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故乡品美食

发布时间: 2015-09-01 09:12:00    来源: 省统战部

茅盾故乡品美食

□缪士毅

闲暇之余,再次拜读文学巨匠茅盾的名作《可爱的故乡》,又一次想起了他的故乡——浙江桐乡市乌镇,想再次去乌镇走一走,去领略乌镇这一江南水乡的风韵,去品味乌镇那诱人的美食。

机会终于来了,最近偕几个朋友又一次走进了乌镇。在写有“乌青毓秀”牌坊前留影之后,便从入口处进入景区,一路上或踩着用旧船板铺就的小路,穿过连片湿地;或沿着洁净的石板小路,走街串巷;或坐着船儿,在河上摇呀摇,扑入眼帘的是一幅美妙的江南水墨画,小桥流水人家在江南水乡乌镇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示,开门见水成了乌镇人生活的最好写照。沉浸在这诗画般的意境中,不知不觉已时近中午,于是,在一家小餐馆前收住了脚步,小餐馆门前树立的那块介绍乌镇特色美食的招牌,吸引了我们的眼球,细细品味,别有韵味。

乌镇特色菜肴多带一个“家”字,如“王家闷黄鳝”、“巴家油淋鸡”、“林家煸鳊鱼”、“张家炖甲鱼”、“蔡家小羊肉”,细细一看,每个带“家”的特色菜背后都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你看,“林家煸鳊鱼”如此介绍的:茅盾小说中的林家铺子就在乌镇,林老板一家喜欢吃鱼,因此,该家所有的水产类菜系中,油煸鳊鱼特别有名,该菜选用8两至1斤的鳊鱼,用新鲜的清油煸炒,皮香肉嫩。看罢介绍,不禁想到倘若在此读着茅盾的小说,品着林家煸鳊鱼,那才叫品味食文化呢;“宋家红烧肉”让人嘴馋,不妨看一下介绍:乌镇西栅宋家与民国宋氏家族有渊源关系,其家人早年在上海谋生,每当其家人回乡团聚,总少不了吃红烧肉,由于宋家红烧肉汇集了上海与乌镇两地的烹饪方法,便成为当地的一道名菜;“巴家油淋鸡”,一看就诱人馋涎。乌镇西栅巴家是一个大家族,吃鸡有一个特别的方法,不红烧或者清炖,而是将鸡煮成八分熟后,用清油进行浇淋,这样的鸡味道特别,肉嫩味香;“王家闷黄鳝”,虽没有无锡“梁溪脆鳝”那样闻名,但在当地也十分诱人食欲。据介绍,乌镇的野生黄鳝十分有名,而王家的黄鳝烹饪方法则是重用佐料、大锅闷笃的方法,使黄鳝酥而不烂,营养价值特高;“蔡家小羊肉”,源于乌镇西栅蔡家,烹饪该菜没有采用传统的“山汤烧”,而是应用佐料驱膻的方法,保证其营养;“张家炖甲鱼”,为当地一张氏人家采用瓦罐清炖的独特方法烹制而成,确保了甲鱼营养不流失。看着招牌上一个又一个特色菜肴的介绍,不禁馋得口水直流,真想一品为快。

于是,一行人赶紧到餐馆点了几个菜肴以解馋。当一盘又一盘热气腾腾的当地美味上桌时,大家狼吞虎咽地吃起来,真可谓大快朵颐。服务员瞧我们吃得这么起劲,便指着刚端上桌的一盘菜肴说:这是“乌镇状元球”,又称“文武状元球”。原来,“乌镇状元球”这道菜还有一段趣事:该菜是过去当地的秀才赶考前夕,族人为其饯行时必备的“状元狮子头”演变而来的,到民国时期,由总统府厨师掌勺,把纯肉丸改为肉丸内嵌鱼丸,或是鱼丸内藏肉丸,后人便称之为“文武燕球”。刚吃完“乌镇状元球”,大家还在回味这寓意吉祥的菜肴之时,服务员忙着给大家上来一盘当地的名糕点——定胜糕,一听就觉得很吉祥。定胜糕形若荷花状,外层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细而均匀,里面是豆沙馅,中间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食之香糯可口,甜而不腻。

水乡乌镇的美食,有的象征吉祥,有的富有含意,有的蕴含传说,有的自有典故,当品尝这些美食时,再联想这些佳话传说、轶闻逸事,食之更添情趣,更富有美的享受,就像享受乌镇这诗画般的美景一样,让人回味无穷。