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奔腾香江激荡
发布时间: 2017-06-01 09:35:00
瓯江奔腾香江激荡
——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暨香港温州同乡会第17届理监事会庆典系列活动
文|施莉
和煦的微风轻抚着迷人的维多利亚港,绚丽璀璨的铜锣湾熙来攘往,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上,紫荆花开正盛……弹指一挥间,香港已回归祖国20年。回首20年,从瓯江之畔到香江之滨,瓯越儿女在追求香江梦的同时,也将温州的符号深深地烙印在香港这座繁荣的国际大都市。
7月8日,香港温州同乡会举行“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暨香港温州同乡会第17届理监事会就职典礼”,近千名在港温州人欢聚一堂,互递乡音,畅叙乡情,共贺盛事。
乡音乡情化作声声祝福
目前在香港定居、创业、就业和求学的温州人有三万人之多。二十世纪初,最早一批温州人旅港主要从事海员、裁缝、木匠等手工行业。近年来,许多温州人在香港的金融投资、商业地产、科技、贸易、生产制造等领域各有建树。1985年,在港温州人王国桢发起并成立温州旅港同乡会。2005年8月,温州旅港同乡会更名为香港温州同乡会。它是香港唯一一个联系温籍乡亲的社团组织,为团结在港乡亲,进一步加强香港与温州的联系、合作、交流,同时帮助温州人走向世界,引领在港温商、企业、高端人才到温州发展,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目前,香港温州同乡会每年定期举办会庆,开展座谈会、联谊会等,让在港的三万多温州人有了一个凝聚乡情的“家”。
庆典现场,浙江省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金长征率浙江代表团到场祝贺。她表示,温州是我省旅外乡贤最多的地级市,每3名在外的浙江人中就有一名是温州人。香港是旅外乡贤走出去的重要一站。近年来,温州同乡会紧密团结广大乡亲,积极参与香港社会事务,成为香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爱国爱港力量。站在香港回归20周年的节点上,期待香港温州同乡会以此为契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乡情酿得更浓,把香港建得更美,把浙港两地人民的福字写得更大。
温州市政协主席余梅生表示,20年来,广大旅港温籍同胞发扬爱国爱港爱乡的优良传统,艰苦创业、开拓创新,为温州和香港两地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温州已经开启新的征程,奋力打造浙江“铁三角”、再造新优势、再创新辉煌。希望广大旅港温籍同胞在抢抓机遇、开拓自身事业的同时,常念桑梓之情,积极投身温商回归浪潮,并秉承和合友善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讲好温州故事、展示温州形象,助力家乡建设。希望新一届香港温州同乡会赓续优良传统,加快自身发展,发挥平台优势,积极推动香港和温州“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相互融合,为温州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温州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施艾珠致辞道,香港温州同乡会已成为在港温州乡亲的温暖港湾和贴心纽带,助推在港温州乡亲事业发展的最佳平台。今后希望同乡会能充分凝聚助推温港两地发展的温州力量,发扬助推温港两地建设的温州精神,挖掘促进温港两地交流的温州文化,发出弘扬温港两地正能量的温州声音,展示树立温港两地良好的温州形象。
在庆典活动上,温州市委统战部在香港正式授牌成立“世界温州人乡情驿站”;香港温州同乡会还为十位会员之星颁发奖状;近千名在港温州人齐声歌唱祖国……各地在港温州乡贤欢聚一堂,共享喜悦,将整场庆典推向高潮。
同袍同泽用爱共筑乡贤娘家
从瓯江到香江,3万旅港温州乡亲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在工商、文化、教育、法律、科技各界中精英辈出,在香港烙下了深深的温州印记;爱国爱乡、艰苦创业、开拓创新、团结互助的温州人精神,已与狮子山精神深深地融合在一起。近年来,温州同乡会紧密团结广大乡亲,积极参与香港社会事务,坚决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和基本法,坚决支持特区政府依法施政,为“一国两制”方针的贯彻实施,为维护香港繁荣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成为了香港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爱国爱港力量,绘就了香江之畔一道亮丽的爱国爱港风景线!
