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田侨界代表人士社会与政治安排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6-04-01 10:00:00
青田侨界代表人士社会
与政治安排问题的思考
□吴飞飞
青田是著名的华侨之乡,华侨占县域总人口50%以上,在全县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都起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如何处理好与侨界代表人士的关系,重点是安排好归国华侨在社会与政治上的位次,带动海内外华侨齐心协力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是当下我们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青田侨界代表人士参与社会管理和参政议政的现状分析
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多山地,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自然资源的贫瘠促成了青田人出门讨生活,青田本地人多以出国为主。据《青田华侨史》记载,青田自康熙年间就有人出国贩卖青田石,1979年以前基本每年出国人数在100人左右,之后每年批准出国人数增加为700多人,1997年之后批准出国人数更是达到上万人,目前全县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有32.9万人,侨眷18.2万人,分布在120多个国家地区,出国人数占全县户籍总人口60%以上,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亲属出国,其涉及面之广在全国县级层面都是罕见的,故青田素有“华侨之乡”的美称。
(一)青田籍华侨海外参政议政及华侨社团发展概括
海外华侨经过几代人的积累,在国外的经济实力、社会地位都提升很大,他们积极参与当地政治活动,维护自身及华侨权利,主要形式体现为杰出人士参与政治,还有就是组建社团,凝聚华侨力量。
华侨华人社团在国外蓬勃发展,社团组织形式、规模类型也呈现多样性,在1990年以后,一批国际性华侨华人社团相继面世,青田华侨华人社团也融入到全球化当中。社团依据不同特性主要分为地缘性社团,如欧洲青田同乡会,历任会长都是资深的华侨,青田华侨还创造了洲、国、区域三个层次社团模式。第二种类型是联合型社团,从宗亲、同乡组织逐步发展为全体华侨华人的联合组织,如西班牙华侨华人协会、葡萄牙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等社团,青田籍华侨在各社团中都有人担任重要职位。第三种是慈善社团,只为开展公益性慈善活动为宗旨。第四种是政治性社团,有一定鲜明的政治目的或为了某些特殊事件而成立的社团,如21世纪初华侨华人开展“反独促统”爱国运动,在许多国家成立了华侨华人和平统一促进会。除东南亚外,其他国家的反独促统社团中都有青田籍华侨担任委员职务或是骨干成员。以上四类是社团与国内联系密切,以青田籍华侨华人为骨干和主体的各类社团分布世界各大洲几十个国家,这些社团在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与贡献。
(二)华侨对家乡发展影响概括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近几十年也在不断发展,海外华侨华人与国内联系日益增多,很多华侨选择回归中国创业投资,有些人积极投身家乡建设。华侨在国外经历及事业上的成功,让他们在回国之后受到当地政府、市民欢迎。有些华侨回归国内后成为当地政协委员、人大代表,青田这样的县城里,华侨对于县里的影响无处不在。
青田经济是外向型经济,是消费型城市。近几年青田县委县政府一直在推动“青田人经济”转变为“青田经济”,深入实施“华侨要素回流”和“青商回归”工程,目前全县共有52家企业总部回迁,吸引侨资22亿元,年产值达60多亿。在城市规划方面,青田也深受华侨因素影响,梯度推进县城欧陆风情改造。在社会管理方式,青田也到处打下华侨的烙印。2008年青田全县有36名华侨通过民主选举成为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青田华侨“村官”现象引起了省、市领导们关注与重视,也引起海外华侨积极关注。2011年全县村两委选举有59名华侨当选。青田还推出了“百个侨团助百村、千名华侨扶千户”、“百名侨领家乡新农村西部行”等活动,华侨凭借在海外积累的经验与关系,帮助家乡建设,对当地村民起到了积极带头作用。2014年青田县还首创了华侨“河长”,全县有159名华侨,利用回国期间,带头排查家乡河道情况,制定一河一策,5名青田籍华人规划设计和水利专家担任治水总顾问。青田的社会管理离不开华侨,应该让更多华侨参与进来。
