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援疆育桃李 不负韶华逐梦西——记民进会员、宁波市对口“组团式”教育支援库车教师组领队戎骁

发布时间: 2018-05-01 09:13:54    来源: 省委统战部

“希望能够加大教育事业柔性援疆的力度,选派更多的宁波名师赴库车开展短期支教援疆活动。”“除教学能力和方法有所滞后外,新疆更关键的是教学管理理念和方式的差距,我们是否能够加大先进教学管理理念的输入。”……在宁波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民进界别的政协委员中活跃着一位“新疆迷”,一提起这个广袤神秘的地方,他似乎就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与你分享。他,就是宁波市政协委员、宁波市对口“组团式”教育支援库车教师组领队、库车县第二中学副校长、民进会员戎骁。

时间回溯到2017年2月22日,戎骁离开东海之滨奔赴天山脚下,来到了援疆所在地——库车县,毅然投身于援疆教育事业。一年来,他带领第九批宁波援疆教师,深入参与学校建设,倾力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学校管理模式,为库车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强劲动力。2017年,库车二中创出了高考成绩600分以上考生达20人的历史新高。在中央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上,宁波教育援疆工作受到了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的点名表扬。

榜样感召续精神

初到阿克苏地委党校培训时,戎骁的心情是沉重的。他的榜样——宁波援疆最美教师姚仁汉,在他即将踏上援疆路的时候溘然长逝,那种交织在心理的感伤、悲痛、遗憾,犹如一块大石压在他的胸口,让人久久喘不过气来。与此同时,对受援单位的管理和人事不熟悉、对教育教学开展情况不了解、“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缺乏完整的工作思路、教育援疆团队尚未完成磨合等种种工作问题,及流鼻血、嗓子干哑、嘴唇干裂、睡眠不好等生活问题,让他倍感压力。但走进库车二中,戎骁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好似生命轨迹就和姚仁汉有了交集,这个交集带给我力量,也从此让我的人生有了更厚重的感悟”。

在宁波市援疆指挥部的细致指导和库车二中副校长周卫平、陈小雪等同志的热情照顾下,戎骁与15位援疆教师很快融入到库车二中这个大集体里,并于2017年3月4日揭牌成立了“姚仁汉名师工作室”。以此为载体,戎骁带领援疆教师接过接力棒,积极开展传帮带工作,努力打造优秀青年教师骨干团队。一年来,他们制定了《姚仁汉名师工作室管理规定》《姚仁汉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等规章制度,规范工作室日常运行。举行了“姚仁汉名师工作室”导师签约仪式,15名导师作为工作室首批成员,采取“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方式,对库车二中28名优秀青年教师学员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地进行“手把手”培养。为凸显成效,他们还设计制作了《学员手册》,要求学员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听课、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任务,练好基本功,实实在在又潜移默化地提高专业素养。经过努力,工作室学员王丽燕老师获得2016自治区首届基础教育微课大赛高中政治组学科一等奖;马晓娟老师获得2016自治区首届基础教育微课大赛高中英语组学科三等奖;赵亚丽、张丽萍、王丹三位学员获得2017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县级“优课”;刘曼、王丽燕两位学员获得2017年库车春季学期中小学教学设计评选活动高中政治组二等奖,可谓成绩斐然。

根植理念促管理

作为库车二中副校长,戎骁发现,相对于沿海地区教育管理营造团队文化理念,当地的教师面临过大的竞争压力,教师间比拼的是学生的考分,学校以学生考试成绩好坏为教师绩效排名,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更多的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不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学校在人文关怀方面有不足之处。带着这样的思考,戎骁认为在接下来的教育援疆工作中,必须要把教育管理和教学业务“两手抓”,不仅要强化技术帮扶,还要“双管齐下”,把宁波乃至浙江省的先进教育理念、方法和资源引入库车二中,切实有效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

这一想法得到了库车县委组织部、宁波指挥部人才组、库车县教育局和库车二中的大力支持。以“组团式教育援疆”工作为支点,短短一年内,戎骁及其团队大刀阔斧地做了大量奠基性、开创性工作,形成了可以复制、可以借鉴的“教育援疆的宁波模式”。

