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港澳台交流优势争创侨资高校领航者
发布时间: 2018-06-01 15:14:22
作为极具特色的侨资大学,宁波大学自建校起就格外重视与港澳台地区“宁波帮”人士、同乡社团组织、高级专业人士和青少年群体的交流,传乡音、聚乡缘,暖乡情,争取一批又一批港澳台乡贤、一代又一代“宁波帮”人士的大力关心与鼎力襄助,努力营造联系、服务、合作、捐赠相促进的全方位联络联谊模式,使宁波大学港澳台工作在全国高校中别具特色、独树一帜,有力助推宁波大学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高校建设工作。
一、薪火相传,做细做深捐赠感恩文化
宁大校园内几乎所有的教学、科研大楼都是港澳台“宁波帮”人士捐助的,这一幢幢用“宁波帮”名字命名的大楼,让人触摸到一颗颗“宁波帮”人士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也让人感受到“宁波帮”和宁波大学之间源远流长的深情厚谊。从包玉刚捐资创办宁波大学起,邵逸夫、包玉书、赵安中、曹光彪、汤于瀚、李达三、朱绣山等老一代慷慨襄助,包陪庆、曹其镛、孙弘斐、周亦卿、黄庆苗、朱英龙等中生代持续助力,包文骏、李本俊、黄崇圣、杨咏曼、孙荣良等新生代踊跃加入,形成了老一辈持续助力,中生代紧随父辈、新生代跃上舞台的良好局面。办学30多年来,已有70多位“宁波帮”人士捐资设立了180余个捐赠项目,其中助建基础硬件50多项,设立奖项和基金60多个,累计金额近7亿元人民币。
“宁波帮”的善言善行和造福桑梓、襄助宁大的义举,已然升华为宁大特有的感恩文化,深植于每一位宁大人心中,并内化为学校的精神特质。学校高度重视感恩文化建设,制定工作规划,不断涌现工作成果。
为加强“宁波帮”人士与宁大学子之间的交流,学校经常性邀请第二代、第三代“宁波帮”人士来校讲述捐赠故事与创业心得,包陪庆、朱英龙、叶杰全、赵亨文、曹志欣等先后与学生们面对面,一起讲述宁大背后的捐赠故事,让宁大的青年学子了解“宁波帮”精神,萌发反哺母校、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远大理想。
近年来,以“宁波帮”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创作热度在宁大校园里持续升温,校级、院级学生社团相继创作、展演了《风雨半生路》《传薪商人》《台北之约》《甬畔是故乡》等原创话剧,并定期展演,受到校内外观众的广泛好评。
在“宁波帮”文化学术研究上,宁大依托校内“宁波帮”研究中心、台湾研究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汇聚了一批研究专家,出版了一系列学术著作。在校园设计与建设上,宁波大学也处处结合着感恩文化,楼名、馆名、路名无不体现着“宁波帮”元素,办学成果展厅、感恩文化园成为宁波大学新晋的两处热门“景点”,展厅以声光电相结合的形式介绍宁波大学的办学历程,感恩文化园以铜像、浮雕等艺术手段展现“宁波帮”人士对宁大办学的襄助与支持。
二、特色凸显,做好做精学生互访联谊
在做好老一辈“宁波帮”联络交流的基础之上,宁波大学精准聚焦港澳台地区的青年人,做好各类联谊工作,做精一批品牌项目,以培育港澳台地区新生力量,推动港澳台交流持续发展。
(一)入选国家教育部“万人计划”——甬港大学生互访研修影响深远。在“李达三国际交流基金”的支持下,宁波大学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合作开展“甬港大学生互访研修计划”,两校每年互派师生开展研修活动,推动宁大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实质交流与合作,增强两校学子对彼此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社会发展的认同感。该项目自2011年起,已连续举办七届,双方参与师生达240余人,入选教育部“万人计划”(香港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
(二)首开两岸大学生交流先河——甬台大学生互访经久不衰。自1993年8月起,在台北市宁波同乡会的支持下,宁大首开两岸大学生交流互访先河,迄今已开展23次,共有320多名宁大学子参加了互访交流活动。
近年来,宁波大学大力拓展与港澳台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已与10多所高水准学校开展了学生交换与研修学习,吸引了一大批港澳台大学生来校交换研修。
(三)创新青年人文化交流平台——港澳台学生交流活动丰富多彩。近年来,宁波大学积极承接、参与“寻根之旅”夏令营、国情研究班、青年精英研习团、专题交流团等各类港澳台地区青年交流活动,增进港澳台青年人对大陆与故乡的认识与了解。
三、人才立校,做专做强学术交流联络
在确立校际合作关系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立校办学,在广大“宁波帮”乡贤的牵线搭桥与资金支持下,学校积极利用港澳台地区优质资源,先后设立了“包玉刚讲座教授”“安中讲座教授”“李达三讲座教授”和“幸福基金”“刘孔爱菊基金”“李达三叶耀珍伉俪李本俊海洋生物医药发展基金”等捐赠项目,先后聘任了150余人次的海内外专家教授担任宁波大学讲座教授或客座教授,并通过来校开展专题讲座、学术论坛、合作研究等方式,提升宁大师资水平。与此同时,学校还积极利用各项基金,选派并资助教师出国出境开展进修访学和学术会议,截至目前,累计受益教师达250多人次。
四、制度保障,建立建全工作联动机制
创校以来,宁波大学与港澳台“宁波帮”人士、同乡社团组织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为了全方位做好港澳台联络联谊工作,学校将此项工作纳入港澳台办公室,由校长直接主管,并与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合署办公,并联合学校各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建立联动机制。其中,港澳台办公室负责学校港澳台事务、“宁波帮”人士的联络与协调工作,其他相关职能部门根据职责与分工,积极参与涉港澳台交流工作:科技处负责港澳台人士的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接与服务工作;人事处负责港澳台地区专业人才的引进、待遇落实等工作;校友办公室负责港澳台地区校友的联络和沟通工作。
为了争取“宁波帮”的广泛关心与持续支持,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源,助推学校的快速发展,学校高度重视对捐赠项目的规范管理与运作。2006年,为引入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学校建设,学校成立“宁波大学发展促进委员会”。2007年,为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学校注册成立了“宁波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2016年,在三十周年校庆之际,学校成立了“宁波大学董事会”,实现了捐赠者对学校办学的科学决策、民主监督以及合理参与。此外,学校还专门制定了《宁波大学接受社会捐赠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确保捐赠资金透明运作、高效使用。
通过明确部门职责与分工,建立工作联动机制,形成全方位的组织架构与工作体系,实现了学校捐赠募集规范化、基金管理科学化,为学校的发展建设搭建了长效的筹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