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探索新生代企业家赴政府部门培养锻炼

发布时间: 2017-10-01 15:42:05    来源: 省委统战部

为进一步加强对嘉兴市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锻炼,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管理能力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新生代企业家队伍,推动企业顺利传承和发展,按照嘉兴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引领工作的通知》精神和要求,结合嘉兴市新生代企业家工作推进实际,2016年到2017年,共组织了45名新生代企业家分三批赴部门锻炼,这既是嘉兴市加强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建设的一次探索创新,也是政府部门服务企业转型升级的一次有益尝试。目前,第三批新生代企业家赴部门培养锻炼工作已经顺利结束。在这些实践中,作为这项工作的组织推动部门,从中得到了许多富有意义的经验与启示。

一、实践做法

1.上下联动,党委政府和成员单位高度重视。嘉兴市委办、市政府办在《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新生代企业家培养引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为新生代企业家搭建多种交流平台,要组织有条件的优秀新生代企业家到政府经济管理部门等挂职锻炼,拓宽发展视野,提升企业家传承能力、战略眼光和商业智慧。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锻炼采用了市、县上下联动的方式,市、县(市、区)委统战部、组织部、工商联作为工作组织、推动部门,锻炼单位涵盖市、县两级35个部门。各接收单位大力支持,精心做好前来锻炼的企业家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安排。

2.注重从制度上加以规范。新生代企业家主体是传承家族企业的二代以及自主创业的年轻一代企业经营者,这45位培养锻炼对象来自全市各地,是自身企业经营的主要力量。为使培养锻炼落到实处,嘉兴市委统战部会同市委组织部制定了《嘉兴市新生代企业家培养锻炼工作制度》,明确培养锻炼时间一般为1~3个月。培养锻炼的新生代企业家日常管理以各培养锻炼单位为主,一名分管领导或业务骨干与之结对,帮助指导新生代企业家熟悉业务、履行职责、开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工作、学习条件。各级组织、统战部门负责做好指导和协调工作,掌握培养锻炼对象的工作和思想情况,通过走访等形式,加强与培养锻炼人员的交流。对表现优秀的予以表扬,并作为政治安排的重要参考。通过两部发文,将新生代企业家赴部门培养锻炼这条绿色通道以制度的形式进行了规范。

3.扎实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每批组织前,市、县两级统战部门通过全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组织在新生代企业家中开展了培养锻炼意向摸底,组织部门与意向单位进行对接落实。经过遴选,45名新生代企业家列入培养锻炼大名单,两年间,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分别召开市新生代企业家培养锻炼工作会议,将赴有关部门培养锻炼的新生代企业家、接收部门代表以及全市组织、统战部门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明确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以及对培养锻炼人员的要求。

4.“人岗相适”灵活匹配。一是培养锻炼对象选部门。参加培养锻炼的企业家根据自身行业特点、发展规划、业务联系等,自主选择意向政府部门。二是岗位灵活性匹配。在培养锻炼人员选择意向单位的同时,根据企业实际,部门精选提供高匹配度的岗位,并在实际进程中根据人员需求灵活调度,将接触学习范围扩大到部门更多业务处室。

5.“带培锻炼”点对点服务。一是导师带培。接收单位为培养锻炼人员二对一确定带培导师,即一位分管领导负责,一位具体带培老师,带培老师由所在培养锻炼岗位的处室负责人担任。二是组织带培。部门除及时掌握学习锻炼人员的工作、学习情况外,将学习锻炼人员作为单位的一份子,纳入单位整体管理。部门召开各种会议,也一并参与,使其在学业务的同时,了解部门整体运行。三是统战部门带培。市、县两级统战部门作为培养锻炼工作牵头单位,平时注意与各锻炼人员保持沟通联络,及时掌握锻炼人员的工作状态,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各级统战部门领导还带队到部门走访看望,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建议。

6.做好总结鉴定,落实工作成效。培养锻炼期满后,锻炼人员均提交了书面小结,部门根据带培导师反馈,结合培养锻炼人员的总体表现,对其学习成效作出鉴定,作为学习锻炼人员的“成绩单”。组织部门、统战部门根据人员总结、部门鉴定,结合日常联络服务情况,在听取三方意见的基础上,出具学习锻炼鉴定表。对培养锻炼工作突出的,纳入到今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安排等重点考虑对象。

二、成效启示

1.新生代企业家的综合素质、能力水平在实践中得到提高。政府部门将体制内挂职锻炼方式运用到新生代企业家群体,注重的不仅是能力锻炼,更是思想引导,使他们增进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了解,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参加培养锻炼的企业家普遍感到,在业务知识、能力水平得到锻炼提升的同时,对政策的理解更深入,精神之钙补了不少。认识到企业发展壮大,一方面靠企业主自身的眼光和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政府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而企业要守法诚信,在解决就业、税收上有贡献,要有反哺社会、为这座城市做一些事的情怀。通过锻炼,部分企业家还表示,要运用培养锻炼所学所悟,将公司内部规章制度、员工手册进行修改完善,使企业管理更加规范。同时,企业家们对政府工作有了更多理解,在与机关干部并肩工作时,被他们敬业奉献、严谨细致的精神所感动。

2.找准了企业需求与部门服务的新切入点,政企对接更加紧密。目前,人力资源、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嘉兴市很多企业适应经济新形势主动谋求转型发展的意愿非常强烈,但对各种政策了解不够。而企业家到部门来锻炼就是部门服务企业、服务转型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培养锻炼的接收部门都是经济部门、业务部门,培养锻炼的企业家利用这个机会学习了解政策,部门反过来也能更深入细致地微观解剖、了解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难点和风险点、企业及企业家的意愿诉求,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落细,同时检验政策的适用性。如歌斐颂巧克力小镇总经理莫雪峰,在嘉善县旅游局锻炼期间,正逢自身企业在创4A旅游景区过程中,在深度的学习与对接中,对《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细则解读更为深刻,对评定工作认识更加感性,申报流程更加熟悉,操作也更加规范,给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也为今后构建更加紧密的政企关系奠定了基础。

3.开启了服务企业与培养年轻一代企业家成长的新途径,服务、促进“两个健康”更加有效。当前,对新生代企业家的培养已经进入顶层设计,中央和省委都对这项工作有明确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强调,“要注重对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引导他们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新生代企业家大多为80后,学历普遍较高,很多有海外留学背景,文化水平、市场观念、开放意识、创新精神都值得赞赏,但在风险规避经验、社会责任意识、对政府的了解以及对党建的认识上,与老一辈企业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到部门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有助于提升这方面的意识与能力。通过遴选优秀新生代企业家赴政府部门培养锻炼,使组织部、统战部、两新工委、工商联在服务上找到了新的抓手,延伸了服务的触角,扩大了政府部门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在与新生代企业家近距离接触后,35家接收部门对他们有了更多认识。在对锻炼部门的回访中,部门表示参加锻炼的企业家都很有抱负,也有现代管理理念,可塑性很强,政府部门有责任关心他们成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增强“富而思源、富而思进”的社会责任感,自觉把个人发展、企业壮大和国家命运相连相融;有责任为企业创业创新、转型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帮助。通过三轮培养锻炼推行,各级各部门重视培养新生代企业家的氛围进一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