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为花园 让各民族花朵绚丽绽放

发布时间: 2016-03-01 09:32:00    来源: 省统战部

以校园为花园让各民族花朵绚丽绽放

——永康市外来少数民族子女统战工作初探

□永康市委统战部

永康市被誉为“中国五金之都”,五金文化带来了各个民族的“新永康人”。堰头小学地属永康经济开发区,成为典型的输入性少数民族子女学校,99.2%的学生是外来建设者子女,来自16个省份的侗族、白族、布依、彝族、仫佬族等20多个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家庭使得他们的经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如何切实尊重差异,让民族花朵实现彼此间的认同、接纳、欣赏、融合”,永康市委统战部积极思考、不断探索,衍生了“民族融合教育”的理念,指导堰头小学以“民族文化”滋养育人,让孩子们落地生花,在异地他乡绚丽绽放。

一、“一墙一廊一窗一操”——实现民族文化进校园

为了让孩子们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浸润,把民族文化的基因深深嵌在学生身体里,永康市统战部门联合堰头小学绘制了一条长达300多米的民族文化墙,展示出中国56个民族风情;布置了一条“舌尖上的民族美食”文化长廊,以美食促交流;安置了一排民族文化宣传窗,打造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校园氛围,让民族特色文化每天陪伴在民族花朵的身边;组织少先队整合藏族、白族、土家族、彝族、苗族、布衣族六个少数民族的特色舞蹈,编排独具风味的“民族操”,取代传统的课间操。

二、“五团两教材”——实现民族文化进课堂

永康市统战部门牵头文化部门和有关文艺团体,在堰头小学成立了“七彩民族合唱团”、“民族舞蹈团”、“葫芦丝民族乐器团”、“巴乌民族乐器团”、“京堂鼓乐团”五个民族艺术团,支持各民族文化与永康本土文化交流融合,为堰头小学的民族艺术团提供展示民族文化的平台。在永康市委统战部的支持下,堰头小学的民族艺术团登上了永康各类艺术节、晚会的舞台,参加了各项竞赛,取得了喜人的成绩:2014年、2015年、2016年,堰头小学“民族舞蹈团”120名队员登上了永康人自己的春晚“华溪春潮”的舞台;在永康市共青团组织的“鼓乐队”大赛中,堰头小学“京堂鼓乐团”荣获一等奖。“巴乌民族乐器团”获永康市中小学生课堂器乐大赛一等奖……让民族花朵们在学习、表演过程中体验与传承民族文化。

永康市委统战部积极倡导堰头小学将民族团结的理念融入课程,将民族团结教育所彰显的教育价值贯穿课堂,形成和睦共生、和而不同的价值观。堰头小学开发的低段版《民族文化知多少》和高段版《民族文化大融合》两套民族文化校本教材,让孩子们在每周一节的“民族文化课”中尽情徜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大观园。

三、一年一届民族文化周——绽放不同民族的精彩

本着“让不同的民族绽放出同样的精彩”的主旨,永康市委统战部鼓励堰头小学开展民族文化周活动。自2012年起,一年一届的民族文化周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四届。每届民族文化周通过不同的活动主题,展示各民族的优秀文化,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与到活动中,共同体验不同民族带来的不一样的风情。第四届的民族文化周,以传播“民族美食文化”为主题,让孩子们在品尝美食的过程中感受各民族的精彩文化。

每届开幕式结束后,各年级都花半天到一天的时间开展民俗活动,同学们穿上傣族服装泼水过节;在彝族的篝火晚会上,陪伴漫天的星空……欣赏来自不同民族的服装、饮食、文化、风俗,遨游于多民族文化的绚丽世界之中。

四、少数民族家长工作坊——搭起家校融合之桥

学校和家庭融合是堰头小学一直倡导的深度“民族融合教育”理念。堰头小学成立“少数民族家长工作坊”,编写《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手册》《争当阳光民族花朵》等校本教材,定期开展“亲子活动课”、“阳光家长论坛”,创设“少数民族家长博客”、“少数民族家长QQ群”等网络平台,帮助家长懂得聆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需要,传递关怀,促成亲子间的和谐融洽关系,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认识及能力,力争让每一位“民族花朵”的人格健全。

五、科研引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围绕“民族融合教育”,以浙江省重点课题《让民族之花在校园绚丽绽放——小学外来建设者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的研究》为引领,积极开展国家教育部子课题、浙江省重点课题、金华市级课题、永康市级课题的四级课题研究。堰头小学先后开展了十多个课题的研究,通过科研引领,创建外来建设者子女民族融合教育特色,让“民族融合教育”成为堰头小学的一个靓丽品牌!

六、不同文化凝聚成同一股力量,共建民族团结繁荣大家庭

永康市统战部门通过堰头小学开展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美与特色,在多元文化里,堰头小学民族花朵绚丽绽放,体现了“小学校、大家庭”,“小堰小、大中国”的融合繁荣的景象。让多彩民族文化在这里融会贯通,让各族花朵和谐相处,凝聚成同一股力量。

堰头小学外来学生被亲切地称为“民族花朵”,孩子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口号“我是民族花朵,我很优秀”。在堰头小学,老师们通过“民族融合教育”,把每个班级、不同的民族凝聚成同一股力量,共建民族团结繁荣大家庭,让孩子充分发挥特长,培养自信,拥有愉快的童年,也让他们的父母因此更安心地奋斗在异乡,为建设“两美永康”做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