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统战优势 助推基层治理——诸暨市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统战实践

发布时间: 2018-07-01 16:01:59    来源: 诸暨市委统战部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55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15周年。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诸暨市委统战部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统战元素,发挥统战优势,助推基层治理,积极探索新时代创新发展“枫桥经验”的统战实践,切实提高统战工作的融入度、辨识度。

一、加强乡贤统战,助力乡村治理

深入挖掘乡贤资源,凝聚乡贤力量,探索创新“乡贤+乡村治理”模式。一是崇扬乡贤文化。编纂《诸暨乡贤文化丛书》《越中名人录》《国民党诸暨籍130将领录》《诸暨市高级知识分子名录》等,为1000多名古今乡贤编史立传。开展“知乡贤、颂乡贤、学乡贤,做一个了不起的诸暨人”主题教育活动,开辟乡贤馆、乡贤廊、乡贤墙,设立人文大讲堂、道德讲堂、暨阳论坛,邀请乡贤讲乡贤故事,引导市民“崇贤向善”。二是倡导乡贤公益。依托各地诸暨人联谊会(商会)网络,加强对在外乡贤的联络服务,不断激发爱乡情怀,促使乡贤的乡情乡愁真正转化成感恩家乡、回报家乡的实际行动。近年来,乡贤投资兴业、兴办义学、修桥铺路、扶贫济困等善行义举层出不穷,仅2017年就新增浙商回归项目86个,实现省外到位资金127.5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82.27%;海亮集团冯海良牵头设立1.26亿元海亮慈善基金资助贫困失学儿童;盾安集团姚新义个人捐资2500万元建造乡村学校;寿崇德将绝世精品陈洪绶真迹《桐荫赏石图》捐献给家乡人民等等。三是创新乡贤治理。鼓励支持乡贤依法参加村委、“两代表一委员”选举,聘请乡贤担任“外挂村干部”“镇长顾问团”, 壮大村级组织力量。近年来,在外乡贤回乡担任“村官”达90余人。建立镇级乡贤参事会27个、村级乡贤参事会366个,有乡贤调解小组120多个、顾问团27个,乡贤已成为信访维稳、纠纷化解的“调解员”,村级资产管理、账务支出的“监督员”,“乡贤参与、多元共治”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初步建立。

二、创新商会调解,推动矛盾化解

积极开展全国工商联商会调解试点,大力推行“诉调对接”商会调解模式,有效化解各类民商事纠纷,维护商会会员合法权益,得到全国工商联、司法部等上级部门肯定。截至目前,累计通过商调委受理民商事纠纷案件177件,其中成功174件,成功率达98.3%。一是建立对接机制。出台《诸暨市关于建立诉讼调解与商会调解对接机制的意见》,按照“协调配合、合法自愿、高效便民”原则,落实联席会议、信息通报交流等11项工作制度和5条保障措施,形成工商联与人民法院调解力量、资源与信息的相互融通。二是优化调解程序。人民法院通过诉前委派调解、诉中委托调解、邀请协助调解等形式委托商调委调解,并强化司法指导。对调解成功的,经法院审核确认出具民事裁定书;对调解不成功或当事人无意调解的,商调委及时退回法院优先办理。三是延伸工作阵地。开通“在线法院多元化纠纷调解”平台,可通过“在线法院”客户端进行视频调解,已成功在线调解42件。推动调解工作向基层商会延伸,2017年以来先后在诸暨市江西商会、装修业协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

三、凝聚社团力量,促进社会自治

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为主要工作对象,加强社会组织统战工作,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建设。今年,诸暨市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创新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新路径的做法,得到有关领导的批示肯定。一是强化培育扶持。协同民政等部门出台《关于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实施意见》,下放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管理权限,建立完善评估奖励考核机制,有效撬动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和发展。建立健全市、街道(乡镇)、社区三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以“入壳孵化”的方式为初创期、发展期的公益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提供硬件设施、软件服务、后勤保障。如诸暨市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已孵化出“七彩玫瑰”巾帼志愿者、民安救援队、滴水公益等社会组织96家;暨阳街道凤凰社区诞生了绍兴市首个社区层面的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已孵化出金凤凰妈妈团、心灵工作室、阳光助残服务社等社会组织12家。二是扩大政治参与。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工作机制,注重将社会组织中的优秀党外代表人士纳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推荐范围或吸纳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会员,加强团结凝聚、教育引导等工作,打造政治坚定、素质优良的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队伍。推动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在制定公共政策、编制发展规划和重大决策过程中,听取和征询相关社会组织的意见建议。三是开展社会服务。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外代表人士作用,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公益服务、平安建设等工作,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有效运转中发挥春风细雨般作用。如爱心蚂蚁义工服务社针对孤寡老人、孤儿、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通过提供物资帮助、生活照料、心理慰藉、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一米阳光爱心服务社通过一米食堂、一米阳光慈善超市及大诸暨读书吧等平台开展各类公益活动,打造社区矫正公益劳动基地,给社区服刑人员传递出团结互助、坚韧毅力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