香港温州同乡会成立30多年来,会员从20多名增加到现在的4000多名,让在港的三万温州人有了凝聚乡情的家园。
作为香港温州同乡会第九、十届会长张长华,30年来见证了香港的辉煌历程。进入21世纪,香港商业市场愈发繁荣稳定,来港创业的温州人也越来越多了,从事的行业也越来越广泛,在港温州人“大家庭”逐渐强大。1982年,因为爷爷在港,张长华来到香港从事红木家具生意,在大都市找到落脚点,做学徒积累工作经验,他一步一步做起。当时的香港市场给张长华提供了许多创业良机。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更是为在港温州人提供了回到内地发展事业的良机。张长华说,在港30多年仿佛“弹指一挥间”。在港期间,许多温州人逐渐融入香港社会。香港回归祖国后的每年7月1日,在港温州人都会积极参与香港回归庆典,举着红旗上街组团欢呼庆祝,还会参与公益事业,做慈善工作,关心香港社会发展。与此同时,在港温州人始终牵挂家乡。近年来,每年在港温州人会组织活动回到家乡看望亲人,走访家乡故居,了解家乡文化,记住乡音、凝聚乡情。
温籍港胞翁银巧是香港温州同乡会第十一、十二届会长,上个世纪70年代的香港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大量的外国人聚集在香港,开放的市场环境、频繁的商业往来,也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创业。翁银巧就是其中之一。1978年,因为有父母在港,翁银巧来到香港打拼,学习做皮革生意。那时在港温州人主要从事家具业、机械业,大多白手起家,他们肯吃苦、肯学习,很重视乡情,互相帮助,也经常团聚在一起。1993年,在香港收获了大量机遇的翁银巧回到家乡温州开始创业,作为早一批回归温商,他说回乡创业是自己多年来的期望。“因为家乡是我们的根。”翁银巧说,1997年香港回归也给在港温州人提供了许多创业机会,他们回到大陆开始开创自己的事业。与此同时,在港温州人凝心聚力、发扬爱国精神,积极融入香港社会。
蔡俊远是香港同乡会第十三、十四届会长,在大家的期盼下他又担当起十七届会长一职。“温州人对家乡的感情格外浓,确实是血浓于水的感觉。”这句话似乎给蔡俊远的印象特别深刻,8岁时他就在父亲的安排下去了香港,多年过去了,他的温州话却依旧地道,他骨子里的“温州情怀”并没有褪去。在蔡俊远看来,在港的温州人给人最深的印象是特别团结,正是“温州人”三个字才把大家紧紧地绑在一起,无论离开家乡多久,离家多远,大家始终觉得自己的根在温州。蔡俊远介绍,在港的温州人经常欢聚在一起,都是出于乡情的力量,大家互相说说温州话,听起来就特别有亲切感,同时也勾起了大家回乡的冲动。“虽然我八岁离开家乡在外闯荡,但过去20多年,我经常一有空就会回到家乡去看看。此时此刻,温州人有一个共识,这个时候,所有温州人都应该凝聚在一起,为香港和温州搭建发展的桥梁。”
作为新一任的香港同乡会会长,蔡俊远也呼吁香港温州同乡会第十七届理监事的同仁们,希望借这次会庆的机会,凝聚力量,同心同力,共谋发展,希望所有的会员及其亲朋好友都能积极支持香港社会的稳定发展和“一国两制”方针在香港的实施,力争成为有担当、正能量的在港温州人。
为拓宽联络平台,香港温州同乡会还专门成立了香港温州新生代联谊会,依托同乡会平台资源,将促进两地温籍青年交流与协作,切实做好“智囊”、当好“桥梁”,讲好“故事”,不断推动两地青年共同“凝心、汇智、谋发展”。
同音共律推进经贸文化桥梁
温港两地合作渊源流长,早在1986年,温州就在香港设立香港雁荡有限公司,开启了温港两地经贸投资合作的序幕。30多年来,两地合作已从投资贸易向文化旅游、三产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全方位拓展。
当前,温州正处于区位优势大提升、发展空间大拓展、城市建设大提质、产业发展大转型的重要机遇期,正以68.8万海外温州人为桥梁纽带,充分发挥遍布全球的温商网络优势,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掀起新一轮对外开放的热潮。同时,温州也是正处于转型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需要借力香港,与香港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深化合作,实现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发展。
7月5日至9日,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17香港·温州投资合作周”活动在香港开展。此次推介活动以“交流、提升、合作、共赢”为主题,通过上门对接、投资洽谈、招商推介、合作交流等方式,为推进温港两地深度对接合作搭建新平台,促进两地加强经贸投资合作,实现互惠共赢。
作为合作周活动的重头戏,“2017香港——温州投资环境(香港)推介会”吸引了香港中华总商会、香港总商会、香港美国商会、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香港工业联合会、香港浙江联合会、香港贸发局以及港澳、珠三角地区温籍工商人士等260多家机构和跨国公司代表与会。会上,温州市政府与香港贸发局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备忘录,双方在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政策商务信息互通、提供落地服务支持等方面达成共识。
香港投资合作周,是温州事隔十多年后在香港举办的重大投资促进活动。先后专题开展了借力香港·开放发展“2017港澳暨珠三角温籍工商人士交流会”,情系桑梓·回归发展“2017香港温商回乡投资合作推介交流会”等多场推介交流活动,向港澳和珠三角地区的1000多位温商伸出了回乡发展的橄榄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