要领之后,达登就退至场外担任裁判。他是学校的“风云人物”,性格沉稳,学足球专业并担任学生会主席,还兼任校男篮队长。球场周围抱团围坐着的是低年段的足球爱好者,球场内抢断、防守、进攻,配合默契,表现不凡,偶有足球飞出界外时,场外的他们必定毕恭毕敬地捡起交到队员手上。能入校足球队是很多男生的梦想,进入校队,代表了“速度”“力量”与“专业”,成了这些来自高原的少年莫大的荣耀。在绍藏,足球运动有多热,球场里的汗水和球场外的艳羡见证了一切。

藏族孩子在舞蹈构思和表现力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学校也很支持队员们能够大胆参与舞蹈的创作,“在我们老家,每到望果节、藏历年,全村老少一起跳舞……山上绕一圈,向神祈祷村子风调雨顺、秋后丰收!”来自山南的久米次仁个儿不高,小眼睛,微胖,低调得让人看不出来他是校舞蹈队的台柱。舞台下的他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娇憨的孩子,说话直爽,有些害羞。 

孩子们喜欢舞蹈,学校支持孩子们成立不同舞种的舞蹈社团,孩子们可以在课余享受舞蹈的乐趣,政教处、团委定期组织舞蹈比赛,择其优者选入校舞蹈队,接受专业的舞蹈训练。每周六晚上学校操场上组织的大型锅庄也能一解孩子们的思乡之苦。

 

融合式教育:写汉藏一家亲故事

益啦来自西藏拉萨,从小的梦想就是做一名歌手,对于曲艺的热爱,让她乐于去尝试不一样的曲种,特别是越剧这种婉约悠绵的曲调。进校后,她加入了学校“鉴水格桑”社团,在区第六届戏曲“小梅花”比赛中,以一曲越剧《张羽煮海・闯海》技惊四座,荣获一等奖。

“鉴水格桑”是西藏民族中学的曲艺社团,寓意汉藏和谐,有不少学生在这里成为了戏曲爱好者。藏族学生爱唱越剧,成为了校园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交流融合,既尊重发扬优秀的藏族文化,又注重绍兴特色文化的学习和渗透。让学生们产生文化认同、建立文化自信。”吴红红说,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摆在首位,组织编纂校本教材《那片雪域》,选聘经验丰富的教师向学生传授唐宋以来的民族政策、历史、文化等知识,增强藏族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以及对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此外,还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作民族宗教政策方面的报告,提高学生的“五个认同”。“只有各民族相互团结,才能共同繁荣。”在融合式教育下,所有学生达成了这样的共识。

办学30年来,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了4000多名优秀藏族初中毕业生,这些学生眼界开阔、文化基础扎实、政治思想坚定,融江南水乡的灵气与西藏高原的质朴为一体。他们学以致用,回馈西藏,为国家稳定、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学校也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援藏先进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等。

“我来自西藏,我是绍兴人。”西藏民族中学以汉藏融合式教育作为德育管理的重要抓手,已成为该区“金色阳光”统一战线思政教育特色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