二、青田打造对接侨界代表人士平台的新举措
(一)华侨在国内参政议政存在困难分析
青田县委县政府也高度重视华侨参政议政权力,目前华侨参政议政途径有县人大、县政协、政府职能部门、华侨村官。青田籍华侨在中国政坛上是很有影响力的一个群体,上至国家政协委员,下至省、市、县各级人大、政协部门,都有青田籍华侨身影。青田县有120多位华侨村官,他们活跃在基层第一线,带领村民搞建设、创新风。华侨在青田参政议政的权利得到了充分保障。
但有一不足,除少部分归国留学生经人才引进进入县直机关部门工作外,华侨在政府部门担任要职的少,党政机关中担任职务的民主党派人士也多以原先已经在部门任职人员为主,外聘的没有。究其原因一是政府机关部门有一套严格的程序选拔人才,晋升提拔过程也有严格程序,外聘人员多以智库的形式参与辅政,如特邀委员。另一方面,也存在现实障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多自身有事业在经营,而在政府机关部门担任职务是不允许参与经营管理的。华侨在政府机关单位任职少,参与县里重大决策的机会也就少了。要想让华侨更多、更广泛参与社会治理,必须在现有体制机制下创新载体,新增平台,以招揽更多的人才。
(二)华侨要素对青田未来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过去一段时间,青田县坚持“深化接轨温州”战略,工业经济增长很快,现有青田的工业企业80%是引进于温州的。但青田平地少的资源要素瓶颈始终制约着工业发展,而且青田工业企业多以传统行业为主,多属于产能饱和过剩行业或受电商等新业态的冲击下而发展缓慢。“十二五”以来,随着工业经济发展滞缓,青田经济发展走势也偏向于依托华侨资源、融入世界经济发展。商贸、旅游休闲、总部经济等行业正逐渐成为未来青田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整个趋势看,青田的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华侨的资源,因此更深入、更广泛用好吸收接纳侨界代表人士是现在形势所迫,也是历史选择。
李强省长2015年5月在西班牙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奔走、牵线,青田籍华侨全程参与了接待与协调工作,陪同李强省长见证了“义新欧”专列往返。在参与“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华侨有很多商机。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被央视经济新闻列为地方参与“一带一路”代表性成果。其中产品价格相对低于杭州、宁波等大城市,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华侨有更好的渠道、更广泛资源。面对这样的优势资源,我们更应该整合利用,让华侨全面参与青田经济建设,这种参与不只是作为政府招商引资成果,而是让华侨去引领青田经济发展,这需要彼此全方位信任和对接。
(三)创建新平台打造“青田智库”
依托华侨华人的优势,青田可以成立以华侨华人为主体的民间智库团队,譬如在县政府下成立青田县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其成员以商业领袖、法律、财务、城市规划等方面专业人才为主,主要宗旨服务于青田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方面。它是非营利性民间公益社团,由统战部牵头,但骨干成员可以直接向县四套班子汇报工作。社团可成立决策委员会,设日常联系办公室和职能科室部门,县政府提供办公场所。社团成员可分为特约成员、普通委员,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前期经费靠募捐,后期靠募捐加上劳动报酬。社团下设多个科室如规划、城建、信息、招商、民宗等,对接县直职能部门。对于县里重要发展规划课题可以由社团牵头完成前期调研,如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城市建设整体规划等重大规划都可以由他们先行调研,其成果提交职能部门组织讨论,其劳动成果由相关部门给予一定报酬。信息科主要是基于新媒体出现而设置,这个部门可以整合世界各地华侨华人社团资源。如侨桥通网络社区就是联合了世界上380多个华侨华人社团,主要以关注网络新媒体上的舆论导向,抵制不利于社会和谐的声音。