第九批选派的援疆教师都是来自宁波市15所特色示范学校的优秀教师,覆盖全部高考科目,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显得相得益彰,有部分教师还有丰富的行政工作经验。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对援疆教师委以重任,四位老师挂职学校教研室、校务办、教务处、政教处等部门主任。在戎骁的带领下,大家充分发挥宁波教师的眼界和经验,引进先进的教育管理模式,发掘教育人才背后的资源,通过“科室带科室”和“15+N”的方式,逐步完善和推进学校科室建设,帮助建立和完善学校工作长效机制,让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库车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通过努力,库车二中的创新理科实验室建设、青年教师风采大赛等项目开展得如火如荼,得到了库车二中领导和教师的极大肯定。

智慧平台借师资

越是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便越是热爱。随着时间的推移,戎骁不禁忧虑起来。虽然第九批教育援疆人数是宁波市历史上最多的一次,覆盖了高考9门学科,但是毕竟人数、精力都有限,“传帮带”所指导学员人数也有限,整体提高力度还是不够强。而甬库教育交流交往项目开展往往受限于两地路途遥远及其他因素,无论是从库车选派人员赴甬培训还是组织专家赴库车开展活动,因人员有限只能开展短期交流,辐射面不够大。如何让教育援疆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产生更强的辐射力呢?戎骁想到了“互联网+教育援疆”的新路径。

戎骁随即带领团队开展了详尽的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考察和个别领导、教师访谈等形式,充分了解库车二中不同层面对引进智慧教育平台的实际需求和要求。如学校领导希望能提高行政工作效率,建立考试成绩分析系统,以求全面掌握教师工作业绩;教师希望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为备课提供更全面、更新的资料;也有教师希望通过平台及时掌握前沿的教育教学咨询,提升教育理念等。在此基础上,戎骁和受援单位信息技术组共同就开通平台进行硬件设施建设现状的调查,撰写《关于受援单位网络软硬件现状分析的调研报告》,联系智慧校园试点单位浙师大附属宁波市四明中学,引入智慧教育平台框架页面,联系浙江省教育厅,引入浙江智慧教育云平台,并为库车二中申请260个帐号,供教师免费使用。

通过半年的努力,戎骁成功搭建起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网络名师工作室”,“互联网+教育”新模式初步形成。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宁波方面的教学科研成果,乃至浙江省优质网络资源,均向库车教师开放,长期困扰南疆地区教师与内地教师的沟通不畅、信息闭塞落后难题迎刃而解。库车二中教师只需申请“浙江省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个人账号,通过登录,即可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最前沿信息,查看并下载浙江省所有特级教师和名师的教育教学资源,并通过云平台进入相关学科名师工作室,及时进行信息沟通。

不忘初心勤履职

作为宁波市政协委员,戎骁时刻不忘自己成为一名教师的初心,始终牢记自己身上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

在援疆期间,戎骁连任了第十五届宁波市政协委员。但即使跨越几千里、辗转十几个小时,他也总是能够准时参会,为他心系的教育援疆工作鼓与呼,积极撰写提案、努力建言献策。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援疆的热情,他指出要给援疆教师们评优评先的政策倾斜,例如在重要节点给予团体荣誉或表彰表现突出的同志,让援疆的老师们能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后方领导们的关心和关切,更有动力在前方踏实工作。针对当前新疆青年教师占比过大,许多青年教师因自觉教育岗位专业性太强不能快速胜任而每年辞职的很多,针对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过大的问题,戎骁指出要加大对新疆青年教师的专项培训力度。对志愿扎根新疆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要加大培养力度,开展专题教育教学培训,通过到内地短期培训或请内地优秀教师远程带徒、网上教育平台持续进修等方式尽快成为教学上的行家里手。同时在政治荣誉上、教学舞台上、生活待遇上向青年教师倾斜,树立青年教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幸福感。由于工作成绩突出,戎骁获得了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评选的“2017年度‘四比四创’活动效率奖”。

2018年元宵节前,戎骁再次踏上了援疆路。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组织的全省援疆干部人才“学习十九大暨援疆工作奋进年动员大会”上,戎骁代表全省援疆教师做表态发言:“政协委员的身份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时刻激励着我,援疆工作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和‘混日子’的心态,必须要‘不骛于虚声、不驰于空想’,必须要苦干加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全面展现宁波援疆教师的新作风、实现新作为。只要我们撸起袖、迈开步,只要我们沉下心、扑下身,只要我们投真情、付真心,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让教育的花朵绽放在南疆大地上,让教育的河流在阿克苏延绵不绝,为锻造宁波铁军、打造援疆标杆城市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为新疆和宁波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