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统战力量 打造“统战+富美屏门”品牌
发布时间: 2019-04-01 14:21:28
2018年以来,淳安县屏门乡以激发基层统战活力为着力点,整合优势资源,挖掘统战潜力,练好统战工作“基本功”,凝聚广大党外代表人士的智慧和力量,构建起参与广泛、组织规范、作用显著的基层统战工作新格局,打响“统战+富美屏门”特色品牌,展现屏门“门道”独特韵味。
突出“三个强化”,夯实统战工作基础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完善统战工作机制。每季度召开党委班子会议研究统战工作,全年专题研究统战工作事项4次,出台统战工作有关文件并增加工作经费;将统战学习纳入二级理论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乡党委班子专题学习有关统战会议和文件精神4次。成立屏门乡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党委副书记担任副组长,配备统战委员和统战干事;出台《屏门乡班子成员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制度》,实现11名班子成员和41名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常态化,全年累计开展走访联系120余人次。
二是强化人才挖掘,优化党外人才队伍建设。走访乡域范围内的卫生院、学校、信用社等企事业单位13家,排摸出41名党外代表人士;对全乡的乡贤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采取走访、电话、微信等形式,做好沟通联系,累计排摸县级层面的乡贤34人,乡镇层面乡贤112人。做好侨情数据排摸,建立侨情数据库,入库2人。同时,按照特长、爱好等内容,对党外代表人士分门别类,细分为技术型、创业型、学历型、职称型等4个大类、10个小类,实施动态“精细化”管理。
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党外代表人士综合素质。在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础上,搜索每月发生的热点时政话题,动态调整2018年党外代表人士培训计划。先后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学习第十七届博鳌亚洲论坛、天津人才新政、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等。积极举办党外代表人士培训班,邀请县委党校、机关部门等专家授课,2018年共开展专题培训班8期,培训人数达100余人,有效促进党外代表人士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升能力。
做实“三项工程”,实现基层统战工作新突破
一是做实“同心行”活动日工程。积极引导民主党派人士、无党派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参与每月18日的“同心行”活动。综合考虑党外代表人士的时间安排、技术特长以及群众需求等因素,科学制定“同心行活动日”月计划表,组织广大党外代表人士开展理论学习和志愿服务活动,如2018年4月开展了“缅怀先辈、清明祭扫”活动,5月开展“学会感恩,与爱同行”义诊活动,有效提升了活动实效。开通屏门乡党外代表人士“战壕”微信群,每周发送屏门“工作动态”。全年累计开展“同心行活动日”活动9次,服务群众达300余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做强“淳商回归”工程。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屏门乡产业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排摸闲置优势资源35处,建立80余人的屏商微信群,乡主要领导及科室工作人员赴杭州等地对接20余次,通过屏门睦剧文化艺术节等活动邀请在外乡贤回乡创业,为淳商配备办公场所及办公设备,建设淳商企业展示中心,优化招商引资环境,提升招商引资吸引力。2018年以来,全乡共引进税源企业120余家,注册资金达8000万元;引进企业5家,完成投资达1000余万元。
三是实施“阵地融合”工程。严把“统战之家”建设标准,投资20余万元建成面积达100平方米的统战事务服务中心,以大党建为主线,实施党建、统战、群团阵地共融,配齐“同心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络站、乡贤联谊站、三胞工作室、民族宗教服务站”等五大统战组织和“统战角、新安书吧、咖啡吧”等配套设施。引导党外代表人士积极建言献策,全年共召开调研座谈会、工作推进会、联谊交友会8次,定期开通建言献策渠道,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5条,营造了党外代表人士“愿意建言、敢于直言、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
创新“三项工作”,打造服务屏门“统战铁军”
一是围绕“统战+美丽村庄”,当好乡村建设谏言者。牢固树立“统战+”思维,以统战助力中心工作、重点工作、业务工作的推进。通过屏门乡党外人士“战壕”微信群,将屏门乡美丽村庄建设情况及图片等信息及时发送到微信群里,让远在千里的在外人员也能时刻了解到家乡变化,并向他们征求意见建议15条;每季度召开乡贤座谈会、乡贤恳谈会,收集美丽村庄建设意见和建议24条,采纳14条,营造“人人愿出力,人人肯出力”的良好氛围。2018年9月,童家坪美丽村庄建设成果受到中共淳安县委书记黄海峰的肯定。
二是围绕“统战+集镇环境”,当好环境整治践行者。借助标语、倡议书、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联合屏门乡卫生院、屏门乡中心小学等单位组建一支18人的党外代表人士“环境整治”队伍,将整治范围划分到人,并开展“擂台大比武”活动,对整治情况进行打分,进行一定的奖励,充分调动党外代表人士积极性,扩大整治工作社会参与度,实现“全民参与”。2018年11月,屏门乡高分通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验收,并被评为市级样板乡镇。
三是围绕“统战+消薄增收”,当好脱贫攻坚智囊团。出台党外代表人士“1+3”结对帮扶机制,组织41名党外代表人士与123户低收入户结对帮扶,详细了解低收入户家庭经济条件和经济来源,因地制宜制定低收入户增收举措。目前,123户低收入户全部完成增收12%的目标。发动商会企业参与“村企结对”,根据结对村的产业基础以及资源条件,对症下药,实施“造血式”帮扶,现已有6家商会企业参与“村企结对”,所有结对村均已完成2018年度“消薄增收”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