社团成立对于青田籍华侨华人来说也是很好的事情。一是商机。他们全程参与了青田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与建设,能够更好发现本地投资机会,青田旅游、商贸在未来几年都将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这里面有很多商机,华侨本身就有很强参与其中的意愿;二是归属感。华侨华人在异国他乡,最大的失落就是找不到归属感,融入不了主流社会,而青田既是他们“根”的所在,也是找到“归属感”的地方;三是报恩的心理。华侨华人在外事业有成,回到自己家乡贡献一份力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青田华侨积极回乡做公益事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共接受华侨捐赠的资金折合人民币超过2亿多元,捐赠涵盖了交通、通信、教育、卫生、基础设施、旅游景点等,青田百姓生活得到很大帮助,成立这样涉及青田县全方位建设的社团,相信华侨代表更是乐于参与。
青田县经济社会发展委员会设立是县里与侨界代表的更深层次的对接平台,是全方位交流,对青田县作用将会超过某位华侨或者创业者对地方影响。青田未来的发展将更依赖于华侨资源,华侨资本优势、渠道优势、人才优势都将是支撑青田未来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杭州娃欧商场,是娃哈哈集团创办,其理念与侨乡进口商品城是一样,但却以失败告终,而今天青田侨乡进口商品城却吸引着温州、丽水等广大消费者来青田消费,究其原因,青田华侨有更好的渠道、更广泛的资源。我们过去华侨资源利用还是少了,未来将会有更多商业创新建立在华侨要素的基础上,而这也代表了青田经济发展未来。
三、青田对侨界代表人士社会和政治安排的建议
一是营造良好氛围,鼓励侨界代表人士参政议政。全县参政议政的华侨人数已经显著增多,政协、人大等机关都有华侨身影。未来青田还应该坚持现有“主线”,即在人大、政协等部门吸收更多的华侨代表人士,统战部门连同县侨办、县侨联做好推荐工作,增加政府特约人员。政协机关按照最新统战精神,党外人士占60%以上,常委不少于65%,青田目前还有欠缺。着力安排经得起考验的华侨代表任职县直部门要职。县人才办要组织好对留学归国的学生引进与工作推荐,要积极发展党外高学历知识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鼓励各农村吸纳当地华侨入党,让他们参与村官的选拔,参与乡村管理建设。青田要在全县范围内、全方位营造这样的良好氛围,要用华侨、要信华侨。鼓励侨界代表人士反哺家乡、吸引留学生回乡创业,鼓励更多的华侨村官、华侨“河长”出现。
二是发挥侨乡优势,鼓励侨界代表人士回乡创业。青田发展始终得依赖华侨资源。青田的社会发展离不开华侨资源,现在青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市排名第二,青田房价在全国县级城市算高的。2014年青田民间投资占整个社会的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5%。侨乡进口商品城的成功,凭借的也是侨乡特有的资源优势。青田经济发展委员会设立是为广大侨界人士参与青田经济建设提供平台,我们要将委员会打造为集华侨各方面优势人才的政府支持的民间社团。社团是在政府领导下,全方位融入青田本土,服务于青田本地发展。青田经济发展委员会相比于人大、政协等组织,其功能上更偏向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其人员更趋于精英人士,其决策方式更趋于社团。立足于青田经济委员会,着眼于华侨资源,未来将有更多新的经济业态会在这片土壤里生根发芽。
三是发挥协调优势,鼓励侨界代表人士共创和谐社会。世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中国与世界联系日渐密切。融合发展,必然带来摩擦,大到国家之间的利益纠纷,小到国民的个人私利恩怨,这样的摩擦会越来越多。青田的华侨分布于世界120多个国家地区,他们在外一言一行就是中国的形象。侨界代表人士与世界上各类社团都有紧密联系,社团又联系了更广泛群体,像统促会就在维护国家和平统一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鼓励侨界代表人士发挥自身优势,团结广大华人华侨,积极融入所在国主流社会,为华人争取更多权益,也让世界人